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中后里羽毛石墨烯枕頭工廠 台中烏日羽毛石墨烯枕頭工廠批發商 台中烏日乳膠枕頭工廠批發商
2022/04/11 17:18:38瀏覽13|回應0|推薦0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弟子:要達到師父所說的境界,是不是要下很大的功夫?       師父:不是,你觀照就可以,心在這就可以,有了心,這個東西就是生活的主體。如果再加上一天七八個小時,或者十幾個小時的專門練習,一連七天就把這個東西穩固了。老在這種狀態,你看多厲害。怎么讓立禪的功夫壯大呢?除了日常觀照它以外,還要集中訓練;集中訓練還不夠,你還得有意識;平時是自己訓練,還要有意識地拿人拿物來訓練。你不是不動心嗎?給你放個搗蛋鬼看你動心不?你不是不恐懼嗎?如果誰把你兒子給弄走了,看你恐懼不?我的意思是,你要逐步增加它的強度。一般情況下,風平浪靜的時候,一個個都跟大哥一樣不動心;一有風吹草動,立禪的功夫就沒了。所以,要不停地增加它的功夫。       這個拳如果缺少打這一塊,你就悟不透,穿透了才是。對于禪來說,技擊只是形。譬如拿斷手才能彰顯,你如果拿別的東西來彰顯,就不徹底。另外少發勁,現在是內養,感覺身體不錯,以前猛練的時候看上去身體很棒,但是內在不好,因為消耗過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養要多一點。我現在是從整體道理上說技擊這個事情,而不是說他怎么樣,你應該怎么樣。       弟子:我現在站樁感覺尾椎都脹了?       師父:別管這些事情。一管便落在分別合概念上,沒有尾椎,沒有脹。       弟子:很多東西在您這里得到啟用,會比原來走出很遠。       師父:我知道,因為我傳的法。只有練,慢慢練著,你的心性才會變得博大。就是要練空了,無所謂有、無所謂無這個東西,對這個事情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狀態,這跟六塵不染是一樣的。就要練這個東西,沒有喜歡、不喜歡的。我拿語言表達了一下它的狀態,其實沒有這個東西,而且不能有這個東西。就像我教拳一樣,多別扭的人我都教,別扭是他的事情,不能因為對方的態度而改變我們的心,你要不染這個東西,對誰都要客氣,為人處世都是這個東西。       要給我的一些老師兄解釋明白,說話我都要小心翼翼的,就怕一句話把他們傷害了,就怕還沒有增進情誼就把他們給傷了。他們說話過頭了,你就應該舒服,哦,他們總算發泄了,別讓他們憋著。我現在給人教拳,即使有人別有用心,我也不緊張。人要有關照自己、關照別人、關照周圍環境的功夫。       這是覺察力的體現。覺察力不是有意識地觀察,而是自然地顯現。而且要自處弱下,這不是說刻意低調,而是自然的流露。不然,會外表很低調,實際上是裝,是假的。自然而然地自處弱下,心就開了。       弟子:我現在發火的時候已經很少了。       師父:發火多是無明火。無明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明白、糊涂。發火大多是愚昧的表現,是堵住了、不通達,通達了就很難發火了,空了就通了。       現在立禪是第一步,到站混元樁的時候你再看,天大的火都沒了。而且,你手端起來,能平衡身體、平衡心理。現在是正手,到時候再站反手,身上就全開了。這個樁的理就是這樣,要通透了。           (——摘自《立禪即意--大成拳學講習錄》) +10我喜歡

