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海角七號》、包容看待海峽間的歷史斷層
2009/01/09 16:14:51瀏覽3226|回應1|推薦13

【作者:鄭東陽】

馬英九在中央廣播電臺對大陸廣播節目上,面對鳳凰網網友八千多個提問時,只回應了兩個問題,海角七號就是其中一個。他說,“大陸同胞看電影《海角七號》,應從人性角度來看,因為即使在戰爭中難免還是有值得肯定的人性因數,“若從這個角度看,很多場景、故事都能獲得諒解”。

馬英九說,導演魏德勝用藝術的手法,呈現臺灣濃厚的鄉土感情,電影中的場景就是他們生活的場景,也流露出小老百姓的感情與人性,是非常值得稱道的,虛構的故事卻能夠抓住很多人的想像,因此推薦大陸同胞觀看。他認為,應試圖去瞭解一個跟大陸分隔60年的社會,應用欣賞、包容態度來看。

小馬哥已經釋出善意,陳會長的臺灣行也提到他觀看了《海角七號》,還品嘗了臺灣少數民族所釀制的、在片中也曾出現的“馬拉桑”酒。可是臺灣的傳記作家王豐和部分大陸網友卻不樂意,有關該片是否有“媚日”情節早就在網上展開大討論。王丰在他的鳳凰博客中說這部片子是“大毒草”,他說,“它即使目的不在頌揚日本帝國主義,但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帶著一種感傷式的懷舊。所以,我堅決不去湊這種‘熱鬧’。”

 我想王丰有點過分解讀了,說他嘩眾取寵都不為過。魏導拍攝的《海角七號》是大毒草的話,魏老下一步計畫要拍攝的“賽德克巴萊”(“賽德克巴萊”,講述的是114年前,臺灣原住民抗日的故事)難道就是“大仙草”?電影只是客觀反映那個時候的社會心態,何必用政治眼光去看它呢?

 事實上,《海角七號》之所以在臺灣會如此大紅大紫,原因就在於迎合了臺灣人的本土訴求。這也反映了臺灣人“身份認同”上的分歧和焦慮。

 在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趨暖,在大三通時代,馬政府的願望是,先經濟後政治,統獨放在保險櫃,臺灣就富貴。這一點符合大多數選民的期待,也是大多數兩岸中國人樂見的結果。但是,對於綠營的支持者來說,他們感到恐慌,他們害怕臺灣失去“主體性”。不少中間選民也會不安,不統不獨固然好,但是怎麼定位臺灣人?臺灣人的身份認同成了新的困惑。

 不少臺灣人說自己是“亞細亞孤兒”。荷蘭人、鄭氏父子、清政府、日本殖民統治者、國民黨……在臺灣的閩南籍的族群和原住民族群眼裏,這些都是外來政權。所以,和大陸的歷史觀相比,臺灣的歷史觀也很複雜。雖然漢人文化一直佔有主導地位,但是臺灣史的史觀還是錯綜複雜,各家爭鳴。有方志的“清代統治史觀”、連橫的“臺灣通史的漢族正統史觀”、有日本人的“強權史觀”,有中國國民黨的“正統史觀”,美國的“美援論”與“依附理論”、還有“臺灣中心論”,閩南族群的“臺灣人400年悲情史觀”,外省人的“統派史觀”……臺灣一直處在中華民族與外來勢力追逐的焦點。

 問題是,這幾百年來,這些史觀輪流成為臺灣社會的主流史觀,而且分別影響幾代臺灣人。與大陸時合時分,也讓海峽兩岸間產生了斷層。

 特別是上世紀日據時期,中國大陸反正翻天覆地的變化。臺灣人在這個時期沒有經歷過辛亥革命,沒有經歷過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也沒有經歷過國共內戰……在中華民族最重要的轉型期中,臺灣卻在日本的統治下,當然會落下。

我們要看到臺灣海峽之間同根同緣的中華民族如何被上一個世紀中各種外來勢力侵略與民族戰爭、國家內戰橫斷切割造成以不同意識形態的政治實體的對立的現實,更重要地,我們該如何去理解這樣的“人為的歷史斷層”。

於是“主體性”和“本土化”的訴求在臺灣出現了,無論各種族群,他們都存在著身份認同的問題。“歷史斷層”加上族群間地不斷融合,有“主體性”的訴求是很正常的,我們該理解這種“主體性”的訴求,它不等同於台獨。無論是“有臺灣經驗的中國人”還是“有中國經驗的臺灣人”,他們都有困惑。

所以,最近臺灣類似的思考很多,比如《海角七號》,就是盡情的在展開本土想像。如果王丰先生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去看看《1895》,這是描述一百多年前臺灣客家青年誓死抗日的電影,馬英九也推薦過,他說,很感謝作家李喬把這一段歷史故事寫出來,又被拍成電影,讓臺灣的子子孫孫能記得祖先奮鬥的過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二周年研討會上,他們也進行了思考,呼籲知識界跨越台海冷戰對當前知識生產帶來的局限,重新審視台海之間的歷史斷層現象。還有外省媽媽們書寫的《遇合》一書。

如今,海峽兩岸間出現了不少橫跨海峽兩岸的族群,比如“大陸新娘”,比如“大陸台商”,還有穿梭兩岸的“媒體人、學者、觀光客”等。在這些族群的眼裏,會有新的訴求,新的身份認同。無論不同族群間有多大的分歧,與其寄望部分臺灣人從情感上擺脫台獨、擺脫“親日”、“親美”,還不如拋開“意識形態對立”,秉持一種“批判現實主義”的立場去瞭解我們這個民族,思考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未來。

如果一味的用政治色彩看這些電影或者書籍的話,不同族群間,看表達對方訴求的作品都是“毒草”。就像我大陸臺灣問題專家陳孔立先生說的那樣,“我們堅決反對台獨,但是我們也要去理解他們,分析他們。”我也反對台獨,但是我們應該理性的去看待海峽間的分歧。如果一味的打壓“本土訴求”的話,只能不斷地擴大斷層。現在是台海關係最好的時期,兩岸中國人已經開始用智慧去解決兩岸的僵局,只有現實的理解各種訴求,撇開分歧,尋找共同點,海峽間的斷層才會慢慢癒合。

更多好文章:http://blog.ifeng.com/674045.html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255056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殖民
2009/01/11 18:17
同样的被小日本殖民,在南韓的民族主義情節和台灣的哈日情節之下:獨島叫小日本好害怕,釣魚島小日本就是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