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31 11:16:28瀏覽108|回應0|推薦2 | |
131 – 九品往生 有輕視淨土而不修學的士人,說道:「像我們這樣的讀書人,當考取科名授官任職,為何不從歲貢而授官呢?」另一士人勸勉道:「你這個比喻大錯了。蓮台自分九品,您何不取其最上品,難道甘心居於下品嗎?如今進士科取三百,也可分上中下而為九品,你何不取魁(狀)元,難道甘心作榜尾嗎?上品上生就是蓮科中的榜首。是故,大智元照律師為上品上生作頌云:『三心(過去、現在、未來)圓發,諦理深明,金臺隨往,即證無生。』這在宗(禪)門,則相當於大徹大悟,亦即所謂『心空及第歸』的意思。」先前輕視淨土的士人聽了,驚愕地謝道:「我的疑慮從此冰釋了。」 註一:歲貢 明清兩代,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廩生(領有官糧的秀才)升入國子監讀書,此稱之為歲貢。 註二:進士科三百 隋煬帝於大業元年(605)首開進士科,為中國科舉的開始。隋唐時,科考主要以明經、進士兩科取士,因進士科加考詩賦,又錄取率低、享輕稅免役之權,所以進士及第備受尊崇,稱作「白衣公卿」。 唐朝進士及第後,須經吏部關試及格,才能派任官職。至宋代,進士要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用以決定名次。王安石變法廢除明經諸科,此後至清末,只以進士一科取士,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進士。 明、清兩代,殿試取名分為三等,稱作「 感悟:唐朝龐蘊有詩云:「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心空徹悟,慧日自現;惟人於選佛場中,總是妄念疑心,趣假而背真。昔日葉公好龍,愛所畫的假龍,一旦真龍出現,便嚇得不知所措。吾人之心行當合一,萬不可說一套、做一套,真念淨土必要以上品為的,行之雖無以上上取,亦可不脫下下生。 淨域—2013.08.31
接下文 132 – 千僧無一衲子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8395791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