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06 08:34:23瀏覽1793|回應3|推薦16 | |
墾丁生態行:龜山觀日落 鵝屏公路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方向去,未至海生館右轉,高約七十二 龜山的北端有一座廢棄的砲台,砲口的位置正對著海生館及遠處的太平頂 (圖一) ,砲口上方護欄旁的解說牌:「日軍將龜山視為重要的軍事據點,開發住營,也因此造成了現今龜山內縱橫交錯的軍事坑道。」 【龜山觀日落】 站在龜山東北端的觀海台西望,可以望見日落海平線的美景,腳下則是長長的海岸線,中央是突出的群礁海岸,兩邊則是向內彎的沙灘海岸,正是當年日軍登路的最佳灘頭,而龜山就成了現成的灘頭堡。 從觀海台北望,可望見遠處的四重溪出海口及車城地區、近處的保力溪出海口及射寮村,保力溪的出海口是著名「沒口溪」,夏季雨水豐沛溪水量大成為沙嘴地形,冬季乾旱海浪帶來積砂封閉河口(圖二)。 【牡丹社之役】 清同治十年(1871)硫球船員66名遭遇海難,登陸於台灣八瑤灣(今九棚),被牡丹社原住民殺害,其中12人得附近漢人營救,經清政府護送回返硫球。 清同治十三年(1874)五月,日本以此為藉口率兵三千六百名,分乘八艘兵船和運輸船開往台灣海峽,從琅嶠的社寮(今射寮)登陸,沿四重溪而上,攻陷石門原住民的牡丹社,「琅嶠十八番社」中有十一社投降。 日軍首領西鄉派員返東京報告,「討蕃」結束後正開始著手移民計劃,適逢瘧疾流行,日軍3658名病死者561名 (參閱許世楷,牡丹社事件)。 【事件後影響】 牡丹社之役前,日本將硫球劃為籓屬,藉此事件發生造成既有的事實。牡丹社之役後清政府改變對台政策:開放對台的移民以及加強防務,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提出開山撫番的政策,清光緒元年(1875) 沈葆楨奉命築城,將琅嶠(排灣族語「蘭花」譯音)更名為恆春。 站立在龜山「迎曦亭」遠望恆春縱谷平原五里亭機場及背後的虎頭山、恆春及背後的三台山,居高臨下視野良好(圖三)……回顧一百三十年前這裡曾經發生的戰事,甚至於影響了日後整個台灣的命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