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談乞丐
2024/09/02 13:10:05瀏覽1259|回應26|推薦104

前文場邊閒聊裏頭提到狗聲乞食(丐)喉一詞,不少格友表示未曾聽聞此詞,這也難怪。要了解此詞由來,待我撫今憶往,話說從頭。

民國三、四十年代的農業社會,難以溫飽的百姓大有人在。在我的童年記憶裡,常有乞丐上門乞食。有跑單幫的、父(母)子(女)檔、家庭檔---。父子檔大抵是孱弱、眼盲父親搭著兒子肩膀或子手牽父親。

上門時會唱乞食歌,乞食歌有一定的調,但歌詞可視環境靈活運用。也有不懂唱的,就隨口唱唱或念念有詞,講些祝福、吉祥話。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又憔悴、無精打采用粗礪沙啞唸唱乞食歌,自然不悅耳,因此施主會盡快給些殘羹剩飯打發他們。這些上門的乞丐,少有在用餐時間乞食,大都等施主飯後要收餐盤時才上門,可說精明世故。若碰到施主無剩飯,好心又富裕些的施主會給些銅錢。

在上門乞食者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個綽號叫萬金的了。萬金是位體格魁武、滿頭怒髮衝冠的長髮糾雜不清,滿臉大鬍鬚,猶如虯髯客的中年大漢。上門時不吭不響的就站在庭院,直到家人發現為止。拿了飯菜,逕自走人,不滿意菜色,就隨手丟到豬舍餵豬,很有個性,故私下稱他為萬金。與手足憶及此事時,猜測或許是隨軍來台後逃兵,因不諳閩南語,故保持靜默亦無一般乞丐氣息。

遇有辦喜事,如結婚、生日或孩子滿月宴客時,甚至喪事,都可看到他們的形影蹤跡;而地方上的慶典活動,如廟會、建醮活動,更可看到他們成群結隊乞食乞平安,他們都很低調,完全不驚擾這些喜喪事、廟會活動的進行。

五十年代後台灣逐漸邁向工業化,經濟逐漸起飛後,再也看不到他們挨家挨戶乞食的身影了。千萬不可小看他們,歷史上成就大業者大有人在。靠吹簫乞討維持生活,逆襲打敗楚國報了血海深仇,後來被認為是乞丐祖師爺的伍子胥;明朝開朝國君朱元璋,清朝行乞興學的武訓--。可見,英雄豪傑是不論出身的。

附錄:江蕙所演唱的乞食歌。我想,若擁有如此天籟美喉,何須乞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TpWXkgfAU&t=21s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ngrs&aid=180980630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連聽都沒聽過
2024/09/03 16:19

我在經濟起飛時成長。

人在台南生活,卻一直在眷村裡活動。小學讀的開元國小,也是眷村小學裡面摻了少數的本省小孩,班級裡占了約5/1的人數,以我們那個時候的分配,一個班有65-68人,全校有6千多人。

我對這些所謂的乞食人會吟唱乞食歌,未聽聞過更別說看到過。

或許是生活環境的不同,我小時候是聽不懂台語的,也就無法在老一輩的口中聽聞過這些典故,可以理解,台灣在日本高壓殖民下很是民不聊生,更存在著"路有凍死骨"的慘況。

我只能慶幸,我的年代生長在經濟起飛時。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9-04 12:22 回覆:

意樵不同世代,無法躬逢其盛。眷村裡,生活溫飽、衣食無缺。因自成生活圈(體系)即便是家中長輩,應也無機會遇到、看到。

日據時代,台灣百姓被高壓統治,被日本警察修理打殘甚至死亡,尤其男性,是常見的事。二戰期間,尤其戰爭末期之後,物資缺乏,更是苦不堪言。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都是沒啥吃苦的幸運兒。


the dreamer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9/03 11:11

我的童年記憶中倒沒有乞丐乞食的身影

這或許是南北社會習俗的差異

京戲中的一齣戲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是描述乞丐頭子的遭遇

戲劇效果十分的諷刺

江惠所演唱的乞食歌十分好聽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汶萊( Brunei )- 斯里巴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9-04 12:04 回覆:

印象中Amanda應是五六十年代後,自然未曾見過乞丐挨家挨戶行乞。

金玉奴不僅京戲,電影也上映過,很有警世意味。

江蕙所唱雖悅耳動聽,但唱不出乞丐滄桑淒涼的心境,適合演唱,但用來行乞就沒有那個效果與味道了。


紅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9/03 09:11
哇!這種「地方文化生活史」若非旭日大哥寫出來,我還真不知道。我若是生長在那個年代,想必也是跑單幫的工作。


那個年代民風純樸,百姓秉性純良者多,也因大多數人經濟生活條件差,所以更能同理與體恤比自己生活更艱難者,更樂於在自己溫飽下也分糧分食於困苦者。


我小時候聽娘說過的就有「印墓粿」的習俗。


我最近也遇到一件與乞丐有關的事,只是工作忙,等有空再寫出來。現在為了五斗米,我也要先換上乞丐裝,臉上塗灰,兩星期不洗頭,再帶上我唯一的破碗,準備出門乞食去囉…「♫ ♪ ♬ ..好心ㄟ,人客啊~分我一仙錢~~ ♪♫ ♬」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9-04 11:47 回覆:

世代不同,紅袂當然不知這些古早事了。或許,以後該多談些三四十年代趣聞軼聞。活在當年環境並不覺得苦,畢竟當年社會就只有窮、小窮、不窮,沒得比較,以為天下就是那個樣,加上民風純樸善良,常會分享作物、食物,衣食無缺就感到快樂、滿足的單純社會。

「印墓粿」是客家族群的善良習俗,令堂採茶又懂唱山歌,自小就是個快樂無憂的客家阿妹,紅袂的開朗樂觀應來自令堂。

現在乞丐的樣貌與古早已大有不同,他們穿著時尚、打扮得體,拿著一只空咖啡杯,大方站在熙攘往來的人群--,加拿大蒙特婁就是這樣子。

期待紅袂有關乞丐大作的分享~~


tz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9/03 08:48
我記得小時候,一場颱風後,

一對山地人的母女,因為颱風,山上缺乏食物,

母親給了,我卻不記得是什麼?

她回給我們她種的ㄧ塊薑.

有情有義,她也不是白拿的,所以讓我記憶深刻.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9-04 11:14 回覆:
令堂善良慈悲,人飢己飢,慈母言行身教,必也影響到晚輩。
受助者回贈了貴客一塊薑,禮尚往來。
這一幕見證了人性的尊嚴與情義,謝謝tzi的溫情分享~

jasmine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9/03 03:51
你的文章讓我想起來,去年我回台灣,去一個寺廟的拜拜大會,而後寺廟發便當給信眾。有一群,大概5678個人,默默地排隊在騎樓的一邊。我起初看不懂他們在幹嘛,後來才知道他們在等待發剩的便當。即使在現今我們認為衣食無虞的台灣,依然有為數不少的乞丐。
西雅圖夜夜眠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9-03 12:46 回覆:

乞丐一詞,應與佛陀時期的沿途化緣的出家人名稱有關,即乞士。

現在台灣,幾乎已看不到行乞的乞丐了,當時妳看到的應是遊民。

在台灣各都會區的火車站附近,都有遊民,用餐時間都會有公益團體、善心人士,發放食物(便當、麵包--)及飲料。

都會區寺廟如龍山寺也聚集很多遊民,這些都會有人發放食物、衣物。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化緣化心
2024/09/03 02:27
談到乞丐,在佛陀時代的出家人也稱「乞士」,出家人跟信眾化緣即化心,不一定化錢,佛陀建立「化緣」是要給眾生修福報種福田的機會,讓眾生結下長久的佛緣與人緣。經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有心才能跟大眾結善緣。


現在台灣乞丐好像不多見,但水羚認為,如果在路上見到乞丐也可以歡喜心給予對方一點溫暖的布施,除了跟對方結一個善緣,也是自我慈悲的展現,帶給對方一個平安緣與吉祥緣,社會將更美好。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9-03 12:28 回覆:

印象中,家中長輩給食物時,都很誠懇,即便沒有食物,也會給些零錢,不讓他們空手走人。

誠如水羚所言,溫暖的布施,正是人飢己飢的體現。

現今,再也看不到挨家挨戶乞討的乞丐了,不過在各大都會中,會有些遊民。這兩者,雖都是不同時空下的邊緣人物,但樣貌還是有些不同。

原來佛陀時代的出家人稱為乞士,謝謝水羚的回應與闡釋~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