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柏克萊光環與自由主義精神
2007/09/14 22:00:05瀏覽832|回應0|推薦2

柏克萊光環與自由主義精神

作者:樂為良

  剛從美國回來,舊地重遊柏克萊頗有感概。柏克萊大學這學期辦了向該校諾貝爾獎得主致敬的活動,在校門前「電報街」的兩旁,高掛著地們的巨照,並註明了得獎年份與項目。

  柏克萊長期被視為自由主義的精神堡壘和實踐聖地,並非偶然,係多數師生引以為傲並刻意維護的結果。自由主義經歷不同階段的詮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尊重少數、支持多元、崇尚自由、扶助弱小」這樣的定義大概是當前對自由主義最高的肯定,但不一定人人都希望成為自由主義者,在美國選舉期間被視為自由主義者,會嚇走不少中間選民;目前布希陣營就針對柯瑞的過去種種,準備將他定調為自由主義者。

  儘管柏克萊的學術研究成就卓越,但真正吸引知識份子的是它獨特的校風。為什麼同樣經濟條件的全A學生想進柏克萊而不進史丹佛?這就是個人的傾向形成的一種選擇。或許我們可以說,多數的師生是有意識地選擇這樣一所學校,因為年年有此傾向的師生加入,自由的校風自然代代相傳。

  小處亦可管窺柏克萊的獨特。它沒有大門沒有警衛,隨時有人在內宣揚各種理念,你聽也好,不理也好,意識形態對立者不會在這兒彼此叫囂;大家都知道,個人的發言權來自對方的尊重,沒人去破壞這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自由原則。要警察幹嘛?

  在琳瑯滿目的學生活動告示板上,我一眼掃過,注意到幾張傳單:「地雷的傷害」、「巴西非洲裔團結活動日」、「三月十三莫忘翁山蘇姬」、「和平種籽:阿拉伯以色列和平」。這些活動即學生視野與胸襟的縮影,四年這種薰陶,決定了許多人的終身價值:為弱勢發言、反既得利益。

  KGO是灣區最著名的自由色彩電台,很巧,在我前往柏克萊的途中,這家電台的一位主持人與觀眾談到個人知識和見解的形成,他在空中告訴聽眾,柏克萊四年影響至今。其實柏克萊的精神早已跨出校園.屬於所有遵奉自由主義者的人。

  舊地重遊,看到零星的遊民,其中幾人已垂垂老矣。三四十年不走的原因不詳,但這裡讓他們自在,只有這裡的人不注意他們的存在,在墮落人性與整潔市容間,這座大學城情願給予前者相當的諒解;同樣的,這兒的房客受到比房東較好的保護。

  如果同情弱者是柏克萊的核心價值,那麼與既得利益者相呼應,不論是哪種既得利益,柏克萊的精神不是變質就是消失。我們無法想像柏克萊接受石油大亨的捐助、支持限制非法移民子女就讀機會、蓋座大遊樂場吸引遊客。同樣的,當頂著柏克萊光環的人無視當政者的不當,反處處包容甚至美言,當然就背離了柏克萊精神。不論個人如何自圓其說,都離知識份子的典型遠矣,殊榮不再。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manconcern&aid=123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