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1/29 10:30:25瀏覽3614|回應1|推薦122 | |
葡萄牙里斯本遊蹤 (2019) 最近的日子一門心思都放在了追劇上,一篇葡萄牙里斯本遊蹤,因此被硬生生的停頓下來。原本打算沿用先前幾篇剪輯(集錦)的模式完成,為了避免繼續被自己的惰性擱置,這篇就改為分景點或分段的整理方式,不至於全部慘遭堆積塵封。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共劃分有24個行政區,貝倫塔座落於其中之貝倫區。 貝倫區(Santa Maria de Belém),為里斯本著名熱門的三大觀光景區之一,在葡萄牙語中的意思是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區內有:貝倫塔、熱羅尼莫斯修道院(Jerónimos Monastery)、帝國廣場(Jardim da Praça do Império)、發現者紀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飛行員紀念碑、海洋博物館、貝拉多博物館等景點可以參觀遊覽,另外還有著名的葡式蛋塔創始店(Pastéis de Belém)甜點可以品嚐。 貝倫塔 (Belém Tower),為一座五層防禦工事建築,主要用途為防衛塔霍河上的里斯本港口。無可倖免,貝倫塔也同古今中外大多數的防禦建築一樣,在歷經時間的流逝,以及時代與科技的變遷下,早已失去了它當初的戰略價值和功能,過去的幾個世紀中,它曾被做為海關、電報站、燈塔、甚至一度被使用為地牢監獄,時至今日,它已搖身成為葡萄牙聳立在里斯本港口的象徵,並於1983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景 (2). 貝倫塔始建於1514年,耗時六年於1520年完工,建築主要分為塔身、壁壘兩部分。 景 (3). 貝倫塔為了顯示當時葡萄牙帝國與國王的聲威,採用了曼努埃爾式(又稱大海風格)的獨特建築風格,集合了亞洲、非洲、歐洲和南美洲的多種風格與元素建構。 景 (4). 塔外橋上排隊購票參觀的遊客。(自塔內第二層壁壘平台往下拍攝) 貝倫塔和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有參觀套票可以購買,使用套票即可直接從驗票口入場,省去排隊耗時等待。 景 (5). 走過吊橋,穿過大門,進入塔內。 景 (6). 進入塔內,首先看到的是壁壘內部佈陣,共有16座炮位擺放了古炮,藉以重現昔日鎮守港灣的情景;屋頂上方設有一個矩形天窗通風口,用以迅速散去火炮硝煙之用。 景 (7). 壁壘平台上共設有六座崗亭,穿插於鋸齒狀的矮牆間。(由塔頂平台取景其中四座崗亭) 景 (8). 由塔頂平台遠眺貝倫區景致。 景 (9). 塔頂平台視野開闊,可以一覽里斯本濱海沿岸的城市風光。 景 (10). 湛藍無垠的海灣景致。 中間遠方紅色懸索橋為4月25日大橋,原名薩拉查大橋,外形頗似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是一座橫跨塔霍河上的鐵公路共用橋樑,上層六線行車,下層有雙軌鐵路,1966年完工通車;右邊大橋盡頭為耶穌基督巨型雕像(Cristo Re)景點;左側岸邊為發現者紀念碑景點。 景 (11). 由塔底層至塔頂平台,需經由一座狹窄陡峭的螺旋樓梯上下,遇到遊客多的時候,便會出現上下雙方擁擠卡在樓梯間進退困難的情形。(取景塔頂螺旋樓梯出入口) 景 (12). 壁壘平台,此平台遠比塔頂平台面積寬敞,可以容納較多的遊客,也可以近觀塔身建築。 景 (13). 貝倫塔是由當時頗具名氣的建築師弗朗西斯科精心設計,在塔身正面上方以巨大的「曼努埃爾一世國王之盾」石雕,彰顯帝國及國王的威望;同時也在前方擺置了一座勝利聖母石雕像,也被稱之為葡萄少女(Virgin of the Grapes),巧妙地將宗教融入建築,讓塔在剛中帶柔更富饒趣。 景 (14). 塔身不僅石雕工藝精美,更搭配了各式裝飾元素,如花邊的楣、欄杆、窗框及石繩石結、扭轉造型圓柱等,充分展現了曼努埃爾式建築多樣風格。 景 (15). 在壁壘平台的中央有一圈欄杆,圍著下方的天井。 景 (16). 天井下層為最初的貯藏室,後來曾經一度被改做為地牢監獄。 景 (17). 狀似胡椒粉罐造型的崗亭,亭身上有石繩環繞,頂端點綴石結。 景 (18). 從崗亭瞭望窗口向外取景。 景 (19). 升降進入塔門吊橋的絞鍊軸。 景 (20). 塔身建築。 景 (21). 貝倫塔東面側影。 景 (22). 貝倫塔北面斜側影。 景 (23). 貝倫塔西北面斜側影。 景 (24). 貝倫塔西北面壁壘側影。 景 (25). 貝倫塔西面側影。 景 (26). 貝倫塔西面塔身側影。 景 (27). 貝倫塔外圍廣場上,擺放了一座銅塑複製品模型,提供遊客從360度更清楚的觀看整個貝倫塔的設置和外觀,也彌補了我無法走到海上取景南面(正面)的不足。 景 (28). 揮別貝倫塔,繼續下一個景點行程。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金豬賀禧 在此祝各位格友闔府 新春愉快 諸事如意 安康喜樂 --- END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