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章文:中國地緣政治的無奈
2009/11/06 17:17:24瀏覽545|回應0|推薦3

  “中國威脅論”從李光耀嘴中說出來,況且還是當著美國人(奧巴馬)的面,總是讓中國人感覺詫異,且難以接受,因為同宗同源嘛,李光耀祖籍就是中國的廣東省。

  但如果考慮到他的身份——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理、內閣資政,我們就能理解他何以要說出這番不惜冒犯中國的話來了。他完全是為了新加坡的國家利益。

  新加坡,蕞爾小國,面對大中國,猶如一個小孩子站在一個巨人面前,心底總會打鼓的。沒有辦法,這就是地緣政治的現實,同樣的,東南亞其他國家心裏也作如此想。所以,它們組成了東南亞聯盟,小國家們形成了一個集體,在中國、日本等大鄰居間小心翼翼地生活著。

  兩年前,我做周邊外交專題時,遍訪了好幾位中國駐東南亞國家前大使,瞭解到中國近些年來努力在安撫小鄰居們,尤其是從經濟政策上,讓他們從中國大市場中獲得豐厚利益。

  但是弱者面對強者的本能害怕始終難以徹底去除。社科院國際學部主任張蘊嶺是東亞合作的宣導者,和不少東南亞國家政要相熟。他告訴我說,曾經有個泰國外長對他說,“你們中國是頭大象,我們是小動物,即便你們不是有意,只是無意中碰了我們一下,我們也受不了的。”

  採訪完那個專題,我再翻看世界地圖,不由地歎息:和美國相比,中國的周邊環境真是複雜多了!

  美國被大西洋和太平洋保護著,只和加拿大、墨西哥接壤。中國則有14個陸地鄰國,要保持邊境穩定需耗大量的精力和外交資源,很不幸的是,在大平洋近處又相鄰好幾個小國。且不說意識形態的差異,單就因為對海洋資源的爭奪,以及小國天然地對大鄰國的擔憂,就足夠中國喝一壺的。

  因此中國的外交政策在90年代調整為“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關係是重要舞臺”。

  搞好和周邊國家的關係,營造一個和平發展的周邊環境,成了中國外交政策的“首要”。很明顯,這個政策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十年內,只會加強,不會削弱。道理很簡單,中國要走向海洋,就必須和這些所謂的“島鏈國家”搞好關係。

  從這點出發,大家對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隱忍不發”可以多些理解了。你敢隨便教訓越南嗎?牽一發動全身,整個東盟會群起抗議的。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潛在的隱患和衝突存在,所以東盟國家熱烈期盼美國介入。有美國制衡中國,中國不敢隨便出手,東盟小鄰居們可以稍微心安,並可在中美之間玩平衡,獲得更多更大利益。

  我曾問一個專家,對於越南等國在南海上大肆開採油氣田、侵犯中國權益的行為,中國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嗎?他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說,“我們現在有錢,可以去世界上買石油啊!”

  也許這就是中國的無奈現實吧,天生就多鄰國,無形中處於一個包圍圈中。說實話,這和意識形態沒有太多關係,即便今天中國是民主國家,但是由於你的塊頭太大,那些小鄰國一樣會擔心害怕的。何況今天的中國還和他們不一樣,更增添了他們對中國未來變數的憂慮。

  正如李光耀所說,“未來擁有了航空母艦的中國遠洋海軍‘不僅限於阻止外國勢力介入台海衝突’那麼簡單”。你能說李光耀預言是對的還是錯的?沒有辦法,這就是當下東南亞國家的集體擔憂,任憑中國用“睦鄰友好”或者“和平發展”等理論都無法撫慰的。

  不但是東南亞小國,就是日本,同樣對中國的未來憂心忡忡。上月在哥本哈根一個國際會議上碰到日本前防衛長官小池百合子,我問她怎麼看鳩山提出來的東亞一體化。

  她很明確地講,東亞要想成為歐盟,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最大的障礙就是彼此互信還不夠,“特別是你們中國的軍事發展不透明。”

  反之在中國,從官方到民間,何嘗不對日本的軍事發展也同樣抱有戒心呢?所以說,東亞一體化還真的是一個遙遠的目標,只能一步一步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347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