9月23日,戊戌年秋分,是王莊村村民和全中國農民值得慶祝的日子,一個華夏民族值得流芳青史的日子:中國首個農民豐收節誕生了!今天全村將召開農民豐收節慶祝大會!   早在9月10日教師節茶話會后,村主任王不好就提議要搞個豐收節慶祝活動。那天,他安排文書王笑天提前寫個稿子,到時候他講講話。當天晚上,王笑天就交了稿給了他。恰巧家里來親戚,喝了不少酒,沒有顧得上仔細看。第二天早上五點不到,他就醒來。推了推媳婦秀秀兩只懶懶散散搭在其胸前的胳膊,輕輕下床。著急再仔細看一看王笑天寫的講稿。昨晚他只是簡單瀏覽了一遍,總覺得說的不透徹,不到位。冠冕堂皇的話,虛話、套話占了一大半,和老百姓接地氣的話很少,自己讀來也覺得沒勁!得自己親自操刀改一改。   打開客廳的燈,拿出稿子紙,王不好一字一句的斟酌。他雖然只有高中文化,但文章里布局謀篇還是懂一些的。修改來修改去,只能留下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了。“秋分時節,五谷豐登、瓜果飄香,廣大農民共慶豐年、分享喜悅,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正當其時。”   王不好絞盡腦汁的琢磨著,心里想到,頌揚秋天,不能沒有“風和日麗,丹桂飄香,蟹肥菊黃”這樣的句子。同時他聯想到,解放軍有建軍節,工人有勞動節,學生有兒童節,老師有教師節,婦女有三八婦女節,青年有五四青年節,不一而足。但就我們占全國人口最多的農民沒有自己的節日,那怎么說得過去呢?現在好了,有了農民豐收節,讓農民也揚眉吐氣的說一聲,我們也有自己的節日了!有了節就才有個儀式感,有個榮耀感。讓我們農民兄弟姐妹們能有一個慶賀豐收,表達喜悅的平臺。   王不好覺得琢磨的差不多了。草草的劃拉了兩頁紙,龍飛鳳舞的,也只有自己認得而已,到時候主要還是自己臨場發揮吧。終于大功告成!于是,起身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兩只手剛剛舉過頭頂,忽然被人抱了個虎抱腰!后背立刻暖暖的軟軟的所包圍,原來是媳婦秀秀的惡作劇!秀秀嗔怪道:“偷偷早早起來,給誰寫情書啊?拿給我看看。”遂撿起桌上的草紙,仔細看了看,也沒有認出幾個字來。于是又問王不好:“這是寫的啥天書啊,長胳膊短腿的?”“別埋汰我行吧!叫你寫,這樣的字你也寫不出!”王不好回復媳婦,接著把村里準備召開首屆農民豐收節的事告訴了她,并想聽聽她有啥好的建議。秀秀聞聽搞慶祝活動,于是來了情緒。“按說婦道人家是不能理政的,但我可說說我的想法,中用不中用的,僅供參考。既然是咱們農民自己的節日,就要有農村的味道。因為是豐收節,就要有豐收的氣象,豐收的氣氛。讓村里村民都參與進來,其樂融融的,共同歡樂一場。”王不好聽了,含情含笑的目視著秀秀的眼睛,說:“好,真人不露相啊,看不出你還是有點思想的!””怎么,你當你老婆是傻子啊!你小心點,千萬別做背著我的事,不然,讓我識破了,哼!”秀秀有些氣粗腰硬狀的反駁道。她瞪起兩個滴流圓、黑又亮的眼睛,就差沒有叉腰了。   王不好受了媳婦秀秀的啟發,腦子里也大致想好了個輪廓。于是就召集村委會委員和村民代表開會商量一下,擱到一個村子里辦節慶,那可是一件個大事。   委員們和村民代表各抒己見,獻計獻策,提了許多好的建議。最后確定了活動的時間定在秋分日,就是豐收節那天。地點和大體活動內容也商量了一下,并做了具體分工,分頭準備舉辦活動所需要的東西,費用由集體支出。   節慶會場設在王莊村村南頭方圓一千米的場院里。這天早上,只見到,場院四周彩旗飄飄,一堆堆小山狀黃橙橙的玉米棒子棰,次第堆積在場院北側,堆成一個半圓弧斜坡狀背景墻,這是種植大戶高遠農業發展公司剛剛收割下的玉米,遠看像一道耀眼的彩虹。玉米背景墻的居中位置用火紅的辣椒擺成了幾個大字”王莊村首屆農民豐收節”。半弧的中間空地位置設置了幾十個桌子組成的長方形案板,上面擺放著各家各戶精選的農產品,有紅彤彤的的蘋果,咧著大嘴露著紅牙的石榴,黃橙橙的鴨梨,熟透了橘紅色的柿子等水果,有老鄉自己用紅柳條編制的大笎子盛著的吊瓜南瓜絲瓜等,有用草繩捆著的大豆高粱谷子,還有帶著泥土芳香的土豆地瓜洋蔥和花生盛放在一個個簸箕上,更喜人的是,有一個一米多長,直徑約半米的冬瓜,出風頭般的橫陳在案板上,煞是惹眼。   場院東北角,壘起了三個大鍋灶,十印的大鐵鍋臥在呼呼冒著火苗子的灶臺上,鐵鍋里燉著雞塊,燉著大鵝,肉塊在鍋湯中翻著湯花上下翻滾;在另一個鍋燉著白菜豬肉粉條,肥肥的豬肉片像泛著白肚皮魚兒般在鍋里游走。三個鐵鍋騰騰的冒著白色的氣,肉菜的香味,隨風飄向村子,飄向過路的行人,飄向冉冉升起太陽的東方……   案板的前面是一排十五六米長由一個個正方的餐桌排成的宴會桌,長桌前面擺著十幾個圓桌,這些桌椅足能滿足二百人的宴會需要。