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越來越清淨的人生
2023/09/13 13:08:21瀏覽93|回應0|推薦4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常為了各種問題而傷神,再回頭想想以前的自己,不是也是如此嗎?常常自找麻煩、自尋煩惱,當面對諸多事情發生時,因沒有智慧、不明因果,讓自己的心陷入泥淖中不知所措、找不到出口。現在我知道,唯有透過用心地修行,才能讓我們的心有所依歸,不再徬徨無知。

 

我們的心,有本自具足的清淨也有無始劫以來累積的煩惱,所以眾生來到這世間就是來修行的,也必需要修行,在佛法的長期薰陶之下才能「轉識成智」、「去妄歸真」,心上的塵垢才能除盡,清淨的自性就能顯露。雖然我還不能做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但我相信,只要努力用心,「時時勤拂拭」,就可以讓心中的明鏡減少塵垢,進而不沾染塵垢,心才會逐漸地輕安自在。

 

聖嚴法師開示─心不要像照相機

 

不管是什麼,過去了就放下它。你的心應該像鏡子一樣,而不是像照相機。

 

如果你能牢牢看住一個妄念,不放下它,這本身就是一種方法。如果你無法看住一個念頭,那麼不管是好是壞,任何念頭都是擾亂你修行的妄想。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什麼,過去了就放下它。你的心應該像鏡子一樣,而不是像照相機。任何被照相機拍攝到的東西,都會存錄下來;而鏡中的影像,在物體移開後就消失了。(引用完畢)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理性、有智慧的人。改變自己面對外境、外相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定,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

 

分享二

 

貪嗔痴慢疑是內心的行為,這種思維模式透過物質慾望來滋養茁壯,在無形中滲入身心,不斷的追求虛妄境相令人迷失正確的方向。這種不斷增生的慾望如同烏雲般越積越厚,最後全面籠罩連呼吸都感到壓迫,障礙自性光明,看不清前路。若沒有學佛修行,用佛法點亮心燈、照亮前路,就會離正道(證道)越來越遠。

 

追求虛妄幻境最終就是一場空,還會令心靈疲憊不堪。走到人生盡頭後,回顧過往人生,是心性的提升,還是墮落的遺憾?「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世間的功名利祿如過眼雲煙,只有靈性的提升,才是永恆的清淨。但世間有多少人能明白箇中真義呢?大部分的人還是終日混沌茫然,追求表相榮華,但心靈沒有提升,就會非常貧脊空虛。所以,來到這世間一定要修行,要持誦大乘經典,在佛法的薰陶之下,貪嗔痴漸漸排除,靈性漸漸提升,才是圓滿來到這世間的功課。

 

(分享完畢)

 

《六祖壇經》:「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佛經是修行的指引,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行住坐臥之間。大乘經典是佛菩薩的修行過程與智慧累積,學佛修行,就是學習大乘經典,「以經為師」、「信、解、行、證」,在生活中歷事練心,將貪嗔痴慢疑等無明習氣一一滌淨,煩惱就會漸漸減少,痛苦漸漸消除,智慧漸漸增長,清淨圓滿漸漸現前。

 

〈觀心銘〉:「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即掃,掃即放過。」

 

修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有妄念是正常的,不要害怕生起的念頭,重要的是念頭一起,能不能覺察到它,如果念頭一起,能馬上就察覺,並且修正、改過,那這妄念反而是來成就道業的增上緣。

 

妄念會激勵你更加努力修行,將能生起妄念的因一一掃除。從來沒有修行過的人,可能知道自己有妄念,但是卻沒辦法讓它停止。降伏妄念的方法,佛經上說得清清楚楚,修行要用心,若能在心上用功,以經為師,對治煩惱習氣,不管什麼念頭來了,都可以立刻掃除,心就能越來越清淨。

 

修行無捷徑,唯有堅持與用心,人生的一切際遇都是最好的修行道場,修行不用躲到深山老林,也不一定要到寺廟出家,在家誦經,依照大乘經典改正習氣、修正言行舉止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修行是修心不是修相,要從心改過,不是執著於相。修心,會越修越清淨;修相,則會越修越迷茫。

 

修行沒有奇蹟,只有累積。修行不是整天等著佛菩薩來加持,而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地實作、實修,信解行證。相信佛法,了解經義,在生活中運用執行,在執行中證悟,如此,才是真正地了佛真實義,參透修行的真諦。

 

越來越清淨的人生

越來越清淨的人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ngrybb_hk&aid=179866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