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的困境與突破
2020/07/07 16:11:06瀏覽29050|回應0|推薦0

台灣跨國婚姻已經是一股擋不住的潮流,而跨國聯婚對於社會的衝擊,也勢必會帶來一些家庭、社會、人口和教育問題,所以對於新住民況境及其子女教育的問題,顯得更為重要及急切。

一、新住民人口統計

內政部統計(20152),經由婚姻取得本國籍及身分證的新住民已超過65萬人,占全台人口3%以上,已超越原住民56萬人口(2.4%),成為閩南、客家及外省人之外的第四大族群。

台灣新住民的組成多元,除了中國,還包括東南亞的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東北亞的日本、韓國等,來自「大陸地區」的新住民已達323,985人,來自「港澳地區」的新住民也有13,572人,來自越南的新住民有91,350人,來自印尼的新住民有28,332人。

新住民在台灣人數以中國(不含港澳)的新住民為最多,佔64.83%,來自越南與印尼的新住民分佔第二、第三名,分別為18.28%、5.67%。而新住民總子女數,也突破20萬人。

二、媒體效應---從社會新聞現象談起

外籍配偶所遭遇困境,要比本國籍為多,壓力也比較大。由於多數外籍配偶的家庭處於經濟弱勢、社會支持網絡薄弱及家庭地位低落等環境,所以經常在媒體中看到外籍配偶不幸的遭遇。

例如:外籍媽媽不識字,教育子女問題大偏遠小學,學童母親多為外籍新娘;外籍人士就醫困擾,醫病溝通困難;越南新娘被丈夫虐待,皮包骨奄奄一息,棄置於垃圾車旁;菲籍新娘慘死,婆婆同居人下毒手;沒健保,外籍新娘三年不敢看醫生 外籍新娘悲歌,丈夫跑路遭逼債 

以上新聞故事,令人憂心忡忡,這些跨國婚姻家庭因語言障礙、文化差異、買賣婚姻所潛藏的種種問題,似乎在社會的許多角落,隨時都可能引爆。外籍新娘選擇離鄉背井嫁給台灣郎,除了敬佩她們的勇氣外,也心疼她們要面對的生活困境。

三、外籍配偶在台生活困境的因素

外籍新娘來自異國,其生活方式、語言或風俗習慣都異於本地,所遭遇的問題,不僅就業問題,還包括適應的困擾,其中遭受歧視、無法為社會所認同,或是遭受家庭暴力者,時有所聞。面對舉目無親的環境下,一方面缺乏經濟支柱,身處異鄉,其內心之痛苦及煎熬,在發聲管道欠缺之下,成為沉默弱勢的一群。造成外籍配偶在台生活困境的因素,主要有下列五項:

1、語言文化造成隔閡,溝通不良產生誤解。

2、婚姻動機影響互動,配偶背景影響適應。

3、家庭經濟狀況困窘,家人活動保守封閉。

4、鄰里接納順從顧家,媒體形塑刻板印象。

5、子女認知相對遲緩,有賴政府社會協助。

四、新住民之教育困境分析

新住民教育係指對新住民及其子女所進行的各種教育方式和內容,以培養他們具備良好的生存、生活和生產能力。所以,新住民教育應該包括兩大區塊,一是新住民本身的教育;另一則是新住民子女的教育。主要困境如下:

1、家庭支持不足:基於保護立場,以及公婆或先生擔心新住民接受教育之後,變聰明了不好掌控;或者深怕新住民結夥將來跑掉,所以不允許或鼓勵參加各種學習活動。

2、學習時間不夠:多數新住民家庭必須找工作賺錢以養活家人,相對地就缺乏足夠的學習時間。而在結婚生小孩之後,為了照顧小孩,更找不出時間上課。

3、課程缺乏多樣:目前開設的課程,以識字班、生活適應班、親子教養班等居多,偏重單一性,只能滿足部份新住民基本需求,深度與廣度仍嫌不足。

4、資源缺乏整合:對於新住民教育與輔導工作,政府所訂定的各種計畫,缺乏一致共識,資源無法整合,難以發揮成效。

五、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困境

新移民子女的母國文化、語言、風俗及文字與台灣的差異,容易造成新移民子女在生活和學習方面適應上的困難。同時,因父母不諳台灣文字,造成家庭作業指導及親師溝通的困難,這也是子女在學習成效上低落的原因。

由於新住民大都處於相對弱勢的家庭背景,在子女教養上,想要取得學校及社會協助等資源,有很大的阻礙與困難,往往讓問題雪上加霜。

此外,新移民子女的母國文化、語言及風俗的差異,不應該只是等進到學校體制裡,才開始要改善處理的,回歸家庭教育應該是必要的堅持,因而提升家庭教育的功能,也是必須持續的行動方案。以上種種,都是新住民子女教育上所面臨的困境。

