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6/18 07:01:15瀏覽5167|回應9|推薦52 | |
愛的印記,是吻。 文/黃淑文 羅丹的「吻」,很原始,很直接,沒有任何保留 這種義無反顧,赤裸裸的,把自己獻給對方的愛戀 讓冰冷的石雕,留下情感的溫度,也把羅丹推向藝術的巔峰。 很難想像,愛的轟轟烈烈的羅丹和卡密兒 最後,竟老死不相往來。 卡蜜兒說:「但願這一生從來不識羅丹」 克林姆的「吻」,很神聖,像一場莊嚴的儀式 女主角閉著眼睛,全心全意的,享受情人的獻吻 彷彿整個世界都停止轉動,只剩下眼前這一個吻 請把腳步放輕,聲音放低,別吵到他們了。 - 夏卡爾的「吻」,很浪漫, 是一種飄飄然,飛起來的幸福。 在夏卡爾眼裡:「只要有愛,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瞧他在畫中起飛,用愛戰勝地心引力, 牛頓若是地下有知,也會飛起來,獻上愛的祝福。 - 畢卡索的「吻」,理性中帶著狂烈。 - 冷靜的筆觸,解剖了兩個相愛的靈魂 熾烈的愛情,卻早已和愛侶合而為一,難分難捨。 畢卡索用理性的畫筆,解構自己不理智的愛情, 每換一個愛人,就換一個畫風。 情人,變成他筆下的玩物,很難有好下場。 (P.S. 以上言論,不代表畢卡索本人立場) 最濃郁的愛情,也要接受最無情的試煉。 真正對愛情誠實的,也許是馬格利特 馬格利特用頭紗矇住戀人的臉,拋出幾個問題:. 到底 愛情是盲目的? 還是 肉眼無法看見愛情,只能用心靈往內看? 學學馬格利特,矇住眼睛 說不定,你會看到另一個答案。
- 照片/摘自網路 ★打開喇叭聽聽張艾嘉的歌 <愛的代價>,不同時期聽,有不同的體會 ★ 廣播節目更動 ★ 淑文的作品已連結在首頁,也發表於下列網路平台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