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4 14:14:22瀏覽851|回應0|推薦2 | |
彼得原理:為何上司總是無能? 文/王樵一 每一個上班族,心中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 「為何我的上司這麼無能?」 「為何他這麼無能,竟然可以成為我的上司?」 沒錯,幾乎每個人都曾在職場上碰過無能的上司。 對於「無能上司」這件事,上班族一般不外認為, 一定是這個人很會拍老闆馬屁,亦或者是個笑裡藏刀的小人, 再不然就是運氣好,甚至跟老闆有一腿(親戚關係也算有一腿)……。 這些理由都沒有錯,肯定也出現在某些職場,但也不盡然對。 比較公允而合理的解釋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博士 (Dr. Laurence J. Peter,1919~1990) 在《彼得原理:為何事情總是搞砸了》一書中所提出「彼得原理」。 當年勞倫斯彼得博士完成《彼得原理:為何事情總是搞砸了》一書後, 並不是一開始就被世人當作偉大的定裡看待。 彼得在1964年把書稿投給麥格羅希爾出版社時, 編輯回覆說:「我覺得這樣一本書不可能賺錢,因此我們對它沒興趣。」 這不是唯一一次的退稿,此後,彼得博士連續被三十家出版社退稿。 最後一家出版社以兩千五百美金買下了該書,並印了一萬本。 沒人看好這本書,卻在出版第一年就賣出了二十萬本。 並且在1970年一整年都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後來更被翻譯成三十八國語言出版。 什麼是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指的是,在一個層級分明的科層組織中, 一個在原有職位上工作表現良好而獲得升遷到更高職位的人, 最後將會升遷到他所無法勝任的職位。 科層的無效率:升遷不勝任 根據彼得原理,每個人在職場工作的人, 最後都將被升遷到自己能力無法勝任的位置上,然後才停止升遷。 那也是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的主管明明就很無能 (或者至少比自己無能),卻能夠待在比我們高的位置上。 因為,他們過去都是因為待在自己所能勝任的位置, 替公司立下汗馬功勞,進而被升遷。 舉例來說,組織中一個原本專司研發設計的工程師, 由於創意不斷,替公司開發出許多賺錢產品。 於是,不斷被拔擢,最後在研發部門已經無官可升, 董事會便決定將之升為管理職,甚至擁有董事席次。 然而,這個專長研發設計的男人,其實是個不善交際,不懂領導統馭的人。 當公司為了滿足組織升遷(以做為獎勵)制度的合理性, 而將此男人升遷到他能力所不能及的職位上時,便註定了, 他將無法再升遷,無法再替組織做出貢獻,進而出現科層的無效率, 從而也壓抑了該名員工的才能與價值。 適才適位:多元發展職階、職銜 彼得原理提醒我們,一個不斷升遷員工, 若學習成長以跟上所升遷後職位的速度太過 緩慢, 甚而無法適應新升任的工作時,終將 停滯在其所不能承擔的工作上。 「彼得原理」解釋了人們普遍疑惑卻又不知原因的「工作不勝任」現象。 彼得原理一方面非常直接的告訴我們, 評估自己是否到 了再也無法往上的極限;二方面則是提醒, 可以透過組織編制的調整,避免將員工升遷 至其所無法擔任的職位上。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其專長,也有其侷 限,某些侷限可以透過學習而突破, 但某些 不能。對組織來說更重要的是,與其讓某一 個員工學習他所不擅長的, 好將其按組織規 定升遷到某種員工不能勝任或不希望從事的 職位上, 還不如多元發展組織職階、職銜, 讓每一種才能的員工, 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崗 位上盡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獲得相應的 報酬。 例如前面舉例的研發專才,就不要將之升 遷到管理職, 較好的作法是設置更完備的研 發部門職銜(職等)與福利, 使其可以待在 擅長的領域內工作,且獲得同等尊重。 在《彼得處方》、《彼得計畫》、《彼得金字塔》等書中, 彼得博士接連提出了幾種解決升遷不勝任現象的辦法, 像是:懂得自我反思、自我提醒、善加利用理性思考, 做事以先就取得了解。懂得設定目標方向和計畫,不相信權威, 凡事「小題大作」,試圖簡化工作內容,降低科層組織的複雜性, 不斷自我充實,積極投入重建科層金字塔等等。 重要的是使自己願意並有能力自救, 便可能解開「升遷不勝任」的彼得原理魔咒。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