六、提升新住民教育效果的方案

為了讓這些遠地來的同胞能夠早日融入我們社會,不成為孤單的一群,不管政府單位或外籍配偶家人都有責任來協助,使他們能夠具備適應社會能力。

1、辦理新住民家庭宣導:家人的支持仍是新住民教育落實的關鍵所在。鼓勵學校辦理親職教育,強調新住民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定期訪視並開導新住民公婆及先生,讓新住民接受教育。

2、持續辦理基本識字班:語言溝通和生活習慣是外籍新娘來台遭遇的最大難題,新住民語言能力和識字能力的訓練,仍是第一要務。

3、調查新住民教育需求:經常辦理新住民座談會,了解新住民想法及教育需求。

4、編列新住民教育專款經費:為了讓新住民教育活動持續,政府應編列專款,以資運用。

5、建構新住民終身學習體系:建構一個完整的新住民生涯學習體系。另發展e化網路學習教材,使新住民能夠在網路上輕易取得學習資訊和學習。

6、結合民間力量和資源:除了政府力量,結合民間的力量和資源,才能收到更大的效果。

七、教育部「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

1、實施諮詢輔導方案

(1) 諮詢服務:學校與民間團體合作,提供新住民及其子女諮詢輔導,或到家庭輔導訪問。

(2) 小團體活動:提升新住民子女自我認同,輔導其在學習上的適應,增進族群間的交流。

2、辦理親職教育研習:協助新住民了解子女,增進為人父母的知識與技巧,進而改善親子關係。

3、舉辦多元文化或國際日活動:尊重、接納他國文化特色,辦理各國文化特色活動。

4、辦理教育方式研討會:聆聽多方意見與需求,研討最適合新住民子女的教育方式。

5、辦理教師多元文化研習:培養多元文化教育種子教師,並研發多元文化教材。

6、實施華語補救課程:由學校聘請教師對學生進行華語補救課程,協助其語言學習。

7、編印多元文化教材、手冊或其他教學材料:提供學生活用,幫助了解多元文化。

8、辦理全國性多元文化教育優良教案甄選:鼓勵教師研發多元文化教育教案,並上傳網站分享。

9、辦理母語傳承課程:讓外籍配偶子女認同並樂於學習其父母的母語,尊重語言資產。

結語

台灣人口結構少子化、高齡化、異質化的效應和影響已逐漸顯現,政府須加緊腳步針對每一種結構轉變,提出更多更有效的因應策略。而新住民此一區塊的重點,仍應持續放在提升新住民本身及其子女教育水準,融合台灣文化、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方向,共同向上發展。

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為我國之國民,對台灣未來人口結構、文化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政府及民間團體必須審視她們的家庭特性與需求,有效整合相關資源予以輔導協助,更須正視跨國婚姻趨勢的必然性,儘速提出完整的政策與相對應之措施,如此,才是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之福,更是國家之福。

附錄目前政府提供新移民的社會福利資源

一、健康照護:全民享有完善醫療資源,促進身心健康

為照護新住民孕婦,政府提供多項資源,例如:未納健保產前檢查、生育補助、生育給付津貼及育兒津貼、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印製多國語言孕婦健康手冊及兒童健康手冊等。

二、社會保險:為使生活受到保障,居留滿6個月須參加全民健保

新住民在臺領有居留證明文件者,在臺灣連續居留滿6個月或曾出境1次未逾30日,都應參加全民健康保險。生病時,只需付掛號費給診所,不用付大筆的診療費用,減輕許多人的負擔。

三、福利服務:設立服務熱線。

內政部移民署設立「外來人士在臺生活諮詢服務熱線0800-024-111」,提供中、英、日、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等7種語言的免付費電話諮詢,服務包括簽證、居留、工作、稅務、健保、交通、就業服務、醫療衛生、子女教養、福利服務、法律資訊等事項。

四、社會救助:協助弱勢家庭,提供生活、醫療、急難救助等補助

如果新住民尚未取得身分證,可申請「設籍前外籍配偶遭逢特殊境遇家庭扶助」,包含緊急生活扶助、子女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傷病醫療補助、兒童托育津貼、法律訴訟補助,當家中經濟或生活陷入困境時,可直接向社會局或區公所尋求協助。

五、衛生福利部設置「福利諮詢專線1957

新移民同樣享有各項服務權利,包含免費提供急難救助、社會救助、老人福利、身心障礙福利、兒少福利、特殊境遇家庭、國民年金保險等各項社會福利諮詢與通報轉介服務。

 【資料來源】

1.  內政部/2017/移民署及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

2.  吳清山/2004/研習資訊 23(5)15-20

3.  林月霞/2005/從「外籍配偶」談「新台灣之子」學校生活適應。

4.  教育部/2017/新住民子女教育資訊網。

5.  教育部/2010/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改進方案。

衛福部/2016/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保險民眾權益手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cef2016&aid=14195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