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08 11:43:18瀏覽7901|回應1|推薦9 | |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最近有個家長來找我諮詢。他家裡有個小六的孩子,他描述這孩子「天性好動、靜不下來,常不寫作業,準備考試總是很隨性」,還說這孩子「頭腦很不錯,但就是用錯地方,不肯用功讀書」。 他知道我對於孩子的「學習議題」頗有鑽研,特地前來討教,如何幫助他的孩子靜下來,專注一點,好好向學。 我好奇地探問:「那你們怎麼辦呢?」 「我們一直勸他、一直念他,苦口婆心,但他總是愛理不理,或者口頭上說好,用功個一、兩天就破功,學校老師也感到很頭痛呢!」 「這孩子長越大,越來越不聽話。我們實在是束手無策,我們甚至告訴他:『只要你成績進步,你想要什麼我們都給你!』。無奈,他還是依然故我!」。 「他想要什麼,你們都願意給他。哇!這是很豐厚的獎賞呢!」我相當驚訝!同時,我也好奇:「可是,為什麼孩子不買帳?」家長跟我有一樣疑惑,我要家長回家去問問他的孩子。 幾天後,家長再來與我討論。他說,孩子告訴他們:「反正你們又不會真的做到!」,又說:「而且,我已經有用功了,成績就是沒進步,我也沒辦法啊!」 我問家長,聽了之後的感覺或想法,家長陷入沈思。 -- 「我哪有每次?」透露出孩子曾經努力過 我時常遇到一些家長,抱怨孩子的各種問題行為,包括課業成績低落、不夠專注、沈迷網路、晚睡、賴床、情緒控管不佳、常與人起衝突……等。 家長常說:「他每次都這樣!」。核對孩子的說法時,孩子卻告訴我:「我哪有每次?」 「我哪有每次?」這句話是個重要的訊息。它在告訴大人,其實,孩子也曾嘗試過要表現出合宜的行為,減少出現不被大人讚許的問題行為,不論是在頻率次數或者程度上。然而,這些努力所呈現出來的改變由於不夠顯著、不夠完整,難以被大人發現,無法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被大人視為理所當然。於是孩子感到挫敗,既然嘗試努力沒有用,不如放棄嘗試。 一旦孩子在內心深處為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我不可能做到大人要我做的事情」時,他便會放棄努力了! -- 是什麼讓豐厚的獎勵失去意義了? 「我沒有可能……」是讓人內心匱乏無力、行為裹足不前的「侷限性信念」之一,這是當一個人在屢遭挫敗之下,為自己貼上的標籤—時時提醒著自己:「事情無法改變,就此成定局」。 於是,大人即使祭出再優厚的誘因,仍無法促使孩子改善行為表現。因為,在「沒有可能做到」的前提下,那些豐厚的獎賞對孩子而言都是無意義的。 然而,此刻孩子得表現出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對大人提出的獎賞裝作毫不在乎,如此才能合理化自己「做不到」某些行為表現的內在信念。想想,我們不也常在達不到某些目標時,告訴自己:「其實這個目標也沒那麼重要,做不到就算了!」,用來保護自我價值嗎? 要是,父母曾經對孩子食言,無法兌現曾經許下過的諾言時,孩子更不會把父母擺在眼前的物質獎賞當作一回事了! -- 真的無關緊要嗎?事實是,孩子也會在意的! 事實上,孩子真的不在意嗎? 大多數的孩子也都知道要抵抗誘惑努力向學,也知道要控制脾氣、和顏悅色,也都知道要有早睡早起的習慣;除了知道外,也曾經嘗試過。或許是方法不對,或許是不得要領,或許是遭遇重重困難,總之,沒能夠表現出大人心目中理想的樣貌,或者無法持續展現合宜行為直到能夠被大人看見。 孩子也會感到挫敗,也會因為做不到而自責不已,也會為自己的不爭氣而感到生氣。常常,大人的一句否定或怒罵,便全數推翻了孩子曾經投入的努力;既然付出心血換來的是一頓責備,不如放棄罷了! 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期待得到大人的讚賞與肯定的,特別是他們的父母。對他們而言,獲得父母肯定等同是愛的連結,這會讓孩子體驗到安全感,知道自己是被愛的,也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 事實上,這些心理層面的滿足對孩子而言,比起物質上的獎賞還要有意義的多。而許多家長卻錯用大量的金錢與物質獎賞做為孩子優異表現的鼓勵,或者用剝奪獎賞做為懲罰。 -- 不經意地貼上負面標籤 回到眼前這位前來諮詢的家長身上。我說:「孩子很誠實,告訴你們他心底相當真實的心聲呢!」家長不解地看著我。 「首先,他在告訴你們,他認為你們只是隨口說說的,就算做到成績進步,你們也不會兌現諾言;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他在告訴你們,他嘗試著努力過了,但從來沒有被看見,他的努力無法反應到成績上,挫敗之下乾脆放棄嘗試。此刻,再大的獎賞,當然無法打動他。」 「曾經努力過了?」家長訝異地說:「可是,他總是擺出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呀!」,我說:「那是在掩飾內心因無能為力感到的痛苦呀!」 於是,我對眼前的家長說:「或許,我們該與孩子討論他內心的感受,試著理解孩子無法達到你們期待時可能遭遇到的困難。」 「可是,我們以為他天生就是好動、隨性、靜不下來……」 「正因為他好動、隨性,而且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因此,我們就忽略了他也是有情緒感受的。而當我們為孩子貼上了一個『好動』、『隨性』與『靜不下來』的標籤時,等於暗示了孩子就是一個『沒有可能好好用功』的人了。」 孩子放棄學習或低學習動力的背後,常存在著種種「學習創傷」,而透過接觸孩子的情緒感受,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常是撫慰創傷的良藥。 -- 把孩子的行為表現看得更細緻一點 另外,我們也得學習把孩子的行為表現看得更細緻一點,那怕是多研讀功課幾分鐘,多翻了幾頁書,無論成績如何,都是值被看見的。而改變,一次一點點就好,若從此刻的狀態走到目標狀態,可以分成十步走完,那麼,就別期待孩子一步就要抵達。 行為表現的改善,是建基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經驗上。當家長能夠帶著孩子,認可每一次小小的進步時,自然能夠幫助孩子重獲嘗試付出努力的力量,同時鬆動內心那「我沒有可能……」的侷限性信念。 (本文撰寫於2017年11月8日,修改於2021年4月27日,文中案例皆經過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