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歷史概念影片對現代人的影響-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
2007/12/29 00:37:17瀏覽1365|回應0|推薦12

 

    演:

強托

    劇:

泰德艾略德

    員:

尼可拉斯凱吉
哈維凱托
強沃特
黛安克魯格

影片年份:

2004

上映日期:

2004/12/17

出  品:

Touchstone Pictures

    商:

博偉電影

出 品 國:

USA

 

簡介:

傳說三千多年前古埃及時代流傳下來一筆巨額寶藏,直到美國開國之初,這筆寶藏成了當時的「國安基金」,經過兩百多年的時空演變,目前這份寶藏下落不明。但是蓋茲一家傳美國開國之初就被授與保護這筆國家寶藏的任務,班傑明富蘭克林‧蓋茲﹝尼可拉斯凱吉飾演﹞從小在爺爺﹝克里斯多夫普拉默飾演﹞的灌輸之下,堅信國家寶藏的存在。
班傑明找到英國人伊恩‧郝﹝西恩賓飾演﹞金援之下,經過多年的追查,班傑明發現最終的線索就藏在美國開國的獨立宣言的背面,他找上展出獨立宣言的單位「建國檔案資料館」裡的專家:艾碧嘉‧茄斯博士幫忙﹝黛安克魯格飾演﹞,但是卻遭到茄斯博士的婉拒,因此班傑明決定要盜取「獨立宣言」。
艾碧嘉為了阻止班傑明盜取「獨立宣言」卻因此被捲入被追殺的行列。兩人在小跟班萊理﹝賈斯汀巴薩飾演﹞的陪同下四處奔波一步步解開「國家寶藏」的機密,找到國家寶藏的藏身之處。

官方網站: http://disney.go.com/disneyvideos/liveaction/nationaltreasure/

影片介紹及圖片引用至 :

http://tw.movie.yahoo.com/mstory.html?

t=movie&id=967

B 影響世界的觀念

1. 獨立宣言

本片中以 [1] 獨立宣言為主軸,獨立宣言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們重要到可以成為整部影片甚至是影響一個國家的東西。

湯瑪斯·傑佛遜 為獨立宣言主要撰稿者

1760 年代與 1770 年代間,英屬北美十三殖民地與大不列顛王國間之緊張關係持續升高,終在 1775 年爆發 [2] 勒星頓與康克特之役 ( Battle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 ),成為 美國獨立戰爭 之先聲。徹底獨立一開始只是少數人的想法,直到強力壓制殖民地自治的 不可容忍法令 ( Intolerable Acts )通過後,視不列顛母國為壓迫者的觀點方日益廣佈。麻薩諸塞州 1774 年之 沙福克決議 ( Suffolk Resolves )與 湯瑪斯·潘恩 ( Thomas Paine )於 1776 年出版之小冊 常識 等文告更加掀起了反不列顛之風潮。

宣言簽署人

大字正體謄錄本上最先簽署,也是最出名的簽署者為會議主席 約翰·漢考克 。簽署人中的 湯瑪斯·傑佛遜 約翰·亞當斯 後來當選總統。當時, 26 歲的 愛德華·羅特裡吉 ( Edward Rutledge )為最年輕的簽署人, 70 歲的 班傑明·富蘭克林 則最年長。

56 名簽署宣言的與會代表依所代表的殖民州之地理位置羅列於後(由北而南):

