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0/29 07:21:52瀏覽2070|回應2|推薦56 | |
南港十月桂花香 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底站「昆陽」站,再轉搭小5公車(對街搭車),小公車在中研院前,轉向舊莊街一段,經過北二高陸橋,小公車開始走山路,屬於舊莊街二段的路段,終點站就是南港茶葉示範場。走進南港茶葉示範場,入門處的木刻浮雕,簡述南港包種茶的由來(圖1)。
1885年,王水錦、魏靜時二氏先後來台,至台北州七星郡樟栳寮(今南港舊庄大坑山區),從事包種茶的研製改良,並將製茶的技術傳授開來,日據時期設置茶葉傳習所,全台各地茶區選派弟子前來研習,民國六零至九零年代,分別開拓產業道路、設置觀光茶園、設茶葉製造示範場,使南港舊庄的茶產業,成為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
日據時期南港舊庄也是桂花的產地,當時台灣茶商將茶用香花桂花薰製,以增添茶葉的清香味,稱為「台灣包種花茶」。後來南港的茶農研發出不需要用花薰,也能散發出自然的花香味,桂花的需求量銳減,許多桂花林也日漸消失……。
在茶葉示範場對面的觀雲居旁,有「桂花步道」通往山下(圖2),步道旁的坡地,約有100株高齡60歲的老桂花樹,長得比人還要高。每年中秋節前至春節,是當地桂花的開花季節,每隔20至30天,就會有五天花期,陣陣的桂花香充滿整個山谷,又豈止是「八月桂花香」?
走過桂花步道後,經過添進茶園,來到親水步道,橫跨大坑溪上,有座名為「桂花吊橋」,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整理溪谷後,建造的一座小吊橋,吊橋的橋頭有兩隻大茶壺(圖3),過橋之後有兩條步道,一條步道往上行,經過果園至舊莊街二段上的寶豐庭茶莊。 另一條步道沿溪而下,經過小木橋至寶樹堂茶莊,過寶樹橋就是舊莊街二段。舊莊街二段路段無固定站牌,上山回轉的小5公車,隨招隨停,非常方便。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