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壓力倒過來是甜點
2008/12/10 06:44:05瀏覽960|回應1|推薦1

        壓力倒過來是甜點(Stressed Backward is Desserts)。壓力其實並不可怕,端看自己如何面對。

        從壓力的來源區分,壓力可以分成外在和內在兩種。外在的壓力通常是環境造成的,因為所聽、所見、所覺而影響到個體。好的環境,使人心曠神怡,但是骯髒又臭氣沖天的環境,卻會讓人心浮氣躁,壓力也因此產生。內在壓力的產生也可略分為心理跟生理兩種因素,心理因素多半是自我要求過高或是自己健康造成,例如:身體健康不佳而影響到心理,情緒也會跟著變差。不管是外在或是內在的壓力來源,造成壓力最大的因素還是自己本身。

        從形體的有無來區分,壓力可分為有形和無形的兩種,例如:一顆皮球,用手壓而變形,這是有形的壓力;學生,因為要段考,所以晚上睡不著,這是無形的壓力使然。善用壓力,它便是好的,不善於利用它,它便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會爆炸,傷人又傷己。現代人生活常覺得生活壓力大,因此產生許多精神疾病或問題,這是因為不懂得如何把壓力轉變為助力。

        其實,壓力無所不在,平常的行動起臥中我們都頂著一股壓力──大氣壓力,但是為何在日常的呼吸吐吶中都沒有感覺?因為我們習以為常,甚至沒有這種壓力還不行呢!面對壓力的態度就是造成壓力其實就是壓力形成的關鍵。別人覺得是壓力,但是自己不覺得,覺得它是助力,生活便會變得快活,無憂無慮的面對每一件事情。善用壓力的人,往往也比較容易成功。像是跑步,和一個速度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一起跑,感到有壓力而激勵自己跑的更快,這種的壓力就是正向的,使人更邁前一步。

        經濟不景氣,成人要承擔著經濟壓力;年紀漸長,學生要面對的課業壓力也越大,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要面對的壓力。雖然壓力可以幫助自己更向前一步,但過多時便是一種壞處,很多例子都是這樣,例如:感冒藥,適當的服用,感冒會漸漸的好起,但過量服用,則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同理,壓力也是。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好處和壞處,像是麻醉藥少用一點可以對醫療方面有很大的幫助,但過多的食用,則是讓自己沉迷,變成有害的毒品。

        壓力過多時,使人崩潰、抓狂,甚至造成憂鬱症等精神疾病,而它就像霧一樣,能夠遮蔽人的理性,使人意志力消退,想像力變得凌亂,能讓一位原本理智的人,做出超乎想像的事情。還記得國三時,大家都拼命的讀書,有些人甚至讀到半夜一兩點,到了隔天難免沒有精神,心情也不好,又要面對考試的壓力,所以有通學間彼此請教問題時,有時會口氣不好,讓人不舒服,這時整教室的火藥未變得很濃,氣氛變得很僵,而會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壓力。適當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但是讓它過多時,就可能造成人際關係或生活通應的困擾。所以要學會如何拿捏壓力,不要成為它得奴隸,因此,是當的紓解壓力是很重要的。

        壓力就像是一種障礙。佛休曾說:「障礙是為了使人超越而設的。」許多人看到自己面前有障礙,不會想到要跳過去,就這樣作罷,捨棄了戰場而後退。壓力如影隨形,無所不在,無時無刻都可能環繞在自己身邊,要如何減輕或解身邊的壓力,則是一門學問!有人選擇借酒消愁或是吸菸,甚至暴飲暴食,然而這些方法都只是逃避,不想面對現實,結果反而對身體不好,也沒辦法當機立斷、解決問題。什麼才是正確的呢?要如何處理呢?其實很簡單,不用把它想得太複雜,想越多,就越不可能看破解之道。方法其實很多,例如:聽音樂、打球、寫文章來紓解或是接近大自然,脫離世俗的煩惱等等,當然,這只是減輕壓力的方法,不是完全的斬草除根,最主要的是改變觀點,學習用不一樣的角度與彈性去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念頭一轉,很多不必要的壓力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例如:當我們盡力努力了卻無法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而感到壓力過大無法承受時,可以適度允許自己做得不夠好,並且試著去欣賞與祝福別人的成就,我相信只要抱著這種態度面對人生,壓力就不可怕了!

        其實壓力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如果我們多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待自己和周遭的環境,並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情緒管理的工作,那麼就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轉化為助力,而非阻力。善於利用它,它不就像是甜點,使人更向前一步,不是嗎?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o200090&aid=2460129

 回應文章

微笑不倒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08/12/10 06:50

以陽光心情面對壓力

轉化成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