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念佛三昧 與 般若 .
2013/07/17 22:47:56瀏覽184|回應1|推薦0

 

 

 

境 → 相 → 念

 

上頭這是念之由起。
而達成它們,需要一個重要的因素 ...... 我!

這是相對的作為..

當境與我出現相對之時,會生相。
當相與我出現相對之時,會生念。

所以,請問一個念的產生,裡頭有幾個我出現?!

經過兩次相對,所以有兩個我出現。

一般人的慣性,看到上頭這兩段原由的出現,以為自己終於碰上雲開霧散的時候,這時便馬上為自己擬好淨念的程序,打算運用反推的方式處置...先由念來處理相的問題,把由此產生的我給處理掉,再由相來處理境的問題,繼續將由此產生的另一個我再處理,然後...這工作就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

但...請問裡頭是否藏著〝般若〞可以出現的軌跡?!
而什麼是般若?!

『境般、心若』即是般若。(心,自! ... 心若亦自若!)
裡頭沒有我,我是由境的相對而生的產物,沒有我...則境將因此失去相對的意義。

要解決念這個問題,其實不必如上頭說的這般麻煩,只要〝清楚的讓自己〞做到三件事,它們分別是 → 對於過去已經產生的...放下,對於現在正在產生的...如是,對於未來可能產生的...隨緣。


過去產生的(境般),放下(心若)。
現在產生的(境般),如是(心若)。
未來產生的(境般),隨緣(心若)。

其中,放下來自於承擔,如是來自於接受,隨緣來自於當下。

放下(境般),承擔(心若)。
如是(境般),接受(心若)。
隨緣(境般),當下(心若)。

承擔是放下的般若,接受是如是的般若,當下是隨緣的般若。

人們會以為自己可以直接做到放下這個動作,其實人並無法由身上的直接作為作到放下這件事,真正要做到放下,人的心必須願意承擔。

(人若直接作為放下,其中必有念之產生,如此...放下的目的不僅無法達成,反而讓自己又陷於新念當中而不自知!)

同樣,人亦無法直接作為如是(也就是對如是有為),真正做到如是,他的心必須願意接受。
而人也無法直接作為隨緣(也就是對隨緣有為),除非他的心願意當下。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念佛三昧。

般若,境般心若。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sideredguava&aid=7959927

 回應文章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20/06/07 19:47
就像大人對於小孩的不放心那般,總是擔憂的多、相信的少,這種相信的身上具有一種對價,那就是......唯有當小孩能夠滿足於大人期待的那一刻,大人才會親手將相信交到小孩手中!
話就說到這裡了...
接著來看這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若就可以對你這個人直接產生幫助的角度來看,請問這個〝義〞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而如你問我的理解,那麼我會說這個〝義〞所代表的意義叫做〝經典〞!
如果這裡義的意思代表著經典,那麼請問〝了〞這個字呢?!你們覺得〝了〞這個字所代表的意思又是什麼?!
一些人的直覺可能會說是〝明白〞、〝明瞭〞、〝了解〞之義,不過這裡想提供另一種方向的解讀!
了,不起 ... 關於心的部分;這是關於〝了〞的另一種解讀!
有個問題...關於讀經典、請問它是屬於腦袋該負責的事情?還是心該負責的事情?!
不過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它所提供給你的會是一份關於你這個人於思維上的一種投射(亦即此刻你這個人所處的狀態),如果你直覺地採用〝明白〞、〝明瞭〞、〝了解〞來解讀〝了〞這個字,那麼它所代表的意思就是...當你人在讀經典的時候,你使用的部分叫腦袋,你讓腦袋全權來負責讀經典這事,因為你的作為偏重於解釋這部分;而若你所採用是〝不起〞這樣的解讀,那麼它所代表的意思則是,實際你人在讀經典時,心是有參與的!
了義 ... 不起,關於經典!
為什麼佛陀要說『依了義』而不是說『依義』就好?

