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訪友
2022/03/17 13:10:37瀏覽2922|回應25|推薦139

同事小陳三年前因妻疑似憂鬱症突然自殺過世後,就關閉所有聯絡管道,音訊杳然。前幾天突獲來電,邀請一敘。

在一餐館安靜角落,看他雖仍有落寞神態但氣色還不錯,讓人放了心。他說因市話晚上常有不明來電,不堪其擾就拔掉電話線。他本來沒有手機,現在用的是其妻手機。他說因其妻生前一直想到日本一遊,為完成遺願,他帶著妻子手機、遺照就去了日本一趟,慶幸及時前往,若再延遲,就碰到疫情了。

不擅做料理,這三年來,幾乎以外食為主。他向來重視養生,極少外食,現在對美食瞭若指掌。他覺得這家江浙料理很合口味,故邀我來此一聚。他育有一男一女,兒子在台北,女兒遠在國外。兒子與他向來不親近,對母親則無話不說。兒子從不陪他吃飯,女兒這期間曾返台過,但也僅陪他來此吃過一趟。

他說或許子女對其妻走絕路,對他有很深的不滿抱怨吧?他也很自責沒有照顧好其妻。以前為讓子女赴美念書,他很積極地做理財規劃,也賺了不少錢。曾是滿口理財經的他,現在對錢財也看淡了,他說:以前滿腦子的想賺錢,忽視了家人,沒有及時發現妻子的異樣,才釀成此悲劇---。

飯後到他家又聊了一會,以前用心布置的陳設已顯凌亂。我們幾個退休的同事常輪流辦家庭聚會,往昔的歡言笑語已遠盪,只剩如今的蕭瑟孤寂相伴。告別時,他握著我的手,很感謝我們老遠來陪他吃飯。

開車回新竹的高速公路上感覺頗為沉重,一路靜默。忽傳輕微打呼聲,不禁側頭瞧看因疲倦而睡著的內人,這時心理卻驟然洋溢著某種難言的幸福感。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ngrs&aid=172045112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17 22:07

看到這篇不禁想到學而篇的這一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2-03-18 11:29 回覆:

謝謝寧靜姐的引敘---,

好久沒有人提及聖人之言,

孔子若在世不知對今世局又有何慨歎!?

很能體會小陳希望有人能陪他聚聚聊聊的心境,

我也很感謝、樂意與他敘敘,幾個同事好友都很掛心他---。


思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17 21:52

真的要

好好珍惜擁有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2-03-18 11:21 回覆:

謝謝思于~

與老伴鐵騎遨遊,陪伴兒孫成長,

珍惜當下與擁有---。


郁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17 18:18
憂鬱症大多來自難以承受的生活壓力和煩惱,以及對生活的期望與現實差距太遠。
同齡老朋友裡也有幾位長期為此苦惱的,他們有些難忘成長期的缺乏受照顧,有些是在職場受過大挫折,至今仍憤憤不平!
其實我遭遇過的這兩類事,比他們更慘重得多,但從小學時我就已認知到,人生本就起伏不定,不要對別人期望過多;包括家人。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2-03-18 11:18 回覆:

謝謝李兄分享~

身邊親友也有罹患憂鬱症或有此傾向的,

也聽聞他們現身說法當下心理的變化與感受。

李兄心理素質特別堅強看得開,故能化解或處理憂悶苦惱。

您說的對,不要對別人期望過高,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坎與困擾。

但還是要珍惜彼此的陪伴與付出,體諒彼此的欠缺不足----。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17 15:18
您是一個好人.日子久了朋友還會想到您.這就表示您平日為人受人尊敬.也希望小陳能夠走出困境.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2-03-18 11:05 回覆:

謝謝小彩的美言~

我們幾個同事,因長年服務海外,回到台灣除了親人就少有熟識者。

加上回來後,未成年子女的學業大多在竹科實中雙語部銜接學業,

因此關係特別親近。

小陳看來已逐漸走出困境,這些日子因此事故加上疫情,

行之有年的家庭聚會也已暫停了,過些日子會邀請他來寒舍聚聚。


the dreamer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17 13:54

當幸福遠去時才知道珍惜

往往成為終生之遺憾

懂得活在當下之幸福才能珍惜所愛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馬來西亞-吉隆坡市區觀光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2-03-18 10:53 回覆:

謝謝Amanda,說得太好了,

~活在當下之幸福,珍惜所愛~

我們常對至親好友的存在與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因而忽視其感受與關懷。

等到人離去或不在了,

才明白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能適時彌補經營者還算幸運,

就怕已無機會而悔恨終身。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