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早味”的冬瓜茶和青草茶
2016/10/22 01:28:23瀏覽390|回應0|推薦4

.


說古早,真的是古早,因為都可以隔了一代人,怎麼不算古早?但是關鍵不在這裡,而是因為“沒了”,那才是“古早”這二個字的感歎所在!

要說“青草茶”和“冬瓜茶”,那得看是和什麼人說?
如果是對寒舍的少爺和小姐說,那也就算了,不如談談三星的“火燒”八卦。


說到“火燒”,這也是學問吔〜
火燒就是火燒,槓子頭就是槓子頭,既然“火燒”不是“槓子頭”,那麼槓子頭也就不是火燒。雖然說這二樣東西看起來很像,但在老山東來說,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算了,還是說青草茶和冬瓜茶吧!


街頭看見有人膽敢掛著布招,大喇喇的寫著“古早味”、寫著“傳統秘方”,腦袋缺水的時候,就會立刻奉上銀兩的換他一杯。
想來也知道,當然都是“用說的”。
然後看見了大賣場貨架上的“名牌大廠”,他也賣“冬瓜茶”,另外還有冷藏櫃放著賣的。
喝了,也是名牌唬人的事。

至於青草茶,這個是同一個模式下的怪事,是人人古早、瓶瓶傳統,入了嘴的,沒一個是真貨。即使是去了草藥一條街的,一個甕接一個鐔的,窯燒的大字“青草茶”,也依然只能說有青草味,但是與真正古早的青草茶,那當然也是依舊的二碼子事。


說“古早味”,這個看來應該是簡單事。在今天的“萃取”伎倆下,還有什麼“口味”萃取不來的?連四物,雞精的都可以萃取了,那麼簡單的冬瓜又有何難?
但是,事實證明了,可以混充,但是還真萃取不到本尊!

這年頭,要是真有人敢拍胸脯的說是“古法煉制下的古早味”,不是不可能,而是得拿點場面來瞧瞧。


念小學的時候,隔壁就是一位賣“冰鎮”“涼水”的攤位。
掌櫃的一人兼長工,在每一個大熱天下,裡外都是忙的沒個晝夜。那個進貨的冬瓜,不是吹的,念小學的小不點,去了頭尾的,可能還沒那個冬瓜的體型大;然後切片,切到和你我做冬瓜湯那樣的大小,然後倒進足夠小不點洗澡用的那個大深鍋中,那真的是小火慢燉,是真的熬煮,這一鍋下來就是四、五個小時以上。爐火到位了沒有,不必掀蓋子,而是大老遠的,就已經滿鼻子的冬瓜混在糖水中的那個特有的韻味。

小學時,暑假還得上半天課。早上出門時看見了切冬瓜,下課回來後準定可以拿著鎳幣等著去“特價”一杯。

要怎麼說呢?那個特有的濃郁味道,即使是在生鮮市場,抱著冬瓜堵著鼻子的,也是說不出來什麼是冬瓜的味道,但是冬瓜和糖熬煮了之後,閉著眼睛的都能說得準,入嘴的冬瓜茶是真貨還是假貨。

一大鍋的冬瓜茶熬煮了之後,先讓它自然涼,然後拿著濾網和漏斗開始過濾裝瓶,一瓶瓶的放在大瓦缸之中,再將冰塊敲碎了倒進瓦缸,這就是“冰鎮”。在那個年頭,冬瓜茶是現買現喝,用玻璃杯裝。之後有了外帶,倒在四兩的塑膠袋中,插支吸管,用個塑膠繩的束緊在袋口。

邏輯?
這個超簡單的,一口大鍋,一鍋的冬瓜下去能熬煮的極限,也就是“一鍋”頭的冬瓜茶,所以,能有幾瓶?
連頭帶尾的至少六個小時,


而青草茶則又比冬瓜茶更費事。
冬瓜不論塊頭多大的,一個洗澡盆,丟進去刷洗二下就完事,但是青草,可不是一種,更不是一支,而是枝枝葉葉的錯綜,除了清洗之外,像那個細細白白的東東,還得對折又對折的之後再捆綁;那一大鍋的青草,一面熬煮還得不時的一面壓擠攪動,好讓浮在半空的木鍋蓋逐步的直到蓋緊。

萃取,這種現代的高科技,對於“成份”,是簡單事,只要有成份可列,萃取就有辦法抓到它,所以現代的補品、營養品乃至於奢華的燕窩、魚翅,“口味”要什麼有什麼!
但是有一項,萃取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那不是有形的成份”。
冬瓜茶不是因為冬瓜而有味,青草茶也就不是因為青草而有味,真正讓它有那個特別韻味的是火候和熬工,所以能夠孕育出特有的濃郁。
所以,今天的“古早味”只能畫虎“皮”,也所以,從南到北的,都只能期待“現代化的古早味”的冬瓜茶和青草茶,但是不再可能期盼到“傳統”下的“古早”。


-----------------------------------------------------------------
冬瓜茶是徹底沉淪。想想,市場中一片輪切而有樣的冬瓜,承平的日子下,一個“金幣”都還只能換一片,那麼慢火熬製半天工下的“傳統”,那瓶“冬瓜茶”要如何標價?
至於青草茶,在意的是“秘方”,也就是幾味青草?
當台灣的高山都可以淪陷在蘇格蘭山莊的幻麗城堡下,要說“青草”,“進口貨”是早已經存在的事實,也因此,“古早”的秘方也就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貨源方便”的更替。在萃取之下,除了與冬瓜茶相同的韻味不再的同時,更多了“秘方”更替的差別,這就是青草茶等同“茉莉綠茶”的緣由。


當年曾經拜倒的“地骨露”,則是從來沒概念的東西。
說“拜倒”,是因為武俠小說看多了,看武俠小說能看到警告、小過的直到大過上榜,就知道功夫練的實在是不怎樣,但是“意志堅定”絕對是“公告欄”已經證明的事。因為這樣,所以深信“地骨露”一定是“天山神水”同一級的東東,所以列在“長大了以後也要寫武俠小說”的“功力十年”的大藥中。

地骨露,說不出來那是什麼樣的滋味,帶一點“生澀”,帶一點“岩石味”,如果不是“冰鎮”的,其實和當時去鷺鷥潭時,喝的溪水還真像。說的也是,既然鷺鷥潭都已經成了“庫底”,地骨露當然也只好隕落啦!
前些日子,經過那個據滿“觀光客”的夜市口,買了一杯號稱的“地骨露”。
喝了,是他說的“地骨露”,而不是腦袋中殘存的地骨露,好在都已幾近老年癡呆的境地了,老眼昏花之下,武俠小說還沒開始著筆,所以,沒了“地骨露”也是無妨。

倒是在三重的夜市口有個賣涼水的,青草茶的布招高懸。看了,一大瓶65元。既然便宜就當冰水喝吧!
不過,說沒當年的“古早味”,但是這瓶青草茶的“味”,還是比眼下的其他“古早味”要更“古早”些。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78574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