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18 15:50:32瀏覽934|回應0|推薦3 | |
大約公元六五一年,伊斯蘭由哈里發三世烏斯曼所派遣的阿拉伯使節團遠涉重洋來到當時為唐朝的中國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傳播伊斯蘭。他們遠離自己的故鄉,來到陌生的國度,學習漢語,身著漢服,聘娶漢人的女子,向漢人傳播伊斯蘭。由於懷念尊貴的先知穆罕默德, 他們在中華大地上建起的第一座清真寺命名為懷聖寺。 從西安清真大寺遺留下來的《創建清真寺碑記》也可以窺見唐代興修清真寺傳播伊斯蘭的遺跡。雖然有史家認為那是明代的偽碑,但仍然記錄著唐代穆斯蘭先民宣傳伊斯蘭的初衷: “殆與堯之欽若昊天,湯之聖教日躋,文之昭示上帝,孔之 獲罪於天無所禱,此其相同之大略也。所謂百世相感而不惑者, 足征矣。……蓋將統領群眾,崇奉聖教,隨時禮拜以敬天,而 祝延聖壽之有地矣。” 當時的穆斯林已懂得用典雅的古漢語來闡釋伊斯蘭,而且從那時開始,人們就已經用儒家經典中固有的名詞來翻譯伊斯蘭的概念了:把伊斯蘭稱為教,把真主安拉(Allah)稱為天,還有聖人、齋戒、沐浴等詞語,都準確地從中華文獻中找出了對應詞彙。 元明時期,伊斯蘭教在中國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蒙元政權覆蓋了中亞、西亞等伊斯蘭地區,大批穆斯林得以來到中國內地,穆斯林在官方取得了重要地位,並且為國家的建築、天文、軍事、文化交流等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伊斯蘭教在元代的自由環境中也得以迅速傳播。 隨著穆斯林屯兵在各地的安居,他們與中國的漢人男女互相通婚,彼此交融,很快伊斯蘭教也開始為人們爭先信奉,一座座清真寺拔地而起,穆斯林遍及運河兩岸,大江南北。 伊斯蘭在中國的本土化基本完成於元末明初,正是由於大量的漢人加入伊斯蘭,伊斯蘭才得以如此地富有中國色彩。明初,人們已經普遍地使用漢語;姓氏也開始改為漢姓;更多地使用中華文化中的概念闡釋伊斯蘭;當時興建的所有清真寺也清一色地採用中國式建築。正是由於在中國的大多數伊斯蘭信奉者已經是漢人,他們才能在元末的農民起義中起而反對蒙古政權,這與元初穆斯林先民援助蒙軍攻打南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正是如此,許多穆斯林在清軍入關後多年還渴望有朝一日能夠返清複明。 穆斯林在明代的發展,受益於明代政權對伊斯蘭的優待。正如傅統先先生所言:明太祖起自回民繁盛之淮上,左右近臣多為回教徒,加之歷代帝王推崇回教,故漢人之改信回教者亦日漸增加。是以明代之回教徒,無論在飲食、衣服、語言、習慣上,均已純粹為中國人。 ——摘自《中國回教史》60 頁。 馬明道先生所著的「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指出了以下幾點: (一)朱元璋的家鄉鳳陽縣城南是穆斯林聚集區,穆斯林居民多姓朱,而朱元璋家正居城南。 (二)1344 年鳳陽蝗災旱災,他的父母哥哥相繼去世,均用布包起來安葬。窮人買不起棺木的,一般用蘆席掩埋,而布比蘆席昂貴,朱家貧窮且連逝幾人,不用蘆席,而用布匹,說明是在謹守伊斯蘭禮儀。 (三)《明史》中提到太祖“生活孤苦無著,入皇覺寺為僧”,該寺坐西朝東,與其他寺院不同,證明此寺為清真寺,因為當時佛寺清真寺統稱為寺,寺裡的學生也統稱為僧,甚至歷史上有人把牧師稱為大食僧。朱元璋登基後賜名“皇覺寺”,意為皇帝在此覺醒。 (四)明太祖洪武元年在南京敕建清真寺賜名為淨覺寺, 並撰寫《至聖百字贊》,全文如下: 乾坤初始,天籍注名,傳教大聖,降生西域,授受天經, 三十部冊,普化眾生,億兆君師,萬聖領袖,協助天運, 保庇國王,五時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惠窮民, 拯救患難,洞徹幽冥,超拔靈魂,脫離罪業,仁覆天下, 道貫古今,降邪歸一,教名清真,穆罕謨德,至貴聖人。 其中對先知的偉大功績給予高度的讚揚,感情真摯,足證他對伊斯蘭的虔誠信仰。 (五)設回回欽天監,使用伊斯蘭曆法,一直延續到清康熙年間。 (六)永樂五年,米里哈吉得到永樂帝的敕諭,使他攜帶著在全國各地傳教,皇帝親自下令鼓勵傳教,證明對伊斯蘭的愛護和支持。這個敕諭至今還保留在泉州清淨寺寺壁之上: 大明皇帝敕諭米里哈只,朕惟能成心好善者,必能敬天事 上,勸率善類,陰翊皇度,故天賜以福,享有無窮之慶。 爾米里哈只早從馬哈麻之教,篤志好善,導引善類,又能 敬事天上,益效忠誠,眷茲善行,良可嘉尚。今特授爾以 敕諭,護持所在,官員軍民,一應人等,毋得慢侮欺淩。 敢有故違朕命慢侮欺淩者,以罪罪之。故諭。永樂五年五 月十一日。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