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18 09:30:47瀏覽2169|回應0|推薦13 | |
墾丁生態行:龍坑生態驚豔 墾丁國家公園共有五個生態保護區,由北往南分別為:南仁山、社頂、香蕉灣、沙島、龍坑,集中在整個恆春半島的左腳方向,位於鵝鑾鼻東方 【林投灌叢生態變化】 墾解會黃智研在進入管制站入口處特別強調:「從這裡到海邊,我們可以看到植物在不同環境下所作的改變」(圖一)。我們在南仁山目睹樹木在崩塌的頁岩環境之下,樹根緊緊抓住石璧的情形,以及植物為爭取陽光,而將葉尖轉變成蔓藤便於攀爬。 開始路段兩旁種植的樹木遮掩天空,好像綠色隧道,計有臭娘子、欖仁樹(圖一左一)、稜果榕(左二)、大葉山欖、木麻黃、台灣海棗瓊崖、恆春厚殼樹等防風樹,愈往海邊走樹種越少,樹高也只及一人高,草海桐(左三)也變得愈來愈矮,甚至於不及兩尺高。 走到海邊沙地,開著紫紅色花的馬鞍藤(圖二左一)。另外有三種耐旱耐鹽的沙地植物:開著小紅花的禾草芋蘭(左二)、長得像馬鞍藤縮小版的土丁桂(左三)、開著小紫花的蔓荊(左四) 。最具視覺效果的要算白水木(左一),礁石上長滿著白色的水芫花(左二)最有盆景趣味 。 【高珊瑚礁地形驚豔】 「珊瑚礁碎屑地形」搭有木棧道,生存在這兒的植物少之又少,雨季生長茂盛乾季休眠的乾溝飄拂草(左三)、匍匐蔓延在碎屑地形間的海馬齒(左四)。從南瞭望台往北瞭望台走,進入因海浪衝擊珊瑚石灰岩造成「海蝕溝地形」。 龍坑生態保護區位於鵝鑾鼻岬角的端點、太平洋和巴士海峽交界處,每年十月至隔年三月、東北季風所產生的巨浪,經年累月的沖擊之下,侵蝕作用相當旺盛,造成各種景觀,如崩崖、峽谷、壕溝、礁柱等地形 (張學文等,龍坑與南仁山)。 最後來到高約40尺懸崖下的峽谷地形,彷彿置身於史前的恐龍時代(圖三)。 南仁湖、龍坑生態保護區需經過申請才能入內觀察,每日均有一定的人數限制,以免破壞自然生態;社頂公園夜間觀察、南仁湖生態保護區探訪、龜山文史研究、社頂公園赤腹鷹起鷹、龍坑生態保護區觀察,三天兩夜的行程終告結束。 註:龍坑生態保護區計有海岸植物215種,以及各種鳥類、爬蟲類。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