桌子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盤蘋果梨子石榴紅棗和瓜子花糖。桌子旁邊已經有三四壇子白酒備在那里,壇子上貼有“酒”字的紅色標簽,是高林高森弟兄倆專門從縣城大奧酒廠定制的年份陳酒。   不一會功夫,會場的人慢慢多了起來。有大人領著孩子,年輕的媳婦懷抱著娃娃,有老人拄著拐杖,還有高林高森的兩個媳婦推著輪椅車上的老父親,坐在輪椅上的高洪山   紅光滿面,高達尚陪著高爺,也顫悠悠趕來了。翠翠領著兩個孩子,后面跟著著裝整齊的王永利,一家人笑逐顏開。   王笑天、高金利、李秀云等村干部在招呼著大家到指定的位置落座。男人們坐在備有酒的長型桌,婦女兒童則坐在備有飲料的圓桌上,所有桌椅上都坐滿了人。   上午10時整,會場立刻響聲震天的鑼鼓聲。瞬間鞭炮齊鳴,鉆天猴蹭蹭的飛上天,在空中”叭叭啪啪”炸響。鼓聲炮聲消停后,王笑天走到話筒前大聲宣布:王莊村首屆農民豐收節慶祝會現在開始!接著,王不好身著一身筆挺的西服,花格子襯衣,大紅領帶,神采奕奕的走到會場中央。他先是清了清嗓子,扶了扶立竿上的話筒,放開洪亮的喉嚨,開始了他的致辭演講。   王不好拿著那張皺巴巴的稿紙,在冠冕堂皇的講了一通大道理以后,他把草紙塞進褲兜里,開始了即興演講。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我們農民兄弟自己的節日。國家設立這個節,對我們農民是莫大鼓舞,對我們王莊村村民也是莫大的激勵!祖祖輩輩為農,讓我們這一輩兒人趕上這好時代,趕上過第一個自己的節日,能說不讓人歡欣高興啊!振興農村,振興王莊,怎么說來著?那叫:李雙雙娶女婿,有希望(孫喜旺)了!”   此時,會場的群眾有的站了起來,拍手鼓掌,有的還喊出孫喜旺的名字。在后面的致辭中,他還不忘肯定了王莊村歷屆村干部的貢獻,還特別提到了前任高達尚。坐在會場的高達尚聽到后,臉上忽然覺得發燙,旁邊的高爺也沖著王不好豎起大拇指。   ”只要我們大家伙卯足了勁兒,捋順了氣,有黨的好政策給咱們做后盾,我們老百姓的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過得會越來越滋滋有味!讓縣城里人眼饞,讓跑到大城市的人搖頭后悔!”   …………   “眾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鼓腰包。   多生孩子多種樹,小康路上邁大步。   村風村貌好又好,漂亮姑娘往王莊跑。”   …………   王不好的演講越來越天馬行空,沒有了語言邏輯,想到哪說到哪,簡直是嘴里跑火車了。雖然跑了題,但萬變不離其宗,內容都沒有離開農村的事兒,只不過跟節慶活動離得遠了點。激情飛揚的說了許多話,環顧了一下四周,看到金黃色玉米背景墻,琳瑯滿目的金秋碩果,以及眼前幾百口子的男女老少。發現有的孩童已經按捺不住抓桌子上的美食了!于是他方可明白,自己說的得有點遠了,時間也蠻長了!于是,他及時借個話茬收住尾。最后大聲宣布道:“啰啰嗦嗦說了這么多,說的不到的地方請批評指正。時間不早了,我宣布:王莊村慶祝豐收節宴會現在開始!大家吃好喝好,喝不醉不拉倒!”   話音剛落,全場立刻發出歡呼聲。孩子們有的挑起高,舉著雙手蹦起來!做飯的廚長師傅們推著送飯車,陸續把雞肉鵝肉和燉白菜送到每個餐桌。長條桌的男人們則捧起酒壇往大碗的倒滿酒。女人和孩子這邊也是一片筷子碰筷子,勺子碰勺子的交響樂,煞是熱鬧。王不好帶著村委會幾個委員,端著一碗酒圍著桌子轉了一圈,互相碰杯以示慶賀,最后回到原位高聲說道:干杯!實際是深深的喝了一大口。隨后大家濟濟一堂,邊吃邊喝邊互相交談著。不一會兒,就聽到有人說醉話了。   “王不好好不好,憑我良心表一表:筑公路,修學校,建廠子,奉五保,挖水渠,造井漕,愛老人,護年少,留守者,沒煩惱……”   村里有名的快板劉借著酒勁說起了快板。他離開座位環繞一圈,端著酒碗,邊喝邊唱。轉到圓桌這邊時,幾個婦女開始起哄他:“二劉子說得好,再來一段好不好?”其他婦女齊聲回答“好!”快板劉被圈在圓桌這邊,說了一段有一段,到了后邊,他編起了葷段子了。