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5 21:18:41瀏覽230|回應0|推薦1 | |
孟買是東方世界最早和西方世界接觸的窗口,所以它有很多咖啡館也就不足為奇,問題是很多咖啡館根本不賣咖啡,即使有咖啡,種類也很少,沒得挑,這就讓人搞不懂了。 一共去了四趟孟買,直到第三次結束後,原本撲朔迷離的孟買才開始清晰起來,為第四趟的孟買之旅奠定了基礎,讓我的第四趟孟買之行有了較為豐碩完整的記錄,由於第四趟在孟買待的日子較長,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去弄清楚誰是誰。 整理思路的做法和旅行一樣,通常是從一個點開始,再從那個點去延伸,聯結成一個面,然後從最後面倒走回來,從另一個方向看你上次走過的地方,這時就會很清楚那個面是如何形成的。就如同當年研究華爾滋,好幾百首的華爾滋曲擺在你面前,而且還有許多同時期的其他舞曲,如何去弄清楚誰是誰呢?又如1997開始的啤酒文化研究,同樣面臨幾千家啤酒館同時出現在你眼前,如何知道孰先孰後呢? 第二次的孟買之行距離第一次去已經有二年之久,還有些印象,第一次待的地方叫Tardeo,位於孟買的中部,第二次以後待的地方叫Churchgate,位於孟買南部, 兩地距離十幾公里,最困難的其實是記地名,還得要知道印度人的正確發音。我們的代理商姓Jokhawala,送便當的那個組織叫Dabbalawala,聽起來都很類似, 總要一段時間才會熟悉那種腔調,聽得懂人家在說誰。 路名也是一大考驗,聽起來相似的的名稱一下就把你搞糊塗了。從Marine Drive去「牛津書店」(Oxford Bookstore)要經過一條馬路,路名叫Dinshaw Wacha Road,走了好幾次都記不住那條路名,有天突然看到Churchgate火車站前塑立的銅像,人名叫Dinshaw Wacha,是印度早期的政治人物,曾擔任國會議長,和印度商會(Indian Merchants Chamber)的主席,和甘地,尼赫魯等政治家都很熟,是推動印度獨立的重要歷史人物,於是幾個因素串聯起來,Dinshaw Wacha的名字才會變得有意義,不會弄混淆了。 中文對印度人而言同樣複雜困難,去過孟買的同事除我以外,還有三個,一個姓朱,一個姓周,一個姓趙,在印度人耳裡聽起來幾乎沒什麼差別,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中國姓氏(Family name)。最常和Ameet聯絡的是Evie劉小姐,她接電話時通常是一聲長長的「喂!」就讓Ameet搞不懂什麼是「喂!」,其實不就是英文的「Hello」嗎!後來Ameet也學會了「喂!」的叫法,當他收到Evie的電話時,就會用「喂!」來打招呼了。 印度人在聽電話時,常會說「啊恰」,什麼是「啊恰」呢?其實就是中文的「是」或「好」的意思。 在孟買市區,隨時會看到「Chowk」這個字,簡寫成「Chk」,什麼是Chowk呢? 原來就是中文的「圓環」或「路口」的意思。孟買還有多處的「Maidan」,那又是什麼東西呢?原來就是中文的「草坪」或「綠地」,英文的解釋是「Ground」。 以上種種,都是生活上的普通常識,但除非你待的時間夠長,否則是沒有機會弄清楚的。 話說回咖啡館,印度人用的字眼是法文的「Cafe」,而不是英文的「Coffee」,這就值得研究了。原來「咖啡館」的概念最早是從葡萄牙文和法文傳進印度的,指的是喝咖啡的場所,而英文中的「Coffee」通常指「咖啡豆」和用咖啡豆做成的飲料,而不是「咖啡館」,英文中的「咖啡館」應該說成「Coffee House」才符合西方人的傳統認知。 Ameet最初帶我去的咖啡館叫「雷歐波德咖啡館」(Cafe Leopold),位於Colaba的Causeway,是孟買一條著名的購物街,後來逐漸擴展到周邊地帶。「雷歐波德咖啡館」是家老字號的名店,印度菜和中國菜都有,生意非常好,從早到晚,隨時客滿,菜的味道很道地,我都能接受。 第四次到孟買的一個星期天早上,我從SEA GREEN HOTEL一路走到這家咖啡館,大約三公里,不算遠,飽餐一頓後離開Cafe Leopold。 Ameet介紹我們去一家生意很好,又很平價的Cafe Olympia,我打開Menu看菜單,天啊,密密麻麻的菜單中獨不見任何一種咖啡的名字,原來他們根本不賣咖啡。 我問Ameet:「怎麼會這樣?」(How come?) Ameet聳了聳肩說:「我怎麼知道?」(How do I know?) 在我問他之前,他恐怕從來沒注意過這個問題吧! 這就是印度官方旅遊機構訂定的主題「不可思議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看來不賣咖啡的咖啡館也敢自稱「咖啡館」,大概就是這句口號的真實寫照吧! Herman
|
|
( 在地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