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9 13:40:53瀏覽198|回應0|推薦0 | |
※「第一部」共分四章,第一章「上帝溝通的方式」: 他先談到「那些世界觀與你不同的人,雖然那些人就住在你的隔壁,但是復臨教會的信仰對他們全然陌生,就好像你是剛剛從太空船走出來的一樣。」(13)在「兩個地平線」裡,作者藉著兩個故事(13-16),告訴讀者「溝通」的不易與重要,並說明他寫本書的目的:「是要擴展讀者的地平線,包括理解世俗人的地平線或世界觀」(17)。他特別在「聖靈的角色」裡強調,藉著聖經的寫成方法與耶穌的道成肉身,「說明上帝如何定意在人類的時間、地點,用人類的語言,在人類的環境之中與人相見。」(20)在「把工作完成」裡,作者重述我們傳福音的大使命,並舉例說明世界「世俗化」速度之快(23)。 ※第二章「一個復臨教會的問題」: 作者談到在美國傳福音的危機,他說:「不管是黑人、是講西班牙語的人、是亞洲人也好,來到美國的大都會居住,過了一兩代,有了好的收入,在城郊買了好房子,就會變得和美國的白種人一模一樣,福音傳給他們的時候就變成耳邊風了。」(27)然後作者在「信息的目標錯誤」中點出,本會有些傳道方式在現實世界會失去效益(29),而我們有許多現代真理卻是真實可以幫助人的(30)。因此他提出「媒介就是信息」,說明在世俗化的世界,最有效的傳道方法是「一對一的」,並舉例說明世俗人喜歡甚麼(31、32)。在「我們不想打出的信號」裡,作者藉著一段假想,來說明我們如何體會陌生人初次進教堂的感受(33-35),然後將我們帶進下一章。 ※第三章「世俗的定義」: 作者用四點來介紹世俗人的想法,一是因果論,他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生,都出於歷史循環過程中的因果關係」,所以「不必用『超自然的干預』來解釋甚麼。」(37);二是自主性,作者說:「過去世人將人生的權利和特權交託給上帝,但世俗人卻將一切權力收歸己有。」(38);三是相對觀,對世俗人而言,「既然沒有超自然的事,而人類必須決定自己的命運,這樣他們人生的意義、價值觀和真理,都要視情況而定。……可以在復臨信徒生活方式標準顯著下降的趨勢看得出來。」(39);最後一個因素是暫時觀,世俗人覺得:「真正相信人死後仍有生命固然很好,但沒有科學憑據。」所以「人生苦短,盡情享樂!」(40)接著作者告訴讀者,「哪些人會成為世俗人?」他舉了一個很動人的見證,說明向世俗人傳道需有的新方法(42-44)。 ※第四章「成為世俗人」:一個人是如何逐漸成為世俗人的?作者說:「有三種主要的力量:科學的推理,多元論,私人化。」(46-55),然後他語重心長地談及「復臨信徒如何成為世俗人」,他說:「世俗的漂流頭一步,是在個人祈禱生活中開始的,可以用私人的祈禱,衡量這人屬靈獻身的深度。」(55)又這樣寫著:「無論我們在神學方面的見解如何,都受到了世俗化的影響,可怕的乃是:你越不感覺世俗化的趨向時,在屬靈方面的危險也越大。」(58)作者至此將讀者的心預備好,進入另一階段的思考。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