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17 06:55:50瀏覽126|回應0|推薦0 | |
小談鄭騫的曲學局限 按鄭騫只在文字格式上考索,而非知樂者,且聞見不博,亦未深入研讀相關古籍,如明代黃佐《樂典》元曲為『依腔填詞,一定不易』,即黃佐指出了元曲是每一曲牌的唱腔是固定的一首曲子,填詞者把曲辭填入,是以旋律為主,字格為從;而鄭騫論北曲,是昧於元曲的曲腔關係,以致於都拿着字格論合不合格律,淪為皮相之談,因為一如孔子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蓋於鄭騫見之,而其門徒,從其師的思而不學,昧於古籍斑斑可見的史料明證,却一味冥想而舞弄『腔調說』,更為台灣戲曲學界之恥,即可見流毒匪淺;於鄭騫著作凡言及北曲格律者,頗多錯誤之論,故如其《北曲新譜》即屬於非曲律方面的良書,凡讀其書及其作者,皆不可不一一自己逐一察證其論之確實正確與否,而一味盲信,而貽誤一生。而鄭騫言『冠天神三字不合格律』又係空穴來風,按『鐵錚錚的威容純美冠天神』]此為一完整句,以《九宮大成》的格律來看,此第九句以七字句為正格,而此譜的『威容純美冠天神』即為正,而『 鐵 錚錚的』即為襯, 而『冠天神』常為平平仄,而今為仄平平;而其實鄭騫把今存元曲之辭拿來對照,以判定多數的相同即為合律,而少數不合大多數的即認為是不合格律,這是以大多數古例當成真理。但真是如此嗎。此一弔詭的想法的本身即存在着不合理及非真的因子,又加上元曲是先有旋律,後之填詞者填平填仄,不影響既己先寫好的旋律,同時元曲的工尺己亡,今日崑曲,如《九宮大成》裡的北曲,也不是元曲的原有的工尺。論合不合律,應有旋律,再拿平仄放進去,唱看看,始能判定,今日元曲的工尺已亡,則鄭騫拿多數例來否定少數例,並冠少數例以不合格律的罪名,真是耶,真非耶,對於不能判明之事,應存而不論,而不能妄自胡說,而鄭騫於《元曲新譜》裡,類此無實證而胡說之結論多矣,已不能為其掩非了。(自《天樂正音譜》,《天祿閣曲譜》續集,台北)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