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1/12/18 00:55 |
/
緩,就是不急。
不急於別人,也不以這個急來要求自己。
隨順即可 ...
而揀選最重要的部分在於自己
當一個人願意揀選他自己,這就叫相信。
而當一個人不願意揀選自己,這意味著放棄。
所以揀選從來看重的都不是那些來自於自己以外的什麼,檢選看重的始終是自己的那顆心。
人對自己的揀選,決定他是否真正地被檢選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這是自信,人對自己的相信。
/
|
|
|
|
|
|
|
...... |
|
2021/12/15 10:17 |
/
所以你會看到,當我們站著〝自己〞的角度望向〝初心〞,此刻出現這樣的一句話 ... 「愛別人,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這句話裡頭 ... 〝自己先〞即〝初〞之意,因為站著〝自己〞的角度,所以〝初〞是自己,依著相對的原則。
而當我們站著別人的角度望向初心,此刻出現另外這樣的一句話 ... 「愛自己,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這句話裏頭 ... 〝別人先〞即〝初〞之意,因為站著〝別人〞的角度,所以〝初〞是別人,依這相對原則。
這裡你就看見〝相對〞,你會看見 ... 所有的存在於相對之中,各司其位,各得其所,而角度的表現讓我們看見了〝立足點〞的存在,這是世間,身處之境。
那麼相對之外呢?!相對之外可有〝立足點〞這樣的存在?!
這裡請問,〝屬靈〞可還困著地上?!〝屬靈〞是屬天,請問屬天還需要〝立足點〞做什麼?!
所以,當你看著自己緊抓著〝立足點〞的同時,你知道這是〝屬地〞,這裡你又看到了,原來〝緊抓著〞是重點,而說這是重點的理由是 ... 它所抓住是〝重量〞,而當一個人抓著什麼越多,那之後屬地似乎也就慢慢地成為一份宿命。
於是我們接觸到了放開、放下這樣的做法,這麼做 ... 不僅讓抓緊鬆開所抓更因此讓宿命鬆開對這人的緊抓。
而我們既言相對,那是不是就該對這〝相對〞好好地了解、認真看待,而非只是口言而心卻未及未履,從來讓自己只是知道就好?!
/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1-12-16 14:36 回覆: |
|
|
|
|
|
|
|
|
...... |
|
2021/12/13 09:14 |
/
總是「愛別人,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
這是什麼?!
這是你的『初心』。
我想 ...... 有些人已經找到它了,當然還有些人仍在努力,努力的人 ... 生活可以幫你做出挑揀,繼續,慢慢幫你掀開那層層來自光陰的沉積、那些曾經 ... 關於我的種種,而這過程,宛如考古。
那麼『今心』呢?!
我們依著相對的原理,可得 ...... 「愛別人,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愛自己,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這就是「今心」。
而從這裡,我們還可以發覺,上頭雖然有了三句,但似乎還遺落著一句,是的 ...... 還一句是這麼說的,「愛自己,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而這也是『初心』。
「愛別人,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愛自己,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 ...... 這些都是『初心』。
但『初心』為什麼會有兩個?!
其實『初心』只有一個,『初心』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只是,如果『初心』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麼「愛別人,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愛自己,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這又是什麼?!
先從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來看,這是〝相對以外〞之存,即〝不入相對〞之心,為本心、為真心,即心。
然後,我們接著看「愛別人,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愛自己,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這兩句,這是什麼?!
這是 ... 站著相對看向初心之述,亦即〝人在相對中望向本心〞之謂。
而這裡有個重點,相對;我們可以在語句之中發現它的存在 ...... 別人、自己;自己、別人。
而這兩句裏頭,存在著一個共同的本質,這本質就是 ... 「無所住」,而這個本質就是「初心」的表現與真實內涵。
接著,我們再來看『今心』的這兩句 ...... 「愛別人,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愛自己,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請問,這兩句所存在的共同本質是什麼?!