依義...依經典,經典說一你是一,經典說二你是二......結果,請問你的心作用沒?!
心沒參與對不對?.. 不過這裡再請問一個問題,請問上頭所描述〝經典說一你是一,經典說二你是二〞它的意涵是否等意同於〝一是一,無二〞的闡述?!看起來好像是符合的對吧?!
實際上並不是如此,所謂〝一是一,無二〞它其實具有一個更深入的意義,那就是〝這個一是這個一,那個一是那個一,這兩個一是各自不同的兩個一,這兩個一不是相同的兩個一,存在相同的兩個一會變成二、這不是無二〞!(如果覺得這樣的描述讓你於解讀上具有難度的話,那麼這裡建議你可以將這個〝一〞以〝情況〞代入,它應該會讓你余理解時更容易且清楚些)
你是一並不是因為經典說你是一,如果經典說你是一你才是一,那麼...請問你的這個一是因何而起?!因經典而起對吧?!它的情況是...經典說你是一,跟著你的心也起一這個念,這裏頭有起、有念!
因為裏頭有起有念,這並不是佛陀的教誨,所以不能用〝依義〞這樣的名詞。
〝依〞是佛對你的提點,〝了〞是你的心不起,〝義〞是經典的內容!
結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佛提點佛子,要用心的不起處理經典的內容!』
心不起...無念,無念...不做是念、不做非念;佛提點佛子,不做是念、不做非念,關於經典的內容!而這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經典是用來助我們無念,經典不是用來幫我們這個人起心動念、也不是用來生是生非的。
另...了生死也用到〝了〞這個字,心中不起生死之念,其名『了生死』!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0-06-07 19:47 回覆:
這裡提出一個可供思考的問題......到底是你〝應該〞去羨慕別人?!還是別人〝應該〞羨慕你呢?!
什麼是你這個人所真正擁有的?!...你之所以被稱為你,是因為你和別人的沒有分別嗎?
一些人人生得意,讓人看了羨慕,那麼...請問這得意是一種永恆嗎?若是這個人不再得意、甚至開始失意,請問你還讓自己羨慕他嗎?!
所以,請問你看見自己身上這份羨慕的生滅了嗎?!生滅並非只能用在我們的這個肉體地描述,關於生滅...其實我們這個人在每一天裡都創造了許多生滅!
你創造了這許許多多的生滅,那麼請問...你可曾為自己準備了與這些生滅數量相等的接受在身上備著呢?!
這就是修行......它不是閉關,這些生滅便是念的本質,處理念...不是用禁絕的方式!
前頭說過了,處理念...首要必先認識什麼是念,而當你對念(自己身上的念)有了認識之後,在這個同時...〝觀〞會同步自然產生,〝觀〞是〝識念〞的一種無為,當〝觀〞出現的時候,也就是〝自在〞真正出現的時刻,自在...自己的存在、也就是心!
所以,不要聽坊間一些人所說類似『我觀想....』之類的渾話,我觀想...那麼請問這個觀想的人是誰?!...是我不是?!這麼做〝無我〞了嗎?!所以是不是念的後頭還有一個念?!而這個〝我觀想〞是不是一種造作?!
〝觀〞是自己就能做到的事情,我不懂...為什麼許多人總喜歡找旁人對這個觀做出〝代工〞,然後再拿著它到自己身上掛〝品牌〞?!
好了,當你認識自己身上的念之後,接著...上頭已經將方法提供給你了,承擔 → 接受 →當下。
裡頭還是般若,在接受之前必有承擔出現,是以承擔是接受的般若;在當下之前必有接受出現,是以接受是當下的般若!
念的存在一層層,就像洋蔥一般,佛說『淨念相繼』,依佛的教誨我們淨這個念淨到最內裡的位置,請問那裏會出現什麼?!
請問答案是不是〝空〞?!
淨念相繼,斯為第一,第一...空,因果是這麼來的......
我們知道〝淨念相繼〞這個辦法,那麼行呢?!該怎麼行才好?!
可以試試〝般若〞 ...... 般若就是〝剝〞這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