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生活壓力下的投資與理財
2010/09/15 17:38:27瀏覽185|回應0|推薦0

企業

 離開了溫室般的家庭,嚴酷的現實情況要求80後的一代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壓力了,就如同我們經常見到的這樣,高學曆的人是越來越多,好工作是越來越難找;房價越來越高,而薪水卻沒有隨之水漲船高;結婚、生子的成本越來越大;不但如此,將來還要考慮負擔四個老人的養老問題……所以,有媒體戲稱80年代出生的這一部分人是新“三高”人群:生存壓力高、生活成本高、生活風險高。

  而這一切的壓力又都源自於一個主要因素:我們的財務環境和生活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前,至少80後人的父輩們,只要有踏上工作崗位,幾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住房、交通、醫療、教育、養老,所有這些生活問題,雖然只是一個月只是幾十元的工資,但是需要花錢的地方也是有限的。而現在卻完全不同了,家家戶戶,手上沒個幾萬元,是無法開門過日子的,因為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明的、暗的、立馬就得花的,將來少不了要花的,說不准什么時候不得不花的,方方面面,都在向我們的荷包伸手,所以現今的大多數人,對待金錢的問題是越來越謹慎了。在這種形勢下,科學理財規劃便成為現代人的一堂必修課,現代人必須從這堂課上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活並作出安排,為自己的將來做好預算。

  有人說,二十幾歲是開始賺錢,但同時也是最沒有地方花錢的時期。乍一看,這句話與實際相去甚遠,實際的情況往往是:80後人在剛掙工資時,常常覺得錢是不夠花的,總有很多想買而買不了的東西,不知不覺中就成了“月光族”,甚至“啃老族”。但走過了那段年少輕狂的歲月,開始養家糊口,撫養下一代,同時又開始贍養父母時,當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壓力壓下來的時候,才開始了解什么叫作真正的“錢不夠花”。

  有了這樣的比較,二十幾歲確實算得上是最沒處花錢的時期,自然而然就成了開始理財的最佳時期。事實上,年輕時趁早開始理財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理出更多的錢,而是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理財意識。最近有一篇文章報道,說美國的富豪為了避免自己的子女不善理財而把家產都敗光而無法生活,紛紛送孩子去參加理財培訓,否則他們將無法打理巨額遺產。有著金山、銀山的美國富豪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繼續閱讀】

>> 相關文章

·成功的投資理財心態

·股票理財別大意

·減少基金投資的風險

·堅持投資股票創造千萬財富

·家庭理財的世界杯處方

 


提升競爭力

藍海網提供: 健康 教育 快樂 幸福 知識 -身心靈整合服務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dmok0909&aid=441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