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就像鞋子一樣,這種鞋子往往只有一種尺寸,尺寸不合的孩子
,穿起來就不舒服,不必勉強自己穿不合腳的鞋子,應該要找一雙合
腳的鞋子穿,即使光腳也沒關係。」
國小時代有一陣子沉迷漫畫,從講棒球的巨人之星、劍道的好小子到
天才小釣手,每次看完都是身體力行,看完巨人之星之後瘋棒球,一
群男生夏日炎炎,總愛聚在廟口打軟棒;迷上天才小釣手,就整天到
父親上班的(三夾板)工廠蓄木池釣魚,但釣的幾乎都是吳郭魚,多
到好一陣子我都不敢吃吳郭魚,釣起來又放回去。
不過,升上國中後,因為升學壓力及興趣轉移,就開始不買、不看漫
畫,二三十年後卻有了例外,有一套漫畫讓我像小朋友一樣,每出一
冊,就迫不及待跑到書店買,且看到慷慨激昂,幾度快飆淚。
真有這種催淚的漫畫嗎?那就是《光之島》,我強力推薦所有老師、
家長看這本難得以教育為主題、很像報導文學的漫畫。
一個只剩一名學生的日本琉球離島國小,眼看就要廢校,只有四十一
人的小島也將跟著加速老化衰敗,原住民長老想盡辦法,哭求東京族
人的孩子「小光」遠離父母到島上就讀,風光明媚的唄美島會因此被
拯救嗎?
這是「光之島」的主要情節,作者尾瀨朗描述琉球的小離島─唄美島
原住民拯救唄美國小的過程,與其說是給小孩看的漫畫,還不如說是
為家長或老師而量身訂作,因為接下去,唄美國小還收容育幼院孤兒
,及因體罰、被同學恐嚇而得了「上學恐懼症」的邊緣學童。各類教
育問題縮影其中,台灣人看了也深有同感。
教育最難的地方,在於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同家庭、不同個性的孩
子,往往有不同教法,老師卻因種種因素,常忽略因材施教,無法深
入瞭解孩子的背景,「一條鞭法」的結果,是抹殺孩子的個性,甚至
視上學為畏途。
但在大班制的體系下,要老師面面俱到,又豈是那麼容易!
光之島描寫小光哭別父母就讀唄美國小後,校方為了爭取整建校舍及
讓唄美國中復校,又透過雜誌報導收容幾個邊緣學生,其中三個來自
育幼院,他們從小被父母遺棄,形成三種不同人格,一個是喜歡吵架
、對母親懷恨在心的小女生;另一個則是不斷寫信給改嫁的生母,相
對懦弱的大男生;還有一個是和哥哥相依為命,較沒心機的傻大個。
三個孤兒院的孩子,到了無拘無束的唄美島,才卸下心防;另兩個孩
子則是得了「上學恐懼症」,一個是喜歡畫畫、寫字動作慢的女孩,
不適應學校軍事化管理,又被班上太妹脫衣恐嚇,每天要上學就頭痛
肚痛摔東西;第三個是心地善良、會寫詩的男生,他不喜歡學校強迫
他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又被師生孤立而恐懼上學。
「學校就像鞋子一樣,這種鞋子往往只有一種尺寸,尺寸不合的孩子
,穿起來就不舒服,不必勉強自己穿不合腳的鞋子,應該要找一雙合
腳的鞋子穿,即使光腳也沒關係。」
尾瀨朗在書中點出因材施教的真諦,他最後以幾近憤慨的筆調,告訴
教育人員,大家都忘了,應該是學校教育適應孩子、挖掘他們的多元
才能,而不是強迫孩子適應學校、用同一把尺去衡量所有學生。
與其在學校痛苦地活著,還不如出走尋找更合腳的學校,甚至在家自學。
他點出的教育問題,其實在台灣每天上演。當過學生的我們,都能或
多或少從漫畫中的片段找到共鳴,他不過以較戲劇化、極端的例子呈現。
光之島還點出偏鄉離島小校面臨少子化的「廢校危機」,台灣的澎湖
離島有同樣問題,有的國小全校不到十人,陷入兩難,若維持學校,
學生的互動、刺激太少,上課可能只有師生兩人相對;若廢校,學生
可能要步行、搭車或搭船到很遠的地方上課,也有適應問題。兩者其
實沒有絕對的對錯。
光之島出版後,日劇「琉璃之島」也立刻問世,同樣講離島小校的問
題,倒是台灣,還沒看過探討同樣問題的劇作,有點可惜。
作者:尾瀨朗
譯者:何宜叡
出版社:尖端
裝訂:平裝共八冊
定價:每冊110元
作者尾瀨朗個非常專業的作者,每套書都值得讀,上次國際書展曾來
台灣,他的成名作《夏子的酒》、《奈津之藏》,以日本清酒文化為
主題,著重描述女性自覺,而《實之華》講的是一名女自由作家;在
《家》中,他關心環保教育,藉由小朋友的眼中描述出了環境抗爭與
小人物面對大環境變遷、壓迫下導致家園變色、喪失;在《光之島》
中,他再次藉由一位小一徐童的眼睛來點出教育本質,及種種不合理
的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