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白〈靜夜思〉源流精華考
2021/11/15 15:06:33瀏覽1882|回應0|推薦4

 作者:朱玉昌 (漢光教育基金會顧問)

 

《李太白文集》現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唯一版本,是珍藏於日本靜嘉堂翻刻北宋元豐三年神宗皇帝命大臣毛漸刊刻蘇州本的「宋蜀刻本」(今稱宋乙本,宋甲本同為宋蜀刻「殘本」,現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版本中的〈靜夜思〉原文係「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若依時間序列查閱有關李白詩作的編撰著作,如北宋學者郭茂倩整編的《樂府詩集》,南宋文臣洪邁編選的《萬首唐人絕句》、詩論家楊齊賢集注後經元代評論者蕭士贇補注的《分類補注李太白詩》,明弘治官員朱諫校注的《李詩選注》、萬曆刑部主事林兆珂編注《李詩鈔述注》和同期文學作家胡震亨編撰的《李詩通》,以及清康熙欽定《全唐詩》等,詩作皆同「宋蜀刻本」一、三句作「看月光」與「望山月」。

 

今首見詩句異同,出現在《四庫提要》指稱「坊賈依託」元代詩人范梈編著的「偽書」《木天禁語》裡,詩句為「忽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起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所載詩文與宋蜀本一、三句共差別五個字。其次是元末明初唐詩權威高棅編撰《唐詩品彙》,詩作僅修改宋蜀本第三句「舉頭望山月」為「舉頭望明月」(嘉靖十六年序刊本卷三十九)。接著署名明弘治朝官拜監察御史的王良臣,他編著的《詩評密諦》,載詩大致與《木天禁語》同,惟第三句第一個字,捨「起」字從《唐詩品彙》改用「」字,作「忽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天啟刻本卷二)。

 

而今人熟讀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始現活躍於嘉靖年間文壇領袖李攀龍生前所選編的《唐詩選》(萬曆初,閔氏刻朱墨套印本卷六)。該書一經推出,坊間熱銷漸演變成國民讀本,連蒙萬曆皇帝徵召編修國史的王穉登撰注《唐詩選參評》與堯山堂主蔣一葵加注問世於萬曆二十八年的《唐詩選箋釋》皆順從讀本一、三句作「明月光」與「望明月」。

 

與李攀龍差不多時期,署名武林思山的學者謝天瑞,在他所整理歸納「作詩」方法的特輯《詩法》卷七裡,刻版印下的第一句不作「牀前看月光」而是「牀前月光」(明萬曆復古齋刻本)。另在卷一中,同時收錄相同《木天禁語》所刊〈靜夜思〉詩作。

 

這種在同一本書內,或同一個人編選校注所出現一首詩,呈現不同版本的奇特現象,在明代流傳下來的諸多刻版中已經見怪不怪,像享譽明代文壇「後七子」之首的李攀龍,在可考掛名編選及校注的善本中,這首〈靜夜思〉就多達五種詩句差異,光是《古今詩刪》不同於宋蜀本詩文,「卷二十」第二句作「疑是上霜」(吳興徐中行訂,萬曆新都汪時元刊印本),「卷二十三」第三句作「舉頭望明月」(日本尊經閣藏,萬曆朱墨套印本)。這種缺乏系統性思維整編方式,是明代出版產業的一種普遍景象,也可以合理懷疑是「盜版書商」才有的行徑。

 

依據目前可查史料,再加上隨著明亡殉國的大藏書家曹學佺,其輯錄的《石倉歷代詩選》,只選擇性選改第一句作「牀前明月光」的〈靜夜思〉,一共有八種版本傳世,依考證後大約出現時間排序:

 

l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宋蜀刻本」。

l   忽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頭望「」月,低頭思故鄉。元范梈《木天禁語》。與宋蜀本差異在一、三句,共五字。

l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月,低頭思故鄉。元末明初高棅《唐詩品彙》。首見「舉頭望明月」出處。

l   忽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月,低頭思故鄉。明弘治王良臣《詩評密諦》。與宋蜀本差異在一、三句,共四字。

l   牀前看月光,疑是「」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明嘉靖李攀龍《古今詩刪》。迄今發現唯一差異在第二句的版本。

l   牀前「」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月,低頭思故鄉。明嘉靖李攀龍《唐詩選》。現今大家最熟悉背誦的版本。

l   牀前「」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明萬曆謝天瑞《詩法》。與宋蜀本差異在第一句。

l   牀前「」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明末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只認同第一句修改的版本。

 

在沒有著作權觀念的時代,臨摹再創作與順應印刷技術發達和純熟,讓知識傳遞趨向方便性,卻同時造成原創的模糊性,對於文章作品的傳承,清乾隆朝校勘大師黃廷鑒曾就研究心得,撰文〈校書說〉「妄改之病,唐宋以前謹守師法,未聞有此;其端肇自明人,而盛於啓、禎之代(《第六弘溪文鈔》卷一)。」更早之前,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曾感慨時人擅改古人作品風氣,引《東坡志林》與《漢書藝文志》,寫了一篇題名〈改書〉的批判論述,文章劈頭就重批:「萬曆間,人多好改竄古書。人心之邪,風氣之變,自此而始(《日知錄》卷十八)。」

 

〈靜夜思〉遭改竄版本之多,或許可以從「商人」與「讀書人」兩端視角嘗試理解,書商無非牟取更多利益,而文人算盤,多半想站在古代名人肩膀上,凸顯出自身文采優於原創的觀點,進一步拉抬知名度或提高身價。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guang&aid=17050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