聽出被戲弄話的婦女,伸出手指著快板劉“快閉了你的臭嘴!”他這才嘻嘻哈哈的跑回原位。   長條桌這邊,大家酒過三巡,猜拳行令,十分嘈雜。受到王不好肯定的高達尚心情大好,不知不覺中喝的有些多,直至嗷嗷直吐。王不好見狀于是安排兩個年輕人負責把他送回家。   時間已是過午兩點多,有些貪酒的還在相互猜著酒令,正在高潮中,王不好不便打攪大家的興致,就安排王笑天陪著他們,確保安全。因為下午他還要安排人去城里接戲班子。事先他出資聯系了縣里剛剛成立了一勾勾棒子劇團,為慶祝農民豐收節助興三天。   王不好看到婦女兒童們都已吃飽散場,他囑咐了王笑天幾句,就離開會場。邁著有些疲憊的腳步,往高達尚的家走去…… +10我喜歡

上學放學那條路上留下了我們的腳印,灑下了一言不合就開打然后哭了的眼淚,看著路人不小心騎著車子摔倒我們笑的前仰后翻。   那時,和杏兒三天大吵一次,兩天小冷戰一回,你不理我,我也才不理你呢,周末兩個人倒是又混在一起了。   倆人傲嬌的要死,天天為了你有一塊藍色的橡皮我沒有而急了眼,你和我不喜歡的女生說了話而吃醋然后不理你。   上廁所而沒有陪著而絕交幾小時,你有小紅花我沒有而眼紅,放學路上盡管不說話,兩個人卻只在兩米內的距離間一前一后的走著,到了拐角處,卻轉過頭來冷冷的說一句明天早上來叫我一塊走。    小時候真的好天真,很傻卻又傻的可愛,終究是個小孩子啊,內心豐富的很,好奇心還強,又是使勁的想著法子干壞事。    幼兒園的時候下課了,好幾個女生一塊挑釁男孩們,然后各種在長滿雜草的操場上跑,男孩們在后面追,追到了就愛揪我們的小辮子。   一幫小女生就是一支隊伍,找老師告狀,哭著喊著說男生們揪我們小辮子,最后看著男生們被罰站了我們才開心的在一旁向他們吐舌頭。        杏兒,你還能想起我們的小時候嗎,曾經在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有意思。無時無刻都在笑,我們不僅很傻很天真,而且也有一些在那個年紀該有的小迷茫,小糾結。   我們每次都在為期末考試的成績擔憂的要死,這好像是我,因為杏兒是那種,成績好的要死的人,這些對她來說小意思。   這樣看來,我終于知道了我小學成績為啥沒那貨好了,可能,可能我這種人就是輸在起跑線而贏在終點的人,大言不慚,開玩笑開玩笑,別當真別當真。    13年前,在那個溫馨而又和諧的鄉村里,有一所小學叫:上十三戶小學,清楚的記得校門上面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校門兩邊是:平平安安上學來,開開心心回家去。   在那鄉間的小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群小朋友排著隊手拉著手,整齊的從校門里走出來,然后突然亂成一團。   三四個成推,七八個成群,占據了整個小石子路,你追我趕,說的可愛點就是,從圈里放出來的一群小綿羊,圈里有媽媽管著,出了圈誰還認識誰?   我們各種追著跑,然后追的人摔到了,一群人笑一路。可是最終風帶走了他們甜美的笑聲,雨沖刷掉了他們被別人欺負了之后留下的眼淚,日落西山讓他們加快了小步伐著急的回家,每天的日出都讓他們往前走了一步,年數月數不經意間讓他們長大了一歲………         第一次排著隊和二三四五六年級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一樣去操場參加什么開學典禮,頒獎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老師在講臺上喊,聽到名字的同學上臺領獎,一年級三好學生:xxx,杏兒,xxx。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完全搞不懂什么意思,內心一萬個問好,杏兒怎么上臺了?只見她面容泛著紅暈不自然的站在哪兒,之后當看到老師發給杏兒耀眼的獎狀時,才知道原來杏兒得獎了。   內心:行啊你,平時我玩的時候你也在玩,怎么拿獎狀的時候不有福同享帶著我上臺領獎呢?     一年級下冊的暑假,杏兒因為家里面的原因,她爸爸媽媽要外出打工,沒人照顧她,于是就跟著爸爸媽媽走了,隨即轉學。   