答案是 ... 「住」,而在這「住」裡頭、你看見了「目的」的表現,也就是「有所住而生其心」。
最後,我們再回到「愛別人,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愛自己,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這兩句 ......
「愛別人,一定要從自己先愛起」這句話帶有什麼意涵?!
答案是 ...... 保守,你當保守自己。
而「愛自己,一定要從別人先愛起」這句話又帶有什麼意涵?!
答案是 ...... 博愛、眾生、同理之意。
/
|
|
|
|
|
|
|
...... |
|
2021/12/11 11:29 |
/
念,什麼是念?!
佛家有個說法叫做 ... 「是心做佛」,那麼念呢?!請問有沒有「是念作佛」這種事?!
是心做佛,有的;而是念作佛,也有的。
然後這裡請問,什麼是念?!
心與我,即念。
什麼意思?!
是心做佛,佛是心,心是佛,「我」不會與「心」同時出現,「我」與「心」同時出現即「念」。
但 ... 為什麼是這樣呢?
我們都知道「心」是完整的,本自俱足,因為俱足是以並無長物可做囊收或與攀。
所以是因為相對,佛不入相對,而正是因此「佛不入相對」,所以心外無相對、同時相對亦不入心。
世間是相對,當人走入世間,人帶著一顆真心走入世間,他開始面對世間這份相對,這個時候,因著相對的作用原則 ... 「我」便很自然產生於這個人的身上,「我」會同時產生於心的外面與裡面,並與此心各自相對著。
這是什麼意思?!
「心外的我」與「心內的我」會同時出現並與心相對,依著相對的原則。
但前頭說了,是心做佛,請問心的裡頭如何能有我的存在?!
的確,真心裡頭確實不會有我的存在,可是 ... 基於相對原理,當人進入相對之後,真心不入相對,所以就在這個時候 ...... 人與他的真心走失了。
這裡就有個新的狀況產生了,真心被遺落在相對的門外,那麼請問 ... 此刻走入相對的這個人,他身上可還有心帶著?!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這事 ...... 請問,念是什麼?!
〝今心〞即念。
今心即念,那麼真心呢?!
〝真心〞即〝初心〞。
(其實,關於「心」這件事,本質上它就只是〝心〞而已,只是由於世間觀察和描述角度的緣故,於是我們有了〝真心〞與〝初心〞這樣的描述與形容,跳開這些角度之後我們會看見,所謂的「心」,它就只是心而已,這個〝心〞和〝真心〞〝初心〞基本上指的都是同一顆心。)
/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1-12-11 11:30 回覆: |
|
/
接著我們來看〝人走入相對〞這件事,他的〝真心〞被留在相對的門外,而後他配帶了一顆〝今心〞進入相對,這是由於相對的緣故,也是人走入之後被相對所要求的必須配備,這裡我們可以這麼看,關於這個人 ... 這裡有了質變產生,因為相對。
所以,當我們在談「是心做佛」這件事的時候,你會看到 ... 那是發生在相對以外的部分,而「我」是依著相對而生而存在,所以於相對之外「我」是不會出現的,能出現「我」的情況...那都是相對裡頭的種種。
亦即當人處於〝初心〞階段,「我」並不會發生;而只有當人處於〝今心〞的階段,「我」便出現。而當「相對」對著這顆「今心」做出安排之後,我們知道「我」出現了,而這裡有個關鍵,那就是「相對」,當這個「我」出現之後,「我」開始面對「相對」,也就是「相對」又開始對著「我」進行新一波的作為,它同時在「我」的裡面、和「我」的外面發生了作用(這是依著內、外相對的原理而為),而這些作用是什麼?!
這些作用叫做「相」,相對在於裡、相對亦於外,在念的世界裡,相對無所不在也無時可乏。
前頭說了...佛不入相對,正因佛不入相對,是以真心之內無我,真心之外無我。
這裡我們再重新耙梳一下它們的關聯,於相對之外,存在的是真心,而於相對之內,存在的是今心、也就是念,他們雖然都是心,但此二心本質不同,不可一以視之。
所以,請問從這裡你可以看見這整件事的關鍵嗎?!
