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3 23:58:10瀏覽1008|回應0|推薦2 | |
儒學在現代韓國(摘要) 作者:樓宇烈 五四運動揚言要把儒家經典丟入茅坑!十年文革,家裡不敢有一部儒家經典! 台灣,至今尚未使中華文化復甦起來,眼看又要連根拔掉了! 儒學在韓國,卻是歷代傳遞不絕!值得我們大家好好深思! 高麗朝後期,隨著程、朱性理學的傳入,儒教在韓國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從麗末至整個朝鮮朝,儒學大家輩出,學派林立,理論創新,思想深邃,為韓國的儒教傳統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麗末恭湣王十六年(西元1367年)建立「成均館」,任命當時一批著名儒者,如李穡、鄭夢周等講授討論朱子學,於是,「學風由從來以文學為中心者,一轉為以經史理論為中心的學風」。 在麗末的儒者中,鄭夢周是最值得提出一談的。他不僅在講解朱子學方面有過人之處,而且身體力行性理學的節義精神,義無反顧地為高麗王朝殉節。他的道德學問得到了麗末鮮初儒者們的高度崇敬,被尊為「東方理學之祖」,甚至有言曰:「吾東方,自箕聖以後,至於麗季,闡開道學,有功斯文,無如鄭夢周之比而。至使人人得知君臣父子之倫,內夏外夷之義者,亦皆夢周之功也。」 韓國的成均館相當於中國的闕裏孔廟,是儒教命脈延續的象徵。在韓國的成均館內,不僅供奉著孔聖十哲和中、韓兩國的歷代儒家著名聖賢,而且至今完整地保存著李朝以來的春秋兩季釋奠禮,乃至於中國的闕裏孔廟要在韓國成均館的指導下,重新學回明代的釋奠禮。除春秋兩季盛大的釋奠禮外,成均館還在每月的初一、十五行焚香禮,以表達儒者們對先聖先師的崇敬之心。成均館屬下的地方組織是各地的「鄉校」,各地「鄉校」除實施一般中小學教育外,至今還專門設有一「明倫堂」,對學生進行經書教育和道義宣傳活動。 在韓國有許多企業積極支持或創辦各類以著名儒者命名的研究所、研究院等,其中著名的如:「退溪學研究院」、「國際退溪學會」、「栗谷研究會」、「栗穀思想研究院」、「栗谷文化院」、「圃隱思想研究院」、「陽邨思想研究院」、「茶山思想研究院」等。這些企業支持或創辦此類研究院所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可能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之道有關,而更多的是由於企業主是名儒的後裔、宗親,為表彰先人的道德學問而設立此類研究院的。但是,不管出於何種動機,這些研究院所的創辦,對於推進儒教的研究,造成社會尊崇儒教的氣氛,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同時,這也說明傳統儒教在韓國經濟發展後的文化取向中,仍然居於一個極重要的地位。 在當今韓國人的家庭生活中,儒教倫理觀也還有著深刻的影響,尤其在那些上層社會的家庭和原來兩班出身的家庭中,這種影響更為深刻。至今大多數的韓國家庭中男子、父親仍居於中心的地位,婚姻也仍以父母之命為主。許多家庭也還嚴格遵守為父母守喪三年的制度,長子在三年喪期內每天晨昏都必需到父母靈前焚香泣哀,而在每年的忌日,則更要到墳前隆重祭奠,以示追念。家庭中,婦女要侍奉公婆,相夫幫子,恪守婦道。一位有相當身份的企業家曾和我談到,他經常到世界各地去做生意,在國內也有各種的應酬,但他幾乎從未帶夫人參加過這些活動,原因就是婆婆不出門,兒媳婦就要在家侍候,而不能隨便隨丈夫外出。 儒教所以在現代韓國還有如此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其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與韓國從未中斷過儒教教育事業和活動有關。韓國至今保留著一所以儒教精神為辦學理念的高等學校:「成均館大學校」。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所儒教大學。他在維繫儒教的傳統和對社會(特別是青年)進行儒教教育起著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對這一教育系統進行專門的、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成均館大學校遠追高句麗小獸林王時期的大學為源起,近以李朝太祖六年(西元1398年)建置的成均館為建校之始。所以,該大學校遠求則有1600年的傳統,近計亦已有將近600年的歷史。 我們說,成均館大學校是一所以儒教精神為辦學理念的高等學校,這在該大學的《定款》(章程)中,關於辦學目的的條款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該學校法人是根據大韓民國的教育理念和儒道精神實施高等教育為目的的。」 而在該大學的《學則》(校規)中,則進一步具體說明道: 「本大學在教授和研究學術的深奧理論和應用方法的同時,以儒學精神為基礎,陶冶民主教育理念和圓滿的實踐人格,從而達到育成國家指導人材的目的。」 再有,在該校儒教大學院的《學則》中,則更提出了使傳統思想現代化和在此基礎上創造新文化的使命。如說: 「本大學院根據教育法,繼承我國的傳統思想,特別是以儒學為基礎的韓國傳統思想,並使其現代化。從而創造出一種使全體國民達到共識的新的倫理觀和自主的民族文化,培養出有能力的人材。」 為達到以上目的,成均館大學把儒學規定為全校學生的基本教養科目之一。每個進入成均館大學的學生,不論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學科,在一、二年級內都必需修滿3—4個學分的儒學課。此外,在一般教養科目中,還設有「韓國傳統思想與儒學」、「儒教與現代社會」、「《論語》與東洋思想」等課程,供全校本科學生選修。 成均館大學對開設基本教養科目儒學課的說明是這樣寫的: 「儒學教育是為瞭解東方人的人生觀及思維結構而設置的。在此設置儒學科目是為了能動地涵養聖賢的生活態度,宣揚成均人的意識,進而能夠找到民族主體性的契機。」 成均館大學除規定各科學生都必需修儒學課以為基本教養科目外,更設有專門的儒學大學和儒學大學院,以培養儒學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專門人材。儒學大學和大學院為此設立了大量的專門性課程,如專業必修課方面有:「學庸講讀」、「論語講讀」、「孟子講讀Ⅰ」、「詩經講義」、「書經講義」、「春秋講義」、「易經講義」、「禮記講義」等,而在專業選修課方面則有:「論語講義」、「韓國儒學史」、「韓國性理學史」、「孟子講讀Ⅱ」、「中國儒學史」、「儒教倫理學」、「儒教儀禮演習」、「禮樂論」、「經學史」、「先秦儒學特講」、「儒教哲學演習」、「韓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宋明理學特講」、「實學思想特講」、「諸子選讀」、「現代儒學特講」等。通過這些課程的教學,將給青年儒學學者打下寬厚的專業基礎。 在關於「現代儒學特講」一課的說明中指出,本課程「以現代思想的視角考察儒學,分析其見解。在新的高度上展開儒學,並分析其與其他學科的關係與差異之處」。這樣,課程又給予學生們以開放的、現代的眼光和方法去瞭解、研究儒學,這是十分重要的。 韓國現有的儒學教育,不限於成均館大學,上面提到的成均館下屬的地方鄉校,也還承擔著部分中小學學生中的儒學教育。此外,成均館屬下的「儒道會」等組織也還舉辦各種講習班以宣傳儒教思想。如,受幼稚園的委託,舉辦「兒童禮節學校」,對兒童進行尊敬父母、師長教育,並學習一些基本的禮節和行為規範等。類似的活動受到了社會和家長們的歡迎和支持,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教化的作用。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