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17 16:17:19瀏覽791|回應0|推薦2 | |
很顯然,這不是很多人期待的結果。 衛生部 而此時,一項網路調查顯示,九成網友已經決定不再購買這個品牌的奶粉。也有家長甚至決定向所有國產奶粉說不。其背後是聖元旗下多個品牌已滯銷多日。 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在三鹿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將20多萬個孩子變成結石寶寶以後,中國人的化學知識得到了明顯提升,對整個乳品行業的信任也跌至冰點。 因此,當湖北3嬰幼兒出現“性早熟”徵兆,被家長懷疑服用聖元奶粉所致,並得到部分專家草率認同,被媒體放大,隨後全國有可怕性早熟問題的孩子的家長們集結起來,將矛頭對準未經確認的罪魁聖元,並迅速成為一件引人矚目的公眾事件,廣大國產乳製品用戶再次集體發出憤怒的吼聲,宛如國歌之悲切。 很遺憾,萬眾期待的官方認證最終將此事的結局定格為黑色幽默。 說心裏話,這也相當出乎我的意料。很多人繼續著對衛生部結果的懷疑,甚至拿出中國奶業國家標準倒退25年來說明官商一體,不少人也在繼續拿聖元的奶源地問題說事——但顯然有些扯遠了,假如這些情況屬實,也需要另案處理,還是回到“性早熟”風波本身。 即使政府的公信力目前存在問題,我也很難相信其甘願為一個非國有的乳製品企業透支最後的信譽。 那出現一個問題:假如真相如衛生部所言,在一場類似打土豪、分田地的風波過後,誰為聲譽和利益無辜受損的企業買單? 似乎沒有這樣的先例。 正常的結果是:企業期盼著公眾儘快忘記自己頭上莫須有的罪責,繼續感謝全國廣大消費者對公司一如既往的信賴與支持,然後如履薄冰地等待下一次危機的來臨。 假如聖元是無辜的,沒有人會道歉並發自內心地自省——誰讓企業是強勢群體?誰讓其還從事高危的乳製品行業?自認倒楣吧。 其實,並非所有企業都壟斷,都權錢交易,都非法經營,都為富不仁——在中國,民營企業貢獻了GDP的60%,解決了75%城鎮人口的就業,是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主體。 在對事關其生死命運的裁決中,似乎因該更加慎重,更加理性、更加客觀。 法治的精神是尊重每一個人的正當權益——無論貴賤貧富,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遵循程式正義。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揭批運動中,我只看到決堤的情緒洪流,無關善惡,無關是非。 當然,面對這麼多孩子性早熟,簡單歸結為奶牛雌激素的正常殘留——奶牛無私奉獻了奶還成了罪人,似乎也難以服眾,看看市場上那麼多讓人擔心的食品,還轉基因,以及政出多門的管理和監管的缺位和乏力,倒有助於人們理解這場風暴的根源。 再回憶這樣一幕:武漢三名女嬰的家長曾向工商局投訴,工商局讓他們找質檢所,質檢所表示不接受個人申請,無奈之下只好找到醫院,醫院稱沒有檢測能力。他們甚至說:“要檢測奶粉中的激素成分,現在肯定不能送檢,而且不受理個人申請”。 當獲得真相的成本高到普通公民難以承受的時候,這個國家必然是謠言的天下。 按以往的慣例,最該反思和道歉的人一般保持緘默,甚至會將壞事變好事,《悲愴交響曲》最後演奏成《歡樂頌》。怎一個神奇了得。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