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11 16:13:07瀏覽992|回應0|推薦30 | |
跑/馬/古/道/夏/日/情/懷 何時最適合走跑馬古道? 當然要選擇炎熱的夏天,那屬於蟬鳴蝶飛的日子, 因為在晴空萬里的七月天, 可以遠眺美麗如畫的蘭陽美景, 位於山脈與平原交界, 空氣中沒有那種又濕又熱的感覺。
眺望蘭陽平原.................... 「跑馬古道」位於石牌、礁溪之間。在北宜公路約56.5公里處,從跑馬古道北口,石牌金面大觀,步道沿著山坡蜿蜒而下,走在寬約三公尺步道,可以欣賞猴洞坑溪的峽谷地形,沿途眺望蘭陽平原,以及遠在大海中的龜山島(圖1),跑馬全長約5公里,最後可以抵達古道南口,還要走長約1.6公里的產業道路,才到礁溪五峰路口。
舊路線需折返.......................... 古早時期的跑馬古道,曾經被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所替代,而北宜公路終究抵不過雪山隧道的便捷,近來由於雪隧開通,搭乘首都、噶瑪蘭、國光客運,十分快速,往日由新店經北宜公路到達石牌的客運車,幾近停駛狀態,除非由新店出發,自行開車至石牌,再經由跑馬古道北口往南口方向行走,但必須原途折返到石牌的停車處。 重新設計路線............................. 我們早上在臺北市政府捷運站搭7:30首都客運,大約8:30前已至礁溪站,再至礁溪火車站,搭整點的「臺灣好行」,約10分鐘車程,至礁溪五峰路往古道的岔口處落車,從五峰路到古道南口,沿路已見彩蝶紛飛,途經舊時的碉堡(圖2),到達古道入口處。進入古道,陽光從俗稱江某(圖3:鵝掌柴)的葉隙灑落。從緩步向上的古道可以望見近處理礁溪,甚至於遠方的四城,以及舊時通往四城吳沙故居的開蘭大道(圖4)。
蟬鳴不絕於耳............................. 沿途步道都是樹蔭,蟬鳴鳥叫聲不絕於耳(圖5),不自覺已至猴洞坑溪的峽谷地形轉彎處,是眺望蘭陽平原以及龜山島的最佳位置(圖1),有心人利用步道旁俗稱猴不爬(圖6:九芎)釘製幾把椅子,成為新的景點。愈接近中午天氣愈熱,以山壁隙縫流出的泉水洗臉。觀景臺周邊人為種植野薑花,以及與自然生長的植物混雜在一起(圖7),我們抵達終點站,享受清涼的水塘泡腳,頓時恢復了疲勞(圖8)。
白石湖腳路返........................... 回程緩坡變得輕鬆許多(圖9),至古道中途轉往「白石湖腳路157巷」指標,急轉迴旋柏油道路,所幸有高大的樟樹、鳳凰木,可以遮住正午的烈日,免於日曬之苦。越往下走,會見到在坡地種植的龍眼、芒果、桃子等果樹,其中長得最高、結果實最多的是蓮霧樹(圖10),我們穿越蓮霧及檳榔樹混雜的果園(圖11),古厝旁在平地種植,較矮的柚子、鳳梨、番石榴等果樹。抵達省道已是正午時刻,氣溫高達37度左右,已經是寸步難行,我們立即躦進遠近知名的「甕窯雞」午餐。餐後搭乘客運重返臺北市。
北草嶺與南跑馬............................ 清嘉慶由淡水廳 (尚未建臺北城) 經八堵、瑞芳、雙溪、貢寮,然後翻越草嶺,到噶瑪蘭 (宜蘭舊稱)的道路,所謂「淡蘭古道北線」。較晚於北線,大約在清咸豐、同治年間,隨著移民向深坑、石碇、坪林拓墾而逐漸形成的「淡蘭古道南線」。「跑馬古道」如同「草嶺古道」,僅僅是淡蘭古道南線的一段,或許還不是其中的一段(圖1)。 木馬路或跑馬路......................... 早期先民利用平緩的古道搬運木材,在路上埋鋪設圓木,如同鐵路一般,然後製作船形木舟,替代以馬運木材,所以稱之為「木馬路」。日據時代,日軍以馬車搬運軍火,改稱「陸軍路」或「跑馬路」(依據礁溪鄉公所解說牌)。 雪隧通車後,來往臺北與宜蘭間,變得更快速與便利,使人想到古道上的椅子,似乎在暗示人們放慢腳步,細心觀賞古道上飛舞的鳳蝶,與天空盤旋的老鷹,以及悠游溪流中的苦花魚。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