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閭丘露薇:布拉格的第一天
2009/05/21 15:54:50瀏覽364|回應0|推薦1

聽說過布拉格的美,站在舊城區廣場,聽著舊市政大樓的鐘聲,人會不知不覺地在那裏發呆。不過,對於這個城市,更讓人著迷的,是曾經發生在這裏的事情,還有在這裏的那些知識分子們。

無意的走進街邊的一個參觀,結果發現,原來已經有一兩百年的曆史,這樣的偶遇,在布拉格隨時都會發生。提起布拉格,一個朋友曾經開玩笑說,因爲這裏的人在幾次戰爭的時候不抵抗,才會使得這些建築,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當然,除了建築,還有無辜的生命。

要瞭解近代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去咖啡館。

1920年,在布拉格的聯合咖啡館,以捷克作家雷格爲首的一批藝術家,推動了一場叫做Devětsil的同情左翼社會主義的政治運動。1921年,捷克共産黨成立,參加這場運動的大部分的藝術家都加入了共産黨。

1939年,布拉格民衆透過Café Slavia的玻璃,看著德國納粹占領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8月20日,民衆又是在這裏,目睹前蘇聯的坦克開過前方的橋面。這家開業於1881年的咖啡館,一直是捷克的文人學者,藝術家們最喜愛逗留的地方。89年的天鵝絨革命,捷克的知識分子正是聚集在這裏,商討國家的未來,在這些人裏面,包括了之後擔任捷克總統的劇作家哈維爾。

說到咖啡館,還有一家Café Louvre,那是作家卡夫卡最喜愛去的地方。

盡管對於戰爭和侵略,沒有出現激烈的抵抗行爲,但是這裏的知識分子,從來沒有放棄對自由和權利的追求,他們並不是出於政治目的,不是爲了支援或者反對一種主義,他們只是反映民衆所期待的生活。

從一開始的左翼運動,到五十年代開始的抗爭專制,追求人權的運動。這裏面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名字,作家米蘭昆德拉,劇作家,後來被選爲捷克總統的哈維爾,詩人塞弗爾特等。被稱爲無産階級詩人的塞弗爾特,在1929年,因爲反對捷共的文化路線,他和另外一名藝術家萬楚拉被開除出黨。之後捷克被納粹占領,塞弗爾特和其他的左翼作家一起批評侵略者。1955年,塞弗爾特再次對捷共的文化路線提出批評,認爲從四五年捷共掌握政權開始,文藝作品都是在說謊話,並且提出“作家該成爲自己民族、自己人民以致自己本身的良心了!”

要追溯捷克的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自己國土的熱愛,一定要提提斯梅塔納,這位捷克的音樂家。他參加了1848對抗奧地利貴族的革命,要求實行責任內閣,爭取捷克語和德語的同等地位,之後流亡外國,他用音樂創作來反抗奧匈帝國的專制統治。還有一位作曲家德沃夏克,他是在斯梅塔納之後,致力於把捷克的民族特色帶入音樂創作當中。

5月11日到6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看到門口派發的傳單,其中一場正是斯梅塔納的“我的祖國”和德沃夏克的“新世界”,都是自己從小就喜愛的作品。可惜沒有機會在斯梅塔納音樂廳聆聽捷克交響樂團的演奏。遺憾之餘,只能一邊在網上欣賞,一邊敲下這些零碎的文字。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2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