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1/15 15:54:18瀏覽841|回應0|推薦0 | |
擊鼓同樂 打出自信與樂活 (文/據點主任 王淑玄) 在老人社區據點服務了五年,每年規畫課程時,總是不斷思考何種課程是長輩喜歡,也是他們所需的?於是從人的需求角度出發,結合人文科學與實務經驗,成了我規劃據點課程的方向。 音樂治療的好處 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年提出「人類需求層次理論」,提到人依序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受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及超越個人或靈性的需求(1969年提出)。 自我實現是人渴望追求的目標,萬華據點長輩們大半輩子都是為了家庭付出,少有時間培養興趣,現在年紀大了,可以恣意支配自己的時間,學習樂器便成了開辦課程的首選。 擊鼓的韻律治療技巧已被視為音樂治療的一部份,而很多例證顯示,打鼓可以紓壓、提升免疫力,促進健康,並有助於情緒表達。最新研究指出,打鼓是中風、老人失智症、巴金森症,以及多重硬化症患者的復健良方。(康健雜誌2009.7.1) 鼓聲創造的「阿爾發波」(alpha wave)可讓人安靜放鬆,鼓聲的規律節奏不但能協助大腦復健,更能激發活力,讓人釋放憤怒及舒緩緊張情緒,創造出一種類似於瑜珈或打坐的效果。 打出自信與健康 萬華據點今年六月開辦太鼓課程,透過擊鼓的節奏來表現韻律之美,老師強調打鼓可以紓解壓力,並且有助於情緒表達,非常適合據點長輩健康鼓動。 剛開始學習時,長輩們最擔心的是節奏記不起來,所以自發性分工合作,有些負責寫筆記,有些負責課後指導學習較慢的同學,在彼此互相鼓勵、反覆練習下,對於年底的成果展演出,據點長者們越來越有自信了。 源自日本傳統藝術的太鼓,有著豐富的肢體動作及力度的展現,看似只有上半身的活動,其實是一項結合力與美的全身運動,可以說是表演藝術和運動的綜合展現。 配合音樂的節奏打擊,不但可以訓練節奏感、左右手平衡,還可增強自信心、雕塑體態的勻稱,生活工作所造成的壓力,可藉由打鼓來宣洩。打太鼓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呼吸律動,團隊齊奏可以訓練彼此的默契,凝聚向心力,也可以達到流汗健身的效果。 陳奶奶:負面情緒都被打散了 「在據點主任的悉心安排下,我們接觸了太鼓的課程。這是一個全新的體驗,曾看過一些大型慶典活動,或公司團體開幕的慶祝典禮,有太鼓作領頭表演。那種氣勢磅礡的動作及音響,一出場就振奮人心,整個人瞬間就被震撼住了。 從基礎的認識,如何站立、持棒、敲打鼓面及鼓緣、節奏訓練,原本手忙腳亂與拍子不協調,聲音七零八落,經過幾週的練習,同學之間無形中漸漸產生默契,也漸入佳境。現在的我們合作無間,我很為我們這團感到驕傲呢! 太鼓老師要求我們敲鼓時,要能展現力與美的結合,隨著鼓聲的節奏律動,體能活力好像也增強了,對於腦力的激盪應該也非常有幫助。日常積壓的負面情緒也跟著消散了。哈哈!看來年齡不是問題。」 朱奶奶:打鼓讓我放鬆及紓壓 「有一天和二姊相約下午茶,發現她神采奕奕,精神煥發。追問之下,才知她正跟一群返老還童的阿公阿嬤在據點學習打太鼓。我趕緊請她幫我報名,加入了環宇萬華的太鼓課程。 咚咚咚!咚咚咚!時而慢且小聲,表達情緒醞釀的鼓聲;時而快且大聲,表達氣勢磅礡的鼓聲,並在鼓聲間隔時,讓擊鼓者展現出肢體動作,所以太鼓是同時表達視覺與聽覺的藝術。我覺得打太鼓可以放鬆心情、減輕壓力、維持專注,以及減少負面情緒,優點實在太多了。 當團體一起在打太鼓時,還要顧及到鼓陣中其他成員的節奏,也要配合大家的肢體動作,這是一種人際關係互動的訓練,真的非常有趣,也有學問在裡面。」 發揮出關懷的深度價值 打太鼓不但可增強心肺功能和訓練肌肉張力,透過記譜與動作更可預防老人癡呆症。當震天嘎耳、響澈雲霄的太鼓聲,吸引路過的行人佇足欣賞時,看到我們這一群阿公阿嬤級的太鼓手展現自信的笑容,大家異口同聲高呼「你們很讚!」「萬華據點超級讚!」 從剛開始的內心抗拒、感到壓力與挑戰,到現在的樂在其中,發現樂趣與紓壓,我發現據點長輩們真的有很大的轉變,彼此的連結更緊密,多了開心也多了笑聲,然後大家更喜歡來據點了。
【備註】 太鼓原意為大鼓,現指日本傳統以橡木桶挖空,兩面覆上動物皮革製成的鼓,包括大小不同的鼓,其中鼓身以單顆樹木刻製著稱為「太鼓」。太鼓廣義來說,是指日本傳統敲模型的打擊樂器,現今狹義的定義是指使用鼓隊模式的一種表演形式,經由眾鼓手透過繁複的節奏而表現出的聲音之美(山本宏子,2002)。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