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12 14:01:29瀏覽521|回應1|推薦2 | |
最近這幾天,王清峰部長的個人意志和社會群眾的觀感,有了非常大的牴觸。死刑的廢除與否,的確是個敏感的議題,但在爭吵的背後,大家都忽略了要用什麼標準或者角度來看死刑廢除與否的對錯問題。 本人認為,死刑的廢除在華人社會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因為華人社會的風土民情重視家庭溫暖,大部分的家庭親人之間的情感濃厚,突然失去一個家庭成員對其他成員而言,是極大的傷痛。再者,從華人社會的風土民情來看死刑。一個犯罪者在華人的法律下被判死刑,這所代表的是這個人極端惡行重大。華人社會重視情感,情感甚至凌駕在法律之上,華人社會檢察官以及法官對一名嫌犯的量刑所看的是動機、意圖、犯案手法、以及犯案後的態度。如果前述這幾項,法官以及檢察官認為犯罪者太糟糕了,有違人之常情以及倫理,就會對罪犯求處重刑甚至死刑。這就是華人社會與西方社會的不同,法律不外乎人情。 由上述的論點可見,一個在生長在華人社會,受到華人風俗習慣以及倫常洗禮的人,不會隨意犯下可怕的罪行,但是往往大部分犯下可怕罪行的人,其動機、意圖確是令人感到髮指,所以這就是為何臺灣社會普遍反對廢除死刑的主要因素。 縱使臺灣是民主國家,在民主表現上受到國際社會檢視,甚至曾基於人權的理由被要求廢除死刑,但在風俗民情上,政府應該要有骨氣告訴國際社會:依照臺灣社會目前的風俗民情,廢除死刑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情,不只臺灣如此,中國與日本亦是如此。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