關鍵是相對!
真心始終在那,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而所有的生滅、增減與垢淨都是什麼?!
都是相對。
相對無處不在,但這說的是 ... 處於「相」的環境之中相對無所不在。
/
|
|
|
|
|
|
|
...... |
|
2021/12/11 00:25 |
|
|
|
|
|
|
|
^ _ ^ |
|
2021/12/09 22:56 |
/
能撐過來都是不容易的
箇中甘苦只有自己最懂,如人飲水 ...
所以,請給自己按個大大的讚吧!
/
壞消息是,沒有義人
而好消息是 ... 還好,有很多義羊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 ...... 大家都義羊。'
/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1-12-10 10:09 回覆: |
|
/
「大家都義羊」這句話著重在它的發音,叫「大家都一樣」!
沒有誰比誰高明,也沒有誰比誰更愚昧。
當人在面對「未知」的時候,他隨身攜帶的所有「已知」幾乎都難以派上用場,人人一樣,幾乎沒有例外。
而「未知」之所以是「未知」,這是因為它於本質上是一條路,它的本質並不是「掀版紙揭謎題」那麼簡單,它需要的是一些時間和一些精神,它不能如掀版紙一般瞬間就得到答案,所以心的安定更形重要。
我們要了解的是...「心的安定」這件事要用在那裡,它要用的地方在〝陪著你走過這些未知〞,而這需要你配合的是 ... 自己不要自動地省略掉這些時間、省略掉這些該支付的精神額度。
所有的發生都是必然的,我們能做的是面對、接受,然後好好的體會與領悟,至於結果 ... 既然是「未知」,那麼請問每一天想著結果有什麼用?!每一個小時想著結果有什麼用?!每一分鐘想著結果有什麼用?!每一秒鐘想著結果有什麼用?!
請問,交託不是更好的方法嗎?!用你的每個步伐來接受它不是更好嗎?!
而你要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 ... 「面對未知,忐忑是正常的,驚慌也是正常的」,只是人們常常發生的問題在於 ... 「我們總是將這時的忐忑與驚慌當成是一種不正常的表現,以為人們處在這種階段就應該要〝紮實地〞「臨危不亂」才是正確地,急於回歸正常和正確,讓我們想要盡快地幫自己擺脫這些忐忑與驚慌,我們以為關於這些、經典能提供作用,而忽略了這一路之上,自己這份生命的掌權者是誰?!」並且,你也不知在此同時,你的這番認知與作為又對著自己這顆心加了多少重量於上頭,請問 ... 帶著一顆負重更加的心面對未知,繼續,有沒有覺得腳步上也越來越蹣跚呢?!
而說這些的目的在於責備嗎?!
不是,義羊,大家都義羊,如果我自己不曾走過這樣的路,那麼我便無法指出這樣的風景給誰,有時候我們總是能從別人的身上看見自己,其實大家都義羊,關於狼狽 ... 我也一樣,而既然一樣,那如何能有責備?!
但是關於這些你是能體會的,體會這過程中的每個腳步都不容易,它們的表現都值得喝采,因為這才叫做「平安」 .....
即使忐忑,但平安依舊未曾遠離。
/
|
|
|
|
|
|
|
...... |
|
2021/12/08 02:35 |
|
|
|
|
|
|
|
...... |
|
2021/12/06 11:04 |
/
這是一個概念題
我們把焦點拉到海邊,面對大海你站著岸地上,身旁兩邊是各自延伸出去的海岸線。
在這條海岸線上,你會看見一些深水區,一些淺水區,一些露出的灘區和岩礁區,在你的觀察中,這整條海岸線的深淺並非是一致的。
而這時如果發生退潮,請問這些海岸會如何?
一些深度足夠的海岸區域只是水位降低,並不會因此而露出海的底部出來。
而一些水位低且較淺的岸邊區域,卻於退潮發生後直接將海底給露了出來。
然 ... 這裡請問,退潮發生在哪裡?!
