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是非曲直終在人心
2013/09/13 11:55:19瀏覽648|回應2|推薦45

 

因為監聽而發現關說,關說案的兩位主角,竟是我國國會裡面兩大黨團的龍頭。表面立場不同的兩政黨大老,私下竟然可以有志一同、合作無間,那為何國會殿堂上議事效率仍不彰?國會會議進行時有亂象?實在令人不解?

 

關說效率遠高於立法效率呀!是尸位素餐嗎?還是交相賊?怎能不令人悲哀!

 

「關說」這件事在臺灣並不是新鮮事,多少對錯的事情都是在無數關說下進行,公平正義早已蕩然無存。讓人沮喪的是:連國會裡兩大黨團的龍頭也都參與關說。難怪社會正義不彰、道德也日趨淪喪,大家所追求的早已不是是是非非,而是屬於自己的利害得失。令人痛感失望與無言。

 

這件關說案的爆發,只是凸顯了在我國「關說文化」一直存在,這代表什麼呢?有沒有上行下效之可能呢?那沒有爆出的關說豈不多到不勝枚舉嗎?

 

這意謂著:從上到下,處理事情不需問程序、不需管是非、不必論對錯,只要有權勢、有門道,找得到人來疏通與關說,就一切搞定、萬事OK

 

而規矩行事者,感覺就像個超級大笨蛋一樣,跟不上時代潮流,沒有同流合污就沒法一切順心如意?這樣對嗎?

 

有關說萬事OK,那誰還要守法?誰還要循規蹈矩呢?

 

此次事件讓人更失望的是許多人的反應,把這次事件評論為「政治鬥爭」,感覺好像「關說有理、關說無罪」一樣。這些人的包容力也太強啦!竟能容忍關說。是因為自己沒受到關說的毒害,而不知關說的可怕?還是真的是無限良善?還是因為此次關說案主角之故,所以不忍非議?

 

這件事情,應該站在客觀角度來就事論事分析是非對錯,無關人情與義理,更不能加入各方利害關係來評斷,應單就關說一事之對錯來論結。

 

大家都在看著此事的後續發展,若沒有妥善處理,而認同關說無罪,那我國所謂的民主政治豈不是個大笑話?以後大家都有樣學樣,不用心守法行事,只想關說過關,國家社會豈能不亂?

 

立法院是我們國家最高議會殿堂,也是立法之最高機構,公正行事、端正風氣成為典範,是必要的。一個成熟的民主政治,沒有少了誰就不可運作,也沒有誰是不可去位,更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因為規則建立了,大家依循規矩而行,無論今天誰在位,議事依舊可正常進行下去,這才是民主政治呀!

 

整件事情的重點在於:關說這件事是否是事實。倘若是事實,那就不能說是政治鬥爭,因為關說本身就是錯事,把真相揭發怎會是鬥爭呢?倘若,關說一事,是被栽贓抹黑,那當事人應該提出事證反駁,也才能證明清白,也才能說這件事是惡意鬥爭。否則哪來的臉面說自己是對的呢?是非曲直要弄清楚呀!這才是我們想知道的。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thinkisay&aid=8467545

 回應文章

超級不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13 20:53

關說與監聽

我認為

監聽的罪惡大概是關說的一萬倍!

蘭台雨文(ithinkisay) 於 2013-09-14 09:05 回覆:

古人說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所以無論小善大善,都要不吝於行善。而無論小惡大惡,只要是惡事都不可為。無論小錯大錯都是錯,都該受非議與懲處。

監聽和關說都是惡事,都該接受公評,沒有大小比較的問題。關說可大可小,未必一定是小惡。而全國只要有權勢有關係者,都有可能關說過,諸多大小惡聚集後,還是小惡嗎?

監聽有輕重緩急,有些是案情需要,未必真的是萬惡。而能進行監聽的單位,全國大概也沒幾個,要檢討監聽制度,的確也可行,不是不能為。只是常會發生本為了A案進行的監聽,突然監聽到額外不相干的案子,那也是無可厚非。只是,監聽內容能夠知情者,是否有受到規範。監聽內容是否有被濫用,這都是可以討論的。

若今天社會公評輿論批評檢討監聽與關說兩事一視同仁,客觀報導,我可能也不會有此感言了......

謝謝指教~


Luy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13 20:30
我非常同意您的看法,但後續發展並不理想令人失望。
蘭台雨文(ithinkisay) 於 2013-09-14 08:57 回覆:

很難過看到這樣的後續,輿論、民代維護關說者的聲浪大於對「關說」的是非批判,努力要維持關說主角現有的職位,讓我覺得:他們到底是真的為關說主角打抱不平呢?還是其實暗著是在為自己呢?因為我想,只要是民代,應該都做過關說吧?!一旦立院龍頭介入關說真的被懲處免職,那是否也意味著接下來可能自己的關說也會被爆出?

唉!臺灣政壇果然是.......官官相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