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冬山鄉三富農場,利用生態方式滅蚊,十分有效。 記者廖雅欣/攝影 |
其實冬山鄉的三富農場,早在10多年前就以生態經營環境,在夏天大家怕蚊子叮咬,政府也在推廣倒掉容器的積水,避免孳生蚊蟲,農場卻反其道而行,製造「蚊子的棲地」。
農場主人徐文良及徐文傳,利用積水容器引誘蚊子產卵,良好的環境也造就青蛙願意在水上產卵,再讓大肚魚或青蛙,吃掉蚊子幼蟲及蚊子,大大降低農場的蚊子密度,農場滿是樹木和草叢,蚊蟲的比例卻很少,在庭園喝咖非不用點蚊香,更不會被蚊子追著跑。
徐文良說,最初他們飽受蚊蟲叮咬之苦,後來發現這個方式可行,整個農場擺放近200個桶子,以連通管原理,下雨時,底層的水會從連通管流出去,水會流動,水質佳,大肚魚就養得活。
三富農場所在的中山村,去年開始試辦生態滅蚊方法,由農委會水保局補助經費,購買350個大花盆,村民蓄水養蚊,引誘蚊子產卵,再讓盆裡的小魚吃掉蚊子幼蟲。
中山村內100多戶家家門口都有大花盆,蓄水種花,引誘蚊子產卵,再養魚來吃蚊子幼蟲,另外,水保局在中山村的示範生態池,除處理汙水也有養蚊滅蚊的效果。
「用生態的方式來防治,很值得鼓勵」,徐文傳說,他歡迎有興趣的社區或團體來參觀,他願意分享養蚊子、滅蚊子的招數,至於都市地區如果要採用這個方法,得要社區合作,而且經常清理水溝等環境,全面配合才會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