退潮發生在整個海岸線上頭。
但發生之後的結果卻並不一致,有些海岸仍舊水深,有些海岸卻已底朝天,而為什麼會這樣呢?!
海岸線的深度並不一致,底部露出發生於淺海區,僅僅水位降低則發生於深水區。
只是,面對這樣的差異我們卻不能說,只有那些見底之後露岩露砂的地方才是真正發生退潮的海岸,而那些僅僅只是水位降低卻仍深難測底的海岸就未曾經歷退潮的發生。
我們必須有的認知是...海岸全體都正經歷著海水退潮的作用與影響,只是有些地方看來影響深重,而有些地方看來影響輕微。
影響必然是全體全面的,但影響的呈現卻未必會是全體或全面的,而這裡就有了顯與隱的出現。
只有那些較淺、或深度不足的部分會呈現出影響深重的情況,如此的影響在這裡屬於顯的部分;而僅僅只是水位略降,仍舊深水模樣的海岸則看來如常,如此影響在這裡則屬於隱的部分。
而這裡就提供了一個觀察點出來了,原本較淺的地方我們知道它水退之後,對比前後我們知道那影響巨大,但原本深水的地方,它同樣遭受著海水的掏空,但從結果來看,卻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產生,或者若不仔細深究分辨,我們並不容易看出它其實也正遭受著退潮的影響。
而這帶有什麼意味?!
這意味著即使人們口中所謂的平安,它其實也並不屬於那種無風無波狀態下的安逸經歷。
真正所謂的平安,它的情況宛如前頭所述那些原本深水的海岸一般,即便遇上退潮所運作的海水掏空,但這些水量的掏走卻並不足以囊去水海岸深度的蘊含,所以這裡你會看見,平安只是顯徵,它是一份結果的呈現,真實的情況是海岸正以自身的深水抵禦著退潮的掏水,其結果以安然無恙的樣貌呈現。
未完 ...
/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1-12-06 11:14 回覆: |
|
/
就好比你準備了數個大小不等的容器,並在這些容器裡分別盛入體積不等的清水,少的幾十毫升,多的上百公升,然後你在這些清水當中投入一公克顏料,跟著你會看見桶子裡呈現出深淺不一的顏色狀況,於幾十毫升的小桶之中,你會看見 ... 桶水幾乎深邃的同顏料的色澤一致,這個影響最深;而隨著桶水容量漸增,顏色跟著愈淺,直到來到那桶上百公升的桶水,在你丟入這一克的顏料之後,雖然水的色澤出現了些微且極難發現的色偏,但基本上依舊清清如也。
而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每個容器當中都含有一公克的顏料。
而最大的那只容器看起來像是平安的狀態,但請問 ...為什麼?!
因為分母足夠大,因為當分子是固定值的時候,那麼只要分母足夠大,則分子的影響必然降低,而當分子的影響低到一個程度之後,影響幾乎難以被觀察,而後便是省略。
所以關於上頭海岸這題,你能說問題出在退潮嗎?!我想你不能,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海岸自身的承受能力所導致的。
而我們心頭應該存在的認知是 ...... 影響必然是全面的,平安發生於一些部分,不平安發生於另外一些部分。
而這有什麼用呢?!當我們觀察到這些現象的時候 ......
這說明了依舊有一些地方是平安的,並不是所有的部分都是不平安,那麼我們可曾思考過,既然影響是全面的,那麼 ...... 為什麼這些部分卻是平安的,它們具有那些條件導致這樣的結果出現呢?!是不是有什麼可以師法之處呢?!
什麼是我們擁有的,什麼是我們沒擁有的,基本上我們是可以從裡頭思考許多什麼出來的 ......
/
|
|
|
|
|
|
|
...... |
|
2021/12/05 00:11 |
|
|
|
|
|
|
|
...... |
|
2021/12/02 23:23 |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21-12-02 23:57 回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