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殷謙:中國還有多少文化遺產留給後人
2010/05/31 16:46:12瀏覽877|回應3|推薦5

聽說北京遊樂園、崇文門菜市場、南鑼等等都要拆除,改造舊城的挖掘機將要把老城居民和附著其中的民間文化無情地摧毀了,有很多人為此疾呼,但是除了瞪眼咋舌,也只能扼腕長歎了。我記得去年冬天的時候,《文化月刊·遺產》雜誌主編約我晤談,其中就談到全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故居和民俗瀕臨消失的問題,還記得他感歎:“普天之下,莫非遺產。因為保護不力,尤其是近年來對鄉村古鎮的不合理開發,導致那些沉甸甸的歷史文化積澱悄然喪失,在這樣下去,哪里還能看到中國的影子!”是的,文化遺產一旦消失將不復生,作為民族文化的一半以及民族情感的載體,中國民間文化永遠是民族文化的源頭和根基,而我們時代要拔中國文化的根了。


    各地歷史民居在不斷拆除,傳統名稱的街巷被新時代的開發建築所取代,很多農村現在都建起了小洋樓,而那些潛藴著歷史文化的故居卻逐漸從我們的視界中消失。我認為,從文藝到民間文化,這種普遍的拔根狀態是當下中國文化之境遇,因為沒有遠大的文化理想,沒有穩定的評價尺度,沒有可靠的價值基礎,中國人已經普遍喪失了對歷史的反思能力,喪失了對未來的想像能力以及對現實的判斷能力,究其原因,無不蓋在於此。中國面臨著民間文化萬全喪失的危機,這一代人或許還存有一些記憶,或許到了下一代連記憶都不存在了。


    我不知道政府,以及那些建設國家的棟樑之材,包括作為國家的文化精英的知識份子們,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和生活能提供多少有價值的判斷,又有著怎樣的思考和困惑。事實上是,經濟建設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文化、精神文明建設卻走向了末路,能不能大搞經濟建設的時候同時不忘文化、精神文明建設,能不能蓋一棟樓的同時保留一處古宅?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遺產對一個國家和民族有巨大的意義,尤其是對我們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更是意義重大,保護文化遺產是人類對生活和生命的一種莊嚴的責任意識的體現,因為文化遺產中包蘊著我們傳遞經驗和強化記憶的社會需求和心理需求,包函著我們渴望不朽和光榮的精神稟賦,我們需要通過文化遺產的真實的記錄來深刻的反思,將過去的教訓和災難轉化為今天的經驗和鏡鑒,通過這個偉大的文化母體的真實和深刻,為我們提供學習祖先優良傳統和認識過去時代的重要啟示。可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中國還有多少文化遺產留給後人?


  曾經,承載著我們傳統文化母體的文化遺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力的蹂躪和毀壞,那是一段慘痛的歷史教訓。而時至今日,我們時代忘記了那一段慘痛,千瘡百孔的文化母體再一次遭到摧殘,物質文明終於打倒了精神文明,信仰的缺失導致時代整體的情感荒漠化,愛意和同情已經不在是我們時代人們的精神特徵,仇恨和冷漠終於成為我們時代再再可見的精神現象。因為時代的仇恨和冷漠,缺乏仁慈的無情化和缺乏教養的粗俗化成為我們時代文化最嚴重的問題,因此也喪失了它固有的價值和力量。曾經,殘忍的毀滅成了我們光榮的事業,無情的爭鬥成了我們生活的樂趣,我們看到了罪惡卻看不到真正的罪惡,非但看不到罪惡,還把它當做功績;我們看到了敵人卻看不到真正的敵人,非但看不到敵人,卻還把他視為英雄和楷模。


    今日,我們的時代喪失了愛的能力,因為不相信愛的價值,我們時代出現了很多狂妄自負、肆無忌憚的狂人和野蠻人。我們很多人崇拜根本不值得崇拜的人,愛根本不值得愛的事物。在被破壞的精神廢墟上,傳統文化的復興和復活似乎成了一個遙遠的神話傳說。傳統文化的堡壘在現代物質文明的號角下土崩瓦解了,人們對一切摧毀古老秩序的行為都趨之若鶩,似乎都理不清頭緒,思想麻木並陷入混亂,甚至被一種魔鬼式的衝動所支配,在我們這個病態的時代,還有多少人懂得並珍惜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


    看啊,到處都是專家、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作家,還有保守主義者、自由主義者、心理變態者、神秘主義者、懷疑主義者;到處都是為混一口飯吃而做假的人,還有以否定生活的名義墮落放蕩的人;到處都是目標明確、信心堅定、建立功勳的人,他們的精神面貌、目標、功績、生活的意義簡單到就連三歲小孩都能夠理解。 因為沒有可靠的、真正的信仰,所以人們迷信起了物欲和權欲,無法滿足自己的貪欲。他們鄙視傳統,破壞傳統,傳統美德蕩然無存了,只剩下無情和冷漠,還有自我中心主義的自戀和自私。他們相信“人定勝天”,瘋狂地破壞自己的家園,在大自然面前狂妄得不可一世。被他們隨意棄置的東西很多,棄置了對神聖事物的謙抑和敬畏,棄置了平和而平等的生存理念,棄置了尊重文化遺產價值和事實的客觀態度,棄置了對他人的愛意和同情以及理解。


    其實,傳統文化有一些非常好的、值得保留的東西,是一些讓人覺得樸素和親切的精神現象,我們時代任何傲慢態度和盛氣淩人的暴力摧毀,都是消滅文化母體的野蠻行為,都是背叛文化精神的庸俗行為,都不可能在社會與人、人與人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的、積極的主體關係形態。一切對破壞文化遺產都是反文化人類學的愚蠢行為,它帶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人類要有自知之明,要敬天愛人,少犯一些破壞自然規律的蠢事,否則人類還將面臨更多自己所造成的毀滅性的災難。

                              2010531於北京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4083995

 回應文章

pk
梁思成
2010/06/14 17:18

聽到拆北京城 就不得不想到梁思成

為了保存北京城不要被"進步" 梁思成盡力奔走 希望能夠保存城牆 不過 還是獨力難支 北京城終究還是拆了

很可惜 當年毛澤東剛剛打敗國民黨 其實有足夠的能力新建北京市 將老北京市保存 毛澤東終究不及劉邦

如果當年劉邦沒聽婁敬的建議 或許中國就只有咸陽而沒有長安了


莉莉
這跟明朝主張海禁的官員有什麼不一樣?
2010/06/06 19:31
世界原來可以由中國文化主導,卻因為這批明朝老官用一大堆人文關懷理由阻擋,現在還是有這批死不完老人在當拌腳石。

這個不能拆、那個不能改? 一定要維持清朝未年的模樣? 要不要乾脆「反共復清」算了。

那些老建物不都是人類製造出來的的嗎,只有兩個選擇嘛:
一是與時並進,改造成適合現代人類的建物,風格仍可保持中國特色。
二是鏟平荒廢,回復原始風貌,超級順天應人,夠人文了吧!

說句實話吧,只有(一)可以選,沒別的路了。
因為選了二,就等著美國、俄國、日本、甚至韓國進軍來瓜分中國,他們進來後馬上整地蓋毫無中國特色的大樓,看看美洲就知道了。

自己不進步就等著被人被欺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ee
2010/06/01 18:51

先生您願不願意去住小草屋呢?

會漏水也快倒了,沒有師傅有能力修裡它。

那可是古老遺產呢!

難道你希望別人都住老房子,

你住新式洋房,

假日有空才去看看人家住在「遺產」裡邊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