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電影看少林--現任方丈的心得
2011/01/13 14:22:20瀏覽754|回應0|推薦1

電影《少林寺》效應

  我出家的第二年,電影《少林寺》熱映,在一毛錢一張票的時候,創下了上億的票房,堪稱是奇蹟。為此,這些年來,不少人問我,是不是因為這部電影,少林寺才有如此興旺的今天?
  許多文章還根據門票統計,「從一九七四到一九七八年間,少林寺遊客總數約二十萬人次;而光是一九八二年那一年,少林寺的遊客數就達到了七十多萬人次;一九八四年更達到歷史最高峰二百六十萬人次;九○年代以後,遊客基本穩定在每年一百五十萬人左右。」

廖承志促成電影《少林寺》

  對於「是電影成就了少林寺,還是少林寺成就了電影」這類問題,很難用非此即彼的方式來回答。但一提到電影《少林寺》,我就想起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廖承志。
  電影《少林寺》的導演張鑫炎曾親口對我說,是廖承志提出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廖承志傳》裡,也有關於廖承志與這部電影的記載。
廖承志當時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僑辦主任、港澳辦負責人、中日友好協會的會長。「文革」後,鄧小平親自推薦他出來工作。鄧小平說:「僑務工作恢復,要有廟,還要有菩薩,這個菩薩我給你們請來了,就是廖公。」  
廖承志對文藝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對武打電影情有獨鍾。據說他和他的姐姐廖夢醒都曾經跟孫中山的保鏢學過武術,所以他懂得武術。他看了香港著名武打影星李小龍主演的影片《精武門》後,讚不絕口說:這豈不是一部很好的愛國影片嗎?於是一再鼓勵香港的電影攝製人員,不要有條條框框,要敢於用最新的理念去拍攝一部有關少林寺的電影。
  當時,香港的一家影片公司寫了劇本,廖承志看了,提出許多具體的修改意見,並要求調整演員。他說:必要時,可以請日本的演員,日本有一個少林寺拳法聯盟,已付了買片的訂金。
廖承志一再要求「要找真有功夫的人當演員,而且要到內地實景拍攝」。
果然不久後,中原電影公司就邀請了李連杰等幾位武術高手擔綱,在河南省嵩山實地拍攝了電影《少林寺》。
  籌拍這部電影的時候,香港的攝製組甚至不知道少林寺在什麼地方,有人說在山東,有人說在福建,最後說少林寺就在河南嵩山。
劇組人員一路從廣東買了火車票到鄭州火車站下了車,登封的革委會開著吉普車去接他們。電影從立項到拍攝,都一直叫《十三棍僧救秦王》,直到最後公映之前,才改為《少林寺》三個字。
  影片拍攝完成後,廖承志主張大力宣傳,並建議在春節期間上映,因為春節看片的人多。在廖承志的精心策劃下,電影《少林寺》一炮打響,轟動海內外,港澳人人爭看《少林寺》,臺灣有人專門到香港看片,美國也放映了這部影片。內地當時剛開放,可看的東西太少,除了樣板戲,除了那幾部紅色電影之外,沒啥東西看,所以《少林寺》電影一出來,轟動了很長一段時間。
廖承志有眼光,精通中國文化,對國家無限忠誠和熱愛,「文革」後敢於撥亂反正;他負責統戰工作,瞭解世界的情況,會用國際的眼光處理各種複雜的事件。他熟知少林寺的歷史,瞭解少林寺的價值,也清楚少林寺在海外的影響力,堪稱是一位有識、有膽、有智慧、有勇氣之人。

國家宗教政策解凍

  前面提到「日本有一個少林寺拳法聯盟,已付了買片的訂金」,指的就是一九七九年少林寺接待的日本少林拳法聯盟。該聯盟的負責人宗道臣,對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廖承志說,自己早年從中國的少林寺出家,學得少林拳;現在,要回中國少林寺朝拜祖庭。廖承志答應了他的要求,並為他親筆題詞:少林豪傑橫眉前領,中日友好前程似錦。
  正是因為這件事,少林寺僧人才得以身著僧衣接待外賓。雖然今天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在當時全國佛教界還是開先例,其間意味著國家宗教政策由此解凍。
  再說,當時的少林寺,主角不是僧人,而是縣政府的有關工作人員,是宗道臣讓少林僧人第一次以主角的身分接待來訪的客人。這樣的禮遇,對少林寺僧人有著非常巨大的激用勵作。

