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 2011.11.11 洪聖斐/編譯報導
有鑑於阿茲海默症是美國人第6大死因,而且在65歲以上族群而言更是第5大死因,美國政府將每年的11月,定為阿茲海默覺醒月。美國營養學家梅麗娜.詹波麗斯醫師(Melina Jampolis)在接受媒體WWLP-22News邀請訪談時指出,雖然阿茲海默症的主因是年齡與家庭病史(基因問題),但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飲食和運動可以幫助預防罹患這種疾病。
詹波麗斯指出,腦部健康和心臟健康高度相關,因此健康的飲食如得舒飲食(DASH)和地中海飲食就很重要。
她建議讀者考慮以下幾件事:
一、多攝取維他命E。維他命E是很重要的抗氧化劑,在對抗阿茲海默症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研究人員發現,飲食中攝取大量維他命E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較低。
含有較多維他命E的食物是葵花油、紅花油、堅果和杏仁、葵花子、花生和榛果等類的種子,以及球花甘藍和菠菜。在攝取這些綠色植物時,要記得同時攝取少量的良性脂肪,才可以讓維他命E的攝取量發揮最大化的功效。
二、多吃魚。
魚類所富含的Omega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阿茲海默症很有功效。每週至少應該吃魚兩次。鮭魚、鮪魚、鱒魚和沙丁魚等油脂較多的魚類所含的Omega 3尤其多。如果不吃魚,也可以吃魚油,或者攝取一些用DHA調理的豆漿、優格等食物。
三、多動。
適度乃至大量的運動可以降低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做家事或整理庭院、爬樓梯、打保齡球或高爾夫球,都可以算是適度的活動。越早開始養成活動筋骨的習慣,越能保護自己老年免受阿茲海默症的困擾。維持身材的適中,也可以降低腦部的萎縮。試著讓自己每天多活動,朝每天活動1小時的目標邁進。
四、多吃辣。
印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較低,許多研究都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的煮食中放入大量的薑黃。薑黃素可以保護腦部免受阿茲海默症的侵襲。而長期吃咖哩和一些良性脂肪,也應該會有幫助。
詹波麗斯呼籲讀者,現在就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持之以恆,以降低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且以上這些建議,在預防上的效果,都比治療期的效果好。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自由時報記者吳亮儀/新北報導〕「每天勤走一萬步,身體健康!」有「飛躍羚羊」之稱、前田徑運動員的紀政,她透露至今仍保健康的秘訣,就是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要運動、要走路。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希望基金會、新北市平溪區公所舉辦的「健康足讚」健走活動,昨天下午從平溪區區民活動中心起走,活動邀請紀政代言,昨天在雨中,大夥兒沿著汐平公路、三坑古道等地健走,全長約四公里。
紀政說,她每天一定都會運動、健走,保持身體健康。
紀政笑說,即使她已六十八歲,但身體還是很好,秘訣就是多運動;她還秀出朋友送她的「計步器」,規定自己每天一定要走上預定的步數。
希望基金會表示,未來還會在全台廿二個縣市舉辦健走活動,邀民眾一起來體驗大步走、享受健康的好處。
忙碌的現在人,許多都是老外,三餐在外解決,為了怕外食傷身,許多人都會刻意避開味素,但味素真的會影響健康嗎?科學家特地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味素可能長期蒙受了不白之冤,接下來要帶你一起來打破食物迷思。
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最怕吃進過量的味素、殘害健康,吃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後,如果覺得頭痛、噁心,一般人直覺都是味素在搞怪。
味素發明於1908年,一名日本科學家發現太太將昆布泡在熱水後,竟然能做出美味的湯底,於是開始研究如何複製這個鮮美味道。
味素,其實就是氨基酸加上鹽巴,成份簡單無害,不過1968年有位醫生投書醫學期刊,說自己吃了中國菜後,出現心跳加快、頭痛等症狀,懷疑是味素惹的禍,從此以後味素便被汙名化。為了還味素清白,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
30位紐約民眾受邀到中國餐館享用午餐,這些客人被分成兩組,左邊一組的人會吃到有加味素的菜,右邊一組人吃的是沒添加味素的菜,怪的是,吃完飯後,左右兩組,都有人覺得出現了味素症候群。
除了味素迷思,一般人早上一定要來一杯提神的咖啡,也有大學問,1盎司的義式濃縮咖啡,咖啡因雖然是等量普通咖啡的3倍,但一般人喝普通咖啡,通常是8盎司以上的馬克杯量,後勁比雙倍義式濃縮咖啡還強而有力,而12盎司的機能飲料,含有的咖啡因竟然比2杯普通咖啡、6小杯義式濃縮咖啡跟30條巧克力棒的咖啡因還要多。
如果不想攝取太多咖啡因,喝茶,絕對是最溫和的提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