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是2024 而是無夢
2023/03/05 13:48:12瀏覽403|回應0|推薦3

.


孫中山先生是國民黨的起家人,不巧,也是他的洞燭機先,他說的是“一盤散沙”。
是不是正確?
不知道!
但是知道用在這三十年裡,嘟嘟好!

這是“今年” ,要說看“明年” ,也就得先回頭看“七年前”。
一個老大的群體,當面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勢力抬頭之後,從此就沒有了“眾志成城”的表現。所呈現的就只有二極,一個是自以為將帥之姿的“強出頭”,一個是噤若寒蟬的就是“在野”。而在同時間還有個第三勢力,那位賣力切割老大黨的人,也正是在老大黨裡冒不出頭來的當年“二流”,但是切割總是會呈現結果,是對自己所僧恨的老大黨,而不是對第三方,為的是自己這個群體的政治利益。

因為一個是自以為的將帥,所以沒有羽翼沒有後盾,作戰時也就只有中軍沒有側翼。
另一個就是沒有奧援,沒有同聲,所以在漫天飛舞著疑義的有利時機下,一樣的不敢“孤軍隻身”的挺出力爭,用以凸顯“在野”的“民主政治”立場。
第一個論點的典範是從大小姐到老帥哥的陣前換將大戲,第二個論點的典型是“圍島”大戲至“16歲”的“發展”。
雪上加霜的是,老大黨的過氣領袖,那個“港生”,還搞不清楚狀況,還能拿著“英文”表示歡迎“藥引子”。
(這就不能不想到對岸說的大聲:“中文才是世界的主要語文”。)

四年一度的那個大戲碼,歷年來觀戲的群眾總數概在1400萬上下。在老大黨,那年是服貿的爛蘋果以降,卻沒有人頭冒出,最後是大小姐自己舉手。
奇怪了,百年基業之後竟然可以淪喪到這個格局了!
接著的就是大小姐的“孤軍奮戰”,然後是老帥哥的自以為可以“力挽天下”,上演的是陣前換將。
真正的悲劇就在這裡,對於老大黨的斷言,也就可以從這裡下定,鐵證說的是:
“對手有690萬觀眾,老帥哥這一場只有381萬。”
單從檯面數字比例上來說,那是“過半數”的大贏家,但是同時要看的,卻是蘊含但隱藏的事實。

雙方都有數量相當的基本盤,那麼看看贏家,在基本盤之外,中間盤加上游離的只有三百萬上下,這個數字自然有其負面的意義。
可悲的是敗家,強出頭的結果,說明的是兩件事,一是他這位自以為的將帥不被認同,二是將近二百萬的寧可爛掉也不做選擇。邏輯也是簡單,如果是支持對手的,當然就會“投進去”,而爛掉,說明的是不支持對手,但更不認同當前的。

事情過了七年,這是要進入第八年了,三年前的再次敗選,一樣的沒人看在眼裡,連不被認同的人都還依舊自認將帥。所以老大黨依舊是老大黨,“山中無老虎”的生態情勢依舊之下,自認是將帥的也依舊執著。
隨著時日,老陳凋零之下,老大黨的“基本盤”只有日益減少的趨勢。

看看前幾天的“三代先生”,明白的必須背負“歷史”,卻只見到“面對”的勇氣,卻沒看見“預作籌謀”下的應對,更別說是面對前人的“歷史包袱”,應該拿出的面對而據理的氣魄。對於一個明明白白,隨便想都知道必然發生的場景,卻是沒有預做準備,那麼作為領導,除了“祖蔭”下的收益之外,也就難以想象能有“政治抱負”。
連個老大黨裡被做為圖騰的前人,其下的三代態度都僅止於此,那麼,可以說就是天花板了嗎?

如果這就是老大黨的天花板,那麼問題就不是明年的競爭對手有誰?
而是一如七年前的那樣,是“二個都很爛”之下,下一句不是選其中比較沒那麼爛的,而是根本就不給那個更爛的“藉口”!
是無夢!

至於“紅線”這二個中文字,那是抱著中線的這一方說的,被說的那個可沒說。
所以了,七十年來,“紅線”一直被“與時俱進”的更新解讀,所以從來也就沒有被跨越後的“真實”發生,這個情勢依舊會持續,因為是三代的那位前人說的:
“和平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和平”,對方不也是這麼繼續說的嗎?
那麼什麼是“最後關頭”?
看來是只有一個:在白宮前大聲“台灣獨立”。
不過應該開口說的那群人,現在都已經改口說“已經是主權獨立的”,既然是這樣,還有誰會去說了?
既然都沒人說了,那麼和平也就是和平,哪來的“最後關頭”了?
但是紅線不會不寫的,對於眼前的一方,那是可以讓基本盤和中間盤相對繼續成長的絕對優勢,而同時,“國防預算”也就可以合理正當的消耗掉稅收的爭奪。
“霧啦”!




