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01 21:04:56瀏覽261|回應0|推薦0 | |
8成關節炎患者不運動 陷入疼痛惡性循環2011/09/30沈雅雯 台灣民眾中每4人就有1人患有關節炎! 儘管根據英國老化研究單位的最新報告,適時運動可以有效紓緩關節炎疼痛,不過一項針對台灣民眾的調查卻發現,有近8成的患者無法做到每天運動30分鍾,卻天天看電視2個小時。醫師提醒,關節炎患者長期不運動,不僅會造成關節僵直,還可能因肥胖而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罹患關節炎的患者約有3.5億人;而台灣則約有600萬人受關節炎所苦,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1人罹患關節炎。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說,關節炎由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常常忍一忍就過了,但關節炎卻是導致肢體殘廢最主要的疾病,嚴重的病患5年內死亡的機率高達50%,民眾應該嚴肅看待。 蔡嘉哲說: 『(原音)我們整個呼籲大家要重視關節炎這一個病,要像重視糖尿病跟高血壓這兩個疾病一樣的程度,事實上它造成的後果不比糖尿病跟高血壓還要好,事實上是非常嚴重的一個病。』 對於關節炎的威脅,英國老化研究單位2011年的最新報告指出,適時的運動可以有效減緩關節炎的疼痛,只是根據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對關節炎患者進行的調查卻發現,台灣有近8成的患者會因為忙碌、疼痛以及天氣不好等原因而無法做到每天運動30分鍾,可是卻天天看電視2個小時。 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怡行說,關節炎越不動就會越痛,而且長期下來,不僅會造成關節僵直,還可能因肥胖而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為了讓關節炎患者動起來,中華民國風濕學會特別提出「運動123口訣」,建議關節炎患者可以在每一天、看了2小時電視節目時,做滿30分鐘運動,也就是透過每小時15分鐘的廣告時間,進行肩頸部與四肢關節運動,用簡單方式及口訣,做到日常規律運動。 「三高」自知率 男不如女 年輕族群最低新頭殼 newtalk 2011.10.01 林朝億/台北報導 你知道你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嗎? 氣溫驟降,早晚溫度變化大,為減少心血管疾病之發生,國民健康局提醒全國民眾注意自己的健康。根據調查,20歲以上成年人,有4成患有三高之任一項疾病;其中女性對高血壓的自知率(71.8%)則遠高於男性(55.4%)。 而不論是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血脂之自知率,年輕族群的自知率都是最低的, 國民健康局今(1)日指出,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是心臟病、中風之重要危險因子。 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20歲以上民眾,有4成患有三高之任一項疾病,以此估計全國20歲以上民眾目前約有715萬人罹患這些疾病。但調查顯示,並非所有民眾都知道自己患有三高疾病! 國健局表示,20歲以上民眾對三高的自知率,分別是高血壓自知率63.4%、高血糖自知率76.6%、高血脂自知率52.2%,且女性對高血壓的自知率(71.8%)遠高於男性(55.4%)。 值得注意的是,年齡分析發現,不論是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血脂之自知率,年輕族群的自知率都是最低的(高血壓:26.0%;高血糖:50.0%;高血脂:37.2%),顯示需加強該族群對自己三高數值的瞭解。 就控制率方面,國健局指出,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的比率,僅近3成(男性僅有24.1%,女性則是 34.5%);而在糖尿病控制方面,若以糖化血色素需控制低於6.5%之標準來看,前述高血糖個案控制良好的比率僅近2成(男性20.0%,女性15.6%)。 國健局表示,三高如果沒控制好,將導致後續心臟疾病、中風及慢性腎臟疾病之發生,而要達到良好的三高控制,則需要病患落實自我健康促進與照護行為,以及提供疾病照護之醫療照護團隊共同努力來達成。 同時,國健局提醒,民眾一旦出現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發作症狀,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 國健局也提出「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 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 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 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2011/09/30(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30日電)8成關節炎患者不動,久而久之易有肥胖症,引發動脈硬化或長期併發症。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提出「運動123」口訣,每1天看2小時電視時,做30分鐘運動,養成習慣。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陳怡行今天表示,學會針對274名關節炎病友進行的一項運動習慣問卷調查發現,近8成患者無法天天運動30分鐘,主要藉口是忙碌、因疼痛無法動及天氣不好。 有7成患者每天都有看電視習慣,通常是1到2個小時,或有時會超過2小時以上,這表示其實忙碌並不是不運動的理由,而是在運動習慣養成及休閒活動時間安排上沒有妥適的分配。 陳怡行說,根據2011年英國老化研究單位最新調查顯示: 運動對關節炎患者有很大幫助,關節與肌肉的伸展及肌力的增加都可緩解疼痛。 美國關節炎基金會(Arthritis Foundation)也呼籲,關節炎患者應養成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以上。 因此,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提出「運動123」的電視伸展操,陳怡行說,「伸展操包括頸、肩、上肢、下肢的伸展與肌力,「運動123」的口訣是關節炎患者可在每1天,看2小時電視節目時,做到30分鐘運動」。 她說,在關節發炎時若不動,關節則很容易僵直,若未來情況舒緩,但關節活動度與功能將會變差;另外,若不動,則關節周邊肌肉力量也會逐漸消失,同時體適能也易變差,進而會造成身體脂肪增加,容易出現肥胖的問題,也會增加身體負擔。 另外,肥胖不只是體重增加,脂肪組織本身也會釋放許多發炎物質,造成動脈會出現慢性阻塞發炎,甚至提早出現動脈硬化,也會有更長期的併發症出現。1000930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