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9 01:30:44瀏覽399|回應1|推薦6 | |
中午時分我們到達理塘,這裏海拔已經達到4000多,已經沒有大的植被了,稀疏可見的是矮小的駱駝草和一些苔蘚類的植物。民宅的外牆上貼滿了濕牛糞是理塘的最大特色,牛糞是民用燃料。下午4點多,我們接近巴塘,通過一段泥濘的道路,我們看到一個軍營,這是成都軍區巴塘兵站,外觀上和內地的軍營沒有區別,只是門前的哨兵筆挺的立正,手中沒有武器,如果,士兵脱去军服,更像是宾馆的服务生。 巴塘历史上是一个军事重鎮,自清朝起這裏就住有相當數量的軍隊,當年一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由于各種原因在這裏落地生根,因此这里的藏民通常具有一半以上的汉族血统。巴塘海拔 晚上我們拜訪了當地的一個家庭,男主人是復原軍人,瘦小幹練,一身中山裝。女主人尼瑪則完全是藏族裝束,他們都能說標準的漢語。 “你们是漢藏家庭。”女主人說: “我父親是成都人,49年以前是國民政府的軍職人員,解放軍進成都不久就把我父親遣送到巴塘,後來就在這裏娶了一位藏族姑娘,我的母親。我丈夫的爷爷是汉族” 按年龄推测男主人的爷爷是清朝人,女主人接着說: “我有好多親屬在成都,臺灣也有親屬。” “你爲什麽不去成都呀?” “去過,不習慣。” “你是藏族還是漢藏?” “是藏族。” 她指著她後面的牆,牆上挂著用鏡框鑲嵌一副中體草書:劍氣衝關月,書香不是花。 “這是我父親的唯一遺物。” 女主人漫不經心的語調,說明她對父親通過文字表達的內容和心境幷不清楚。我沉思良久,她的父親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軍人,一個滿懷報國志向的青年在這裏度過了慘淡的一生。 不久男主人開始加入我們的談話,他也參加過59年的平叛。 “藏民支持叛亂嗎?” “開始群衆幫助叛亂分子,我們在明處,他們在暗處,吃了不少虧,後來,我們作工作,群衆支持我們,叛亂分子就無處躲藏了。” “最初,叛亂形勢非常嚴峻,叛亂分子包圍了縣政府,縣政府裏面架着機槍,外面攻裏面打,僵持了好幾天,當時援軍要靠徒步行軍。後來成都軍區派飛機把巴塘所有的寺廟全部炸平了,縣政府才解了圍。” 未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