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一個月的日本流浪,終於又有旅行的東西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些照片拍攝於東京跟大阪,都是日本的大城市,滿滿的人潮與商店街就是既定的城市印象。去的時間不巧,與櫻花滿開的時間擦身而過,又適逢一波豪雨,大多的花瓣都被打落,只剩一些還算有韌性的櫻花仍掛在樹上。在這兩個大城市,喜歡觀察人,在地鐵站、等紅燈、在街上,看著每個人不假思索的狀態,絲毫的停留與遲疑都顯得格格不入。
今天是母親節,容許我來點與圖片不相關的文字。想起在福岡的青旅,跟一個美國人聊天,很深刻的體悟。亞洲國家重於形式,西方國家則是比較看重意義,這當然跟文化差異有一定程度的關係。我們總是趕在各種節日回家團聚,就跟長輩問好、說再見,可能大半的時間我們都還滑著手機或處理公事,我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與父母聊天溝通。那位美國人說他兩年沒回家了,但他想什麼時候跟母親說I love you,就隨時能說,不是一窩蜂擠在某一天或什麼時刻。不應該讓節日提醒我們,或只有節日才表達對父母的愛意或是孝心。
昨天在電影台隨手轉到一部印度電影《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主角去美國參加外甥女的婚禮,她的英文不好,在美國生活的一切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心仍掛念著自己的孩子與丈夫,即便付出沒有獲得任何的回饋與成就感。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她女兒打電話來,很激動得破口大罵,問說把她的剪貼簿拿去哪了? 為什麼要亂動她的東西。她平靜的跟女兒說東西放在哪,她從來沒有動過,女兒找到之後也沒有任何感激,因為剪貼的是英文相關的內容,女兒隨口說了一句「反正你也看不懂!」。掛完電話,這母親想必是相當難過。她覺得為什麼自己要像垃圾桶? 她的丈夫小孩想丟什麼就丟什麼,她還要努力的討好他們,但最後得到了什麼? 雖然片中談的是女性的自我認同與尊重,適逢母親節,我覺得是很好的反思。
三不五時,愛要及時。一定要多關心自己的父母,愛沒有平日與假日的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