(三代在當天的表現,說明了他根本就不知道前人的舊事,也根本就無從說他了解事件的前後,而只是個激流之中的卵石。建議他去中央社查閱1947的新聞稿,那兒有一篇中央社派駐台北的記著,在事件發生之後寫下的“日記”。就從那兒開始,請將他前人的事情給搞清楚了再出場,好拿出三代的擔當表現,否則還真可以被批判是愧對其祖蔭了。)


-------------------------------------------

2023/08/28

兩位藍色背景的,本來就南北各自嚴重缺勢,提拯艱難,如今同步競舞,帽子到旗幟都一樣,說明的是在本來就有限之下的強行分割,結局無需多想。
而另一位,從來都是有嘴無心要說能脫穎而出?
偏巧,眼前滿地的槍,三個人都不敢撿,虧為大勢競選,卻都沒有因大勢而展現大開大闔的格局思維。

以漫漫意識形態解讀“中華民國台灣”,不可分割和攫奪之下是綠色躺著選。除非狂妄大言,那就是“計劃沒有變化快”,不是換人贏,而是皆輸。

 

.

-------------------------------------------

2023/09/12

路人甲乙丙 加上過客丁 正好一桌

先說角色。
甲,身家顯赫,財富萬貫,加持有“姑婆”,同行有“兄弟”。
乙,這是功勛彪炳,早先功在皇朝的衛將。
丙,之前自我介紹是華佗。
丁,名片上寫“鄭國商人”!

這一桌,本來是甲乙丙三人共奕,然後呢,過客看了一眼認為自己會是贏家,所以也上了桌。
咱們呢,反正都是觀眾嘛,議論一下各方實力和前景總可以唄!

說甲,那是三成三的中線絕對,所以至少是三成,上看就是三成五。死的活的,板子拿來壓著也是這個範圍篤定。

說乙,其實也是有點可以惋惜的啦,那是因為“皇朝沒落”,所以同樣的是依峙,當年打黑打黃的神氣,在今天的皇朝之下,顯然是不敢指望庇護,所以自訂了頭前溪為“界址”。
足不出戶還兼著“謹言慎行”,那就是只到頭前溪,因為之後不是山線也是海線!
也就是在這兩個因素下,所以說是中線二成。
這是皇朝總還有個君上在座,君上自以為力足以揮動眾邊疆大臣,特別是南坊軍閥,所以大聲看好乙。

至於丙,這是要怎麼說了?或許吧,就一如所知道的“信口開河”慣了,從“我又沒拿他錢”直到“化整為零”的工程完畢。但是這個人的界址範圍就更近了,不出大漢溪,所以能攫取的,天花板就在一成五那兒。

最後就還是要說到過客的丁。
不是說他不應該上桌,而是說的他和“華為”同陣線,卻怎麼沒學到人家“華為”的“橫空出世”?
看起來就是沒有策略沒有謀劃,而只是走一步棋落一步子的模樣。南坊軍閥的號召,能做的上線本來就只有二成,這還得和皇朝旨令對砍,所以落回一成五也就是個合理。

這麼說下來,最終還漂浮著的範圍,也就只有一成五。
如果說,在這個短期之內還能有個社會大戲,這不是不可能,但是看看過去的日子,地上有槍卻沒人敢撿,有戲也會唱不成。
反過來看,撿到槍而又敢於拿在手上,所能攫取的最大數,除非是一成五的完全攫取,否則對甲乙丙丁的結果就全都不起作用。因為甲所抱持的三成至三成五,反而會因為“敵人拿了槍”而更加固執,三成五反而就是鍛鋼!
而如果,說的是如果丁不上桌,搞清楚了,對於乙來說,增量有限的至多也就是半成。其餘的部分就都捲入了“大氣環流”之中,而讓“大氣環流”的總量成為舉足輕重的二成五。但還是那句話,除非是06年那樣的“大戲”,否則兩成半被三人分割了之後,依舊還是“變不了天”的!

唯一有變的可能是乙和丙的握手相攜,但是就說了,加總了還是過不了頭前溪,但反而南坊軍閥卻就被推向了丁,呈現的結果則是乙丙相合的二成半,以及丁的二成。
但是最終隨風而飄的二成,既然沒有任何的一方能拿到一半以上,那麼要說結果?

既然甲乙丙丁的態勢若此,所以那位先生也走偏鋒開始“淡化”,是藉助風言風語的以為“幽默”,企圖緩和對立壓力。
但是在見仁見智之下,這樣的言行態度,又豈是一個“國君”所可以展現的“輕浮”?
至於那位“看戲”的,天知道他是怎麼看待這樣的言行?
也或許吧,“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就是甲,如同華為那樣“橫空出世”,抱著飛彈“反攻大陸”的也就是甲。
5354!

“烏啦!”




.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17853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