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怎麼過?!
2013/08/06 14:52:01瀏覽214|回應2|推薦0

 

 

 

不是只有堅強需要學習、軟弱更需要學習!

不是只有偉大需要學習、卑微更需要學習!

不是只有成功需要學習、失敗更需要學習!

不是只有專注需要學習、釋懷更需要學習!

 

 

 

 

在失意的時候學習堅強,在得意的時候學習軟弱!

在堅強的時候學習卑微,在軟弱的時候學習偉大!

在卑微的時候學習成功,在偉大的時候學習失敗!

在成功的時候學習釋懷,在失敗的時候學習專注!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sideredguava&aid=7760824

 回應文章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達摩.
2013/08/11 10:28

 

 

人生,你當過別人的高牆嗎?!(...我知道自己當過很多!)

那是意念穿越不透的厚度..

也是希望攀越不過的高度......

 

當你面對這堵高牆時..

當你面對眼前這堵高牆、如達摩坐洞時....

你會怎麼做?!

拿自己肉身的有限,與壁牆那身不動的堅厚長久來場對峙?!

 

 

不可為,明知而為 ...

奕,當起手遇上無回時 ...... 

著落,棋局緩緩鋪開人生

時間成了掌中子

一手一手將心念捺成經緯

 

    面壁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0-06-07 19:40 回覆:
面壁.

面壁時情緒隨著念起了波動,你開始生氣,這時...請問眼前石頭作何反應?!
陪著你一起做出生氣嗎?!
面壁時情緒隨著念起了波動,你開始沮喪,這時...請問眼前石頭作何反應?!
陪著你一起做出沮喪嗎?!
面壁時情緒隨著念起了波動,你開始快樂,這時...請問眼前石頭作何反應?!
陪著你一起做出快樂嗎?!
面壁時情緒隨著念起了波動,你有了一點.....此刻的你突然想問『你會怎麼做?』,這時...請問眼前石頭作何反應?!
陪著你一起問『你會怎麼做?』嗎?!
面壁很枯燥嗎?!
來點餘興節目應該就不會了,瞧瞧不一樣的腦袋學禪之後的光景也是挺有趣的!
^ _ ^ 順心,如意 !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境、相 .
2013/08/08 12:00
在失意的時候學習堅強...

失意的時候,〝境〞是失意,境入心成相,這個時候這個相會對你這個人提供一份選擇...選擇之一叫執取、叫住著;選擇另一叫隨順、叫放下。

所以...所謂的放下,它作為的對象是〝相〞、不是〝境〞,也就是說你可以放下的是相、而非境;這也是我們人無法直接讓自己作為〝放下〞這件事的最主要原因,〝相〞的本質是一種投射,直到它遇上你的心方得顯影,意思就是...如果這個相一直遇不上你的心,那麼它也就不具有在你身上顯影的機會,那情況是相無住於你的心、你的心亦不對相做執取!

只是一般人在投入修行時,關於〝相〞這件事的處置卻存著盲點,這盲點得從存於我們身上的反射談起...
所謂的反射是,當我們人遇上好的部份時,心會做出開放的反應,而當我們人遇上壞(不好)的部分時,心會做出封閉的反應。

所以,不管是誰...即使是個修行人,許多人在面對〝相〞這件事的時候,在他們讓自己著手準備處理相之前,其實有件事早不自覺於其身上率先發生了,這事便是〝好與壞的認定〞,相是不好的,著相是不好的,而當我們的心產生出這樣的分別,請問跟著結果會是什麼?!

是不是封閉的反射立刻出現了?!而人卻半點未覺,相的處理發生在它之後,人以一顆封閉的心處理相的問題、拿來處理著相,而後...很多教條便出現了。
這些教條出現的因果是〝一顆封閉的心〞,當佛的教誨遇上一顆封閉的心,結果...這些教誨只能停留在身外,而這些停留在身外的教誨便叫做教條。

佛說『不思善,不思惡』,請問它的作用是什麼?!...請問你是否看見佛這麼提點的用心了?!佛這麼說是不是讓我們的心可以避開掉入封閉的風險當中?!

這時我們再回到前頭相的處置上頭,『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偈是神秀大師所作,相是一種投射,那麼...由這一偈當中請問你們看見神秀大師的那顆心了嗎?!
投射...而後顯影顯像,就如偈中所說身是、心如的描述當中。
所以,請問依著此偈而作為的心能處理相的問題嗎?!

接著我們再來瞧瞧慧能大師所寫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相是投射,而心卻無影可顯,好的來也無,壞的來也無,你們可知現代鏡子的製作方式嗎?
在玻璃的一端塗上一面反射層即是鏡子,所以也可以說鏡子的本質是(玻璃 + 反射層)。
假如那只是一面清透的玻璃,那麼請問...當投射進入其中,之後結果將會如何?!
我們或許可以瞥見光線經過的痕跡,但是這份投射於清淨的玻璃當中將不會出現顯影顯像,請問這是不是一種隨順?!
所以,如果我問你...你是希望自己的心是一面鏡子好呢?!還是希望它是一面可以透光的玻璃好?!
至於著相不著相的問題,我想...可能得先等你先把自心的質地找出來之後再去處理吧!

在失意的時候學習堅強,這個時候境是失意...
在得意的時候學習軟弱,這個時候境是得意...
在堅強的時候學習卑微,這個時候境是堅強...
在軟弱的時候學習偉大,這個時候境是軟弱...
在卑微的時候學習成功,這個時候境是卑微...
在偉大的時候學習失敗,這個時候境是偉大...
在失敗的時候學習專注,這個時候境是失敗...

境與我相對,則境為境。
我與無我相對,則我為境!

祈請上蒼
保佑台灣四境平安、風調雨順、地震無襲,疫厲不起,感恩十方 ... 阿彌陀佛!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0-06-07 19:41 回覆:
三無 ...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二(三昧) ... 一行三昧,一相三昧。
無相為體,心如透明玻璃體般沒有反射、沒有映照,隨順所有投射的走入與步出 ,其本質是無住的,任何進出於其上都是一種無住 ;因為無住,意即心對所有進出皆不起執取的動作,心不做執取則念不起,此為無念!這無相與無住,作為它們的目的均是為了無念,是以無念為宗。
至於 二(三昧) ,它們皆是過程的描述,可以從上頭找到這些過程的脈絡。
給的有點晚,請包涵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0-06-07 19:42 回覆:
一花開五葉,三無,二三昧
一葦度長江,二履,無二行。

來時履雙去無二,一作肩扛一印可!
二履,境履、心履,境般、心若,般若無二行。

^ _ ^ 這文字寫的真美,如花欲綻般,雅和一句借花獻佛囉!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0-06-07 19:43 回覆:
學習無常心
學習 ... 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