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04 16:09:48瀏覽2163|回應0|推薦2 | |
這個計程車司機叫康健,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大約43歲,他看到我手上拎著的麵包袋,就說:「你也買大列巴?」我說:「是的,帶回去研究。」聽到「研究」二字,康健不免好奇的問:「研究什麼?」我說:「值得研究的項目可多了,配方啦,價格啦,包裝啦,口味啦,每一項都值得研究。」然後,我反問他:「 我逮到好機會了,於是問他:「不正宗?為什麼?」 康健說:「他們都是後來模仿的,不正宗啊!」 我問:「請問你正宗和不正宗的標準是什麼?你根據什麼說他們不正宗?」 康健說:「他們是仿造品,當然不正宗啊!」 我問:「他們是後來的廠商,這一點沒有錯,但你不能因此認定他們不正宗,因為他們可以創新啊,外形不一定非得那個樣子,才可以叫大列巴,所以麵包的口味沒有正宗或不正宗的規定,法律上也不能限定你大列巴的外形和味道必須是這個樣子,才能叫大列巴。」 聽我說完,康健坐直了身體說:「啊,是這樣嗎?」 我說:「是,這就是我為什麼要研究的理由,最起碼在中國並不是只有哈爾濱才買得到大列巴,天津,青島,濟南,烏魯木齊,哈密,伊梨,瀋陽,大連,西安等地都有麵包廠製造大列巴,你拿什麼理由說人家的不正宗?」 康健張大了嘴巴,久久說不出話來。在哈爾濱土生土長這麼多年,他所知道的大列巴就是這麼一家,他會認定「秋林公司」生產的大列巴才是正宗的,也不能怪他少見多怪,該責怪的恐怕是「秋林公司」吧,因為他們從未告訴顧客什麼是「大列巴」。 事實上,「大列巴」根本就是一種「雜糧麵包」(Multi Grain Bread),或一種「鄉村麵包」(Country Bread),本質上是混合了幾種麥粉和乾果,烤焙而成的日常麵包,俄文叫Lekba,其實就是「麵包」的意思。至於它的配方是什麼,得看每家麵包店的師傅的技術和手藝,名氣較響亮的就成為這個行業的代表名店。所謂正宗或不正宗,不過是個人認知的差異而已,但對於其傳統形式的認識,還是多少要具備一些,就會成為創新的基礎和依據。創新的本質脫離不了傳統的必要條件,否則是不會被顧客認同,也不會成為暢銷商品的。 當然,絕大多數的顧客是不具備充分的烘焙知識的,烘焙的世界如此廣闊,產品如此多元,種類如此繁多,產品名稱如此難記,要大眾消費者認識這麼複雜的東西,不論在理論上或實務上都做不到,費時費力,為了討好誰呢? 有個基本認知多年來在台灣其實也是被誤導的,那就是麵包的外觀一定要光鮮亮麗,其實大錯特錯,那是完全不瞭解麵包史和麵包本質的人造成的誤導。麵包原本的作用是做為一種「餐包」,原始形態是一大團或一大盤的,主要是供應一家人或一族人食用,用餐前才撕成一塊一塊,或切成一塊一塊,放在麵包籃裡,由進食者自行取用,這種功能的麵包是不講究外形的,因為食用者太多,是無法顧及到外觀的,但基本上麵包必須是烤熟的,吃的時候是冷的,熱麵包其實不適合食用,因為它會「危害健康」。 大列巴的角色正是如此,由於傳統上它是供應許多人食用的,所以它必須是大塊的,這樣的份量才夠滿足一家人幾天的用量,而不是一餐就吃完的。後來的趨勢發展走向精緻化,個人化,少量化,於是出現了所謂的「圓麵包」(Bread Roll)或「小麵包」(Brotchen)的形式。台灣開始接觸麵包已經是二次大戰之後,早已過了傳統「大麵包」的時代,所以我們根本沒有那種食用「大麵包」的經驗,導致我們一直認為麵包就該是「圓麵包」或「小麵包」,壓根兒不知道「大麵包」的傳統依然保留在歐美的鄉村,那才是歐美人認知的「麵包」。【End】 Herman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