電影取少林寺素材和實景拍攝

  電影《少林寺》,不少是用少林寺的素材和實景來拍攝的:白衣殿內,一面是和尚練拳術、對搏的壁畫,另一面是和尚練刀、劍、戟的壁畫,個個栩栩如生;白衣殿的後壁,是紀實壁畫,描繪著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電影《少林寺》就是根據這個歷史故事創作的。 
  千佛殿內繪有五百羅漢的壁畫,形態各具特色。鋪有四方磚頭的地面,明顯留有四十八個陷坑,這是少林武僧當年練功時留下的痕跡。電影《少林寺》中,師父率領眾棍僧苦練少林拳術,便以此為實景拍攝。

電影風靡全球,發揮宣傳效應

  自電影《少林寺》拍攝成功後,大陸和港臺地區,以少林寺為題材的影視劇,陸續有幾百部。
  電影《少林寺》迅速風靡全球,當時的確讓衰敗中的少林寺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應,對中國傳統文化也達到很大的宣傳作用。這種作用和效應,當然是不可低估的;對少林寺和少林文化的宣傳來說,今後也是難以超越的。
這是電影《少林寺》產生的大背景。所以,與其說是這部電影成就了少林寺,不如說,是改革開放大背景,推動了電影《少林寺》的熱映,從而拉開了少林寺再次中興的序幕,使這座佛教聖地、禪宗祖庭,重新恢復了勃勃生機。

後《少林寺》時代,面臨新考驗

  電影問世後,許許多多嚮往著能夠成為武打明星的少年,慕名來到少林寺。然而,他們看到的,卻是一座破舊的廟宇和二三十個和尚,看不到電影中所展現的情景。
  這使我們感到,僅有一部電影是不夠的。電影《少林寺》能帶來人氣,但要使這股人氣持續下去,還必須依賴少林寺自身的發展。我們將這種現象稱作「後《少林寺》時代」。自《少林寺》電影效應之後,這二十多年期間,還得靠我們自己努力呀!
  電影問世前的少林寺,儘管破舊,但還算是清靜;電影問世後的少林寺,不但破舊,還添加了雜亂,遊人的增多,吸引了無數的小商小販。人們印象中的「深山藏古寺,碧溪鎖少林」的情景不見了,佛門應有的清靜與超脫也看不到了。少林寺的生存環境,又面臨著另一種考驗。

少林文化潛力無窮

  儘管如此,電影《少林寺》仍使我們感悟到了少林寺的力量,發現了少林寺與外界的連接點,看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這個力量,是少林寺作為佛教聖地、禪宗祖庭所釋放的力量,是歷經一五○○年積澱的文化底蘊所產生的力量。
  這個連接點,就是禪武合一的少林功夫。「少林功夫名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語出清代名著《堅瓠集》),至今仍有巨大的吸引力。
這個機遇,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少林寺的歷史,始終告訴我們少林僧人一個道理:少林寺的命運始終與國家的命運連接在一起,國家好,少林才會好;國家興旺發達,政通人和,少林才能做到穩步發展,才有實現中興的可能。
儘管少林寺有一五○○年的歷史,積澱了很深的文化底蘊,但到了「文革」後期,已經折騰得差不多了,僅一座破廟,幾個和尚而已。如果沒有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沒有廖承志的鼎力推薦和精心策劃,會有一部以「少林寺」為題材、轟動全球的電影嗎?
  當歷史出現轉折,少林寺的生存環境一旦發生變化,就會發現,少林文化依舊是那麼地燦爛,依舊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千年少林,出世入世》


↑本文摘自《千年少林,出世入世》 / 大好書屋 ‧ 日月文化出版集團
號外 ! 劉德華一月來台為電影《新少林寺》加持~
【答題免費看電影穿潮T】講到少林,你會聯想到...?
他是方丈,還是CEO?且看少林傳奇人物的經營之道!
「動身,不動心─新時代僧人藉網絡科技習佛 」
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
★【新少林寺】 1/21 登峰造極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liopolis2009&aid=479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