那個暑假很無聊,沒有歡笑和打鬧,也沒有爭吵和冷戰。杏兒不在,我也變的沒有那么鬧騰,好像那個暑假的日子我過了一種那個年紀不該有的平靜無趣的假期。       那個暑假,我沒有再和杏兒偷偷瞞著媽媽跑出去,挑戰柳樹條子的收拾。   沒有再假裝熟睡還扯著呼嚕聲等媽媽睡熟后,偷偷從她后面躡手躡腳的下床然后和杏兒頂著頭頂的烈日在冰涼的河水里光著腳丫互相潑水弄的渾身濕透。   沒有在小賣部門前的小板凳上和杏兒坐著吃小零食………等快要開學的幾天,我開始為沒寫完作業就不能領到書然后不能上學的事情而苦惱,然后寫著那些一行行讓我討厭的aaa,ooo,eee到111,222,333……        終于還是開學了,媽媽帶著我依舊走在鄉間的石子路上去學校報道,領書,然后開始二年級的學習生活。   學校里的一切已經是那么的熟悉,可是身邊少了杏兒心里又是那么難過與失落,我把這一份不舍與不甘小心翼翼的想要埋藏在心里,然后默默的去想念杏兒,可是滿臉難過的表情卻先出賣了我。   是的,媽媽看出來了。雖然我有時候因為把杏兒打哭挨了好幾十下柳樹條子的抽打時恨不得杏兒一秒鐘就消失掉,可是等到杏兒離開我的第一天我卻渾身難受。   即使知道杏兒已經走了,家里沒有人了,可我卻還是在她離開我的第一天里跑去她家門口看了好多次,即使第一次去看時門外面已經是把冰冷的鎖了。    以前杏兒還在的時候,每天清晨的早上我都會坐在家里等杏兒,直到聽到她在我家門口大聲的喊我的名字,我才一屁股坐起來背著書包就往外面跑。   有時候還故意調皮的不出去,從窗戶沿邊看著她在門口喊我名字時候的猥瑣表情,我在屋里笑的前仰后翻。       二年級剛開始的上學日我依舊在家里坐好久,覺得杏兒會來叫我,直到媽媽開始嚇我,再不去學校就要遲到了。   過了幾天才開始慢慢接受,哇,杏兒確實走了,去了別的地方上學了,以后再也聽不到她在門口賣命的喊我………   過了幾個星期,終于習慣了,每天一個人小小的身影孤零零的涌入小學生的人潮中,沒有一個人看出我心里的失落與孤單,上學如此,下學也如此。   可能那時候因為杏兒是從小的玩伴,和她玩慣了,所以總覺得別的小朋友沒有杏兒好,然后有些不合群。   終于收斂了一些平日里的霸道,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杏兒一樣,可以忍受我的欺負和胡鬧。    杏兒不在的學校,怎么好像變的不那么讓我喜歡了?杏兒不在的教室里,怎么再看不到我追著小伙伴跑了?杏兒不在的課間,怎么再不著急的等著下課了?   媽媽告訴我,杏兒走了之后,我每天回來似乎變的乖了一些,不再像以前那樣放下書包就跑的見不到人影了,而是每天回來開始寫作業了。   當時媽媽心里還挺開心的,心里還暗自偷偷開心:杏兒走了也好,沒個人一塊鬧了,這丫頭終于有個樣子了。       一個星期五天上學日,兩天周末,一天六節課,早上四節課,下午兩節課,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終于算是習慣了沒有杏兒的日子,每天去學校的路上時身邊多了個和我一樣嬌小的小身影。   新認識了小伙伴,下課也沒有坐在教室里了,又開始像杏兒在的時候那樣下課跑著追著玩了。   但有時候心里還會止不住的想杏兒,她在新學校是不是過得開心?有沒有想我?被別人欺負了沒有?就這樣,盡管這學期里缺少了杏兒的陪伴,少了在回家的路上胡鬧淘氣的樣子,少了兩個看別人笑話的時候笑的快要摔倒的身影,但還是一學期過去了。   年幼的我,可能還不懂什么叫分離什么叫分別,也不知道沒有哪個人是可以陪你很久很久,誰離開了誰都還是要繼續過生活的道理。   直到長大后才明白,有人上車,有人就會下車。   直到長大后也才真正學會,平靜的去接受別人的選擇,感恩所有的遇見和陪伴。       作者 任小壞 +10我喜歡

( 在地生活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64hpmj350632&aid=17321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