美國獨立宣言

新罕布夏 約西亞·巴列特 威廉·衛普 馬修·松頓

麻薩諸塞 山繆·亞當斯 、約翰·亞當斯、約翰·漢考克、 羅伯特·崔特·潘恩 艾爾布里吉·傑利

羅德島 史帝芬·霍普金斯 威廉·艾勒里

康乃狄克 羅傑·謝爾曼 山繆·杭丁頓 威廉·威廉斯 奧利佛·渥寇特

紐約 威廉·佛洛依德 菲利普·李文斯頓 法蘭西斯·路易斯 路易斯·莫里斯

紐澤西 理查·史塔克頓 約翰·維斯朋 法蘭西斯·霍普金斯 約翰·哈特 亞伯拉罕·克拉克

賓夕法尼亞 羅伯特·莫里斯 班傑明·拉許 班傑明·富蘭克林 約翰·莫頓 喬治·克萊謨 詹姆斯·史密斯 喬治·泰勒 詹姆斯·威爾森 喬治·羅斯

德拉瓦 喬治·瑞德 凱撒·羅德內 湯瑪斯·麥肯

馬里蘭 山繆·卻斯 威廉·帕卡 湯瑪斯·史東 卡羅頓的查爾斯·卡羅

維吉尼亞 喬治·懷勒 理查·亨利·李 湯瑪斯·傑佛遜 班哲明·哈里森五世 小湯瑪斯·尼爾森 法蘭西斯·萊富特·李 卡特·布瑞斯頓

北卡羅萊那 威廉霍普 約瑟夫希維斯 約翰潘恩

南卡羅萊那 :愛德華·羅特裡吉、 湯瑪斯·黑華 小湯瑪斯·林區 亞瑟·米竇頓

喬治亞 巴頓·格威內特 李曼·候爾 喬治·華頓

宣言本文之註解

獨立宣言之本文可分為五個章節:序文、前言、控訴 [3] 英王 喬治三世 、譴責英人、與總結。(但獨立宣言本文中並沒有這五個章節的標題。)

1776 年七月四日,於國會內,美洲十三合眾州全體一致宣告

此時此刻,於人事發展進程中,斯屬必要者,業為解消一群人民與他群間之政治捆縛,並視其地位─基於 自然律 與造物主之賜─於塵世諸政權間為互不隸屬且相互平等,適切尊重人類宣告獨立的目標理想之需求。

我等之見解為,下述真理不證自明:凡人生而平等,皆受 造物者 之賜,擁諸 無可轉讓之權利 ,包含生命權、自由權、與追尋幸福之權。

茲確保如此權力,立政府於人民之間,經受統治者之同意取得應有之權力;特此,無論何種政體於何時壞此標的,則人民有權改組或棄絕之,並另立新政府,本諸此原則,組織此型式之政權,因其對人民之安全與幸福影響最鉅。

深思熟慮後,當得此論,即經長久建立之政府,不應以無足輕重之理由改組,而基於已知之過往,世人寧可容忍積重難返之邪僻。然當連串之濫權者與篡奪者執意追尋相同標的,以使人民降伏於絕對之 專制 下時,是其權利,是其義務,推翻此政府,並為未來之安穩提供新保障。

↑ 獨立宣言控訴英王 喬治三世 為『暴君…不配當自由民之統治者。』

獨立宣言控訴英王 喬治三世 為『暴君…不配當自由民之統治者。』

此限制已令各殖民地長久不堪,此事現今亦已成為必要,即由人民改變前政府體制。大不列顛今上長久以來剝下益上,直接導致遍佈各州之專制暴政。為證明斯言屬實,且將事實呈交公正之世間。

他拒絕批准,俾益最深且對公眾利益最有必要之法條。

他禁止轄下總督們通過當前迫切而必要之法條,延宕法條至其恩准;而於留中不發期間,他徹底置之不理。

他拒絕通過其他法條以調解廣大行政區內之人民,除非人民放棄於立法機構內之代表權,此為人民至高無上之權,唯暴君畏之懼之。

他於異常、不當、且遠離公共紀綠保管之處所召集民意代表與會,唯一目的為使其因疲於奔命而屈從於他個人之意旨。

他反覆解散議會,因其勇於堅決反對他侵犯民權。

他長期拒絕─於議會解散之後─使其他人當選以讓立法權─無可消滅者─回歸由多數民意行使;國家長期暴露於一切可能導致動亂之危機。

他力阻各州增加人口,為達目的而阻撓外籍歸化法,拒絕通過鼓勵移民內附之法條,並提高撥用新土地之門檻。

他拒絕通過建立司法權的相關法條,藉以妨礙司法。

他置司法於個人意志之下,獨斷決定其職位與薪資之數目與款項。

↑ 獨立宣言之初期稿本片段

他設立大量新機構,送來成群的官吏吸取民脂民膏。

他於吾民之間維持常備軍─於承平時期─不經議會同意。

他酬庸軍權,使之自外於,並超逾民權。

他與其他人勾結,使我等隸屬之司法體制,既逾越於憲法,亦未經律令之認可。恩准虛有其表之議會所炮製之種種法案:

於吾民中駐紮大軍:

以偽審判卵翼殺人犯逍遙法外:

切斷吾民與他方之貿易往來:

不經吾民同意即開徵稅賦:

多次剝奪吾民由陪審團聽審之權益:

押送吾民至海外,審以羅織之罪名:

廢止英式自由法制於一鄰省,立專制政府於其中,並擴展其疆域,作為樣板與便宜行事之手段,用以推行相同之威權統治至各殖民地中

奪吾民之憲章,廢止我最具價值之律法並根本改變我政府體制:

中斷我之立法職能,而聲稱他們有權為我一切大小事宜立法。

他拋棄此地之政務,聲明吾民不在其保護之下,對吾民強加戰爭之重荷。

他掠奪我海域,踐踏沿岸,焚燒城鎮,殘民以逞。

他刻正運來大批外籍傭兵以恣意屠戮、蹂躪、與妄為,其手段之虐酷與卑劣幾與最野蠻之時代毫無二致,作為一個文明國家之元首,完全失格。

他強俘吾民於公海且武裝之,以對其母國不利,強令其成為親朋好友之劊子手,或被害者。

他煽動內亂於吾民之間,圖我開疆拓土之民;眾所周知,未開化之印地安野人作戰法則為不分男女老幼格殺勿論。

於承受如此壓迫之時期吾民謙詞請願興革:吾民一再之請願遭回以反覆之傷害。一國之君,其品格已然烙下可稱為殘虐之措施時,已不配作為自由民之統治者。

並非我等未曾顧念我不列顛之同胞。我等曾不時警示其企圖,即外延立法權以將非法之司法管轄權籠罩吾民。我等曾提醒其民,我移民與墾殖者之狀況。我等曾籲其天生之正義感與雅量,我等曾求其以同文同種之情一改前非,其作為,無可避免地影響雙方之關係與往來。他們對情理之聲充耳不聞。我等必須,因而,順從勢所必然者,即宣告與其分離,並待之如待其餘人等,敵視我者敵視之,睦我者睦之,友我者友之。

↓ 簽署獨立宣言時使用之銀質墨水盒,現展示於 費城 獨立廳

領銜簽署者們主張(現時人民須改組政府之態勢,不列顛致之),各殖民地有必要推翻與不列顛主權之政治束縛,成為獨立國家。結論之核心,包含於 7 月2 日 通過之 李氏決議文

我等,美利堅合眾國之代表,召開全員大會,為吾民之公正意向世界最崇高之正義籲求,以各殖民地正直善良民意之名義,及其授權,鄭重發表與宣告,團結之諸殖民地為,亦有權是,自由獨立之國家,有權宣戰、媾和、締盟、建立貿易關係、從事其他獨立國家有權行使之事務。為支持此宣言,以 神賜之洲 之屏障為堅固依靠,吾等相互託付 生命 財產 、與 榮譽



[1] 美國獨立宣言 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為 北美洲 十三個英屬殖民地 宣告自 大不列顛王國 獨立,並為此舉之正當性而辯解之文告。 1776 年 7 月 4 日 ,本宣言由 第二次大陸議會 費城 批准,當日茲後成為 美國 獨立紀念日 。宣言之原件由大陸議會出席代表共同簽署,展示於美國位於華盛頓之 國家檔案與文件署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此宣言為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

[2] 勒星頓與康克特之役 國正規軍與美國地方軍之間最初的小規模戰鬥,發生在 1775 年 4 月 19 日,它標誌著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麻薩諸塞州英國皇家總督蓋奇 (Thomas Gage) 遣軍奪取康科特地方軍用物資,中途與事先偵悉其情的地方民兵發生衝突 ( 不知哪方放的第一槍 ) ,待英軍抵達康科特時,軍需物資多已堅壁或銷毀。

[3] 喬治三世 (George III of Great Britain, 1738 年 6 月4 日 - 1820 年 1 月29 日 ) 是 英國 愛爾蘭 的國王,漢諾威選帝候 ( 後為國王 ) ,英國 漢諾威王朝 的第三任君主。 喬治二世 的孫子, 1760 年 即位,直到 1820 年 去世,享壽 81 歲。多次的精神錯亂為他的晚年籠罩上一層烏雲。其子威爾斯親王,亦即後任國王喬治四世,在國王被疾病(現普遍認為是 卟啉症 )折磨導致精神錯亂而難以執政期間,於 1787 年至 1788 年及 1811 年 2 月 5 日至 1820 年 1 月 20 日兩度作為攝政王代理國務。在他的執政期內,他的強硬立場導致了北美殖民地的最終獨立。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len2004tw&aid=14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