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7 11:03:56瀏覽3254|回應13|推薦63 | |
文/圖 黃淑文 記得大江健三郎曾在書中,說過一個故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說,七、八歲時,祖母曾經對他提過:每個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樹」,生長在森林的高處。一個人的靈魂,就從這棵樹的樹根,進入人體的軀殼。一個人死後,身體會消失,但靈魂還是會重新回到樹的所在。 當時,祖母還特別告誡年幼的大江健三郎:「如果走進森林裡,站在『自己的樹』下,說不定會遇見老了以後的自己呢!如果是小孩子,一定不知怎麼應對,所以還是不要接近『自己的樹』比較好。」 儘管如此,年少的大江健三郎,有一段時間,還是一個人走入森林,選擇站在一棵看起來又高大又氣派的樹,作為「自己的樹」,等著遇見老了的自己。而且還準備了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呢?」問這個已經年老的大江健三郎。 沒想到,五十年就這樣過去了,大江健三郎真的變老了,每次回到故鄉的森林,走過那棵又高大又有氣派的樹時,他竟反過來幻想著:會不會在這裡遇見年少的大江健三郎,一直在這裡等著問我:「人為什麼要活著呢?」 大江健三郎最後在書中,引用夏目漱石的小說對白,為年少的自己,以及年老的自己,做了解答:「當我的鼓動停止時,如果有一個新的生命在你的胸中停駐,我就很滿足。」「請好好記住。我是用這種風格活著。」原來,大江健三郎的夢想是,有一天自己死後,能用文字甚至是一本書,繼續在年輕人的胸臆間,以新生命的形態繼續活下去。這便是他活著的意義。 如果,大江健三郎在七、八歲時,就開啟對生命種種的好奇,甚至用五十年的歲月,不斷的面對年少時對自己提出的問號。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釋放年少就有的好奇心?站在「自己的樹」下,探看兒時的自己,問問他想知道什麼?渴望什麼?或者問問年老的自己,他想擁有什麼?此生是否無憾? 你呢?如果你在「自己的樹」下遇見自己,你會問些什麼呢?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