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8 07:56:56瀏覽1189|回應5|推薦36 | |
黃淑文 刊於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養生集」專欄 97.1.18 第一次關注養生的課題,是因為生命驟失親人(姐夫罹患肝癌,33歲早逝)的鉅痛。那時,我二十幾歲,第一次意識到:「只要活著,便要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因為你欠身體的,無論心理或生理上,總有一天,都要付出代價。 我開始蒐集相關養生的資訊,也開始透過靜坐、氣功,保養自己的身體。卻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累積很多「習氣」,造成生命有形或無形的負擔,要不時地,面對打坐,從生命底層冒出來的「痛」楚。 這個「痛」,表面上,是身體的酸痛,實際導因則是「生活態度」和「飲食」的不正常。我不斷和自己對話,猛然發現生活態度,牽涉內在小我的心靈;飲食則和整個大環境息息相關。 我的生活,從正視生命這個「痛」,開始產生轉變。 疼痛在說話 這其間,有兩本書,幫助我從生命的「痛」楚,往上提昇、飛躍,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一本是「曠野的聲音」-瑪洛.摩根著,智庫文化出版。另一本是「這樣生活最健康」-- 「曠野的聲音」為一名美國婦人,在澳洲沙漠的心靈之旅。從近四個月的旅程考驗中,她驚訝的發現,澳洲原住民以尊重自然、和內在原始的本能,在惡劣的地理環境生存,並與大自然保持和諧的生態關係。 在書中,澳洲原住民對生命的觀點,頗令人動容,他們說:「當我們身體出毛病,都是有原因的。那是更高層次的永恆意識,透過『肉體』的痛,和我們個體溝通…….,當我們身體運作緩慢下來,我們便有機會看看週遭的環境,找出真正需要治療的傷口,可能是生活的土地、或傷痕累累的人際關係……。只要我們願意打開心胸,聽聽體內的聲音,便會了解裡面發生的事。」 更訝異的是,不同於文明人,為了追求舒適的生活,而大肆破壞環境;澳洲原住民在五萬年生活中,竟沒有破壞過森林、污染過水源,更沒有危害過任何物種、製造過任何垃圾……..當他們部落有所訴求時,都是默默地--以「心對心」、「靈對靈」、「個體對結合生命的宇宙」,以祈禱、沉思的方式進行溝通。 誠如書中所言:「每個人離開世界時,帶走的是一張成績單,上面紀錄這一生每一分每一刻的情感反應。」因此,我開始透過寫日記,反省自己內在情感情緒,和身體病痛的關聯。尤其那段時間,由於全職照顧兩個小孩,因為過度緊張,吃飯總是囫圇吞棗,加上三餐不定時,又吃孩子吃不完的剩飯剩菜,常鬧胃痛。透過一點一滴的反省,我開始修正自己緊張的個性,以及吃飯的速度,調整自己的作息,每天清晨推著嬰兒車,帶孩子出門運動。後來,胃痛竟無藥而癒。 這個體驗,讓我意識到內在的心靈,就像一個小宇宙,如何運轉,取決於個人的起心動念和生命的修行。我張開心靈的眼睛,由內而外,開始關注整個大環境大宇宙如何運作,開始關注環保和養生的關聯。 養生的真諦: 關注地球永續 帶孩子傾聽土地 另一本書「這樣生活最健康」, 因為,沒有健康的環境,人也不可能健康。因此 由於這兩本書的啟發,我開始在自己的菜園,嘗試種菜。並在「北新有機農場」(註一 )關注農人如何種植有機蔬菜,日常生活則少用垃圾袋,攜帶環保餐具,還全家各騎一輛腳踏車。也促使我後來加入「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透過「共同購買」,吃有機無毒的食物,一步一步地,走向綠色環保,關懷土地的道路。 從生命的「痛」,開始思考如何養生,到後來落實綠色環保,在這條實踐的路上,最令我感動的是,不只外子,連兩個小孩都在無形中被潛移默化。我看孩子擔心地球會爆炸、寫信給土地公(註二)、動手做豆漿(註三)、親手挖一條小溪(註四)、甚至編一個「會讓人家的樹」的童話(註五),一起參與全球暖化的遊行(註六),發現純真的孩子,比大人更能傾聽土地的聲音。 回首這段旅程,發現養生的課題,若只是著重個體延續更長的生命,畢竟是狹隘的,因為生命的變數太大,沒有人可以保證或決定下一刻的生命。但是,若從個體養生出發,進而愛惜這塊土地,賦予地球永續的生存空間。那麼「涵養生命」才顯得可貴,也才是「養生」真正的真諦! <註一>幫蔬菜穿外套餵中藥 http://blog.udn.com/h28712623/1420695
<註二> 土地公 娃娃送信來了 http://blog.udn.com/h28712623/129241 <註三> 黃豆的感動 http://blog.udn.com/h28712623/129294 <註四> 媽媽 我們挖一條溪 http://blog.udn.com/h28712623/129651 <註五> 從「愛心樹」到「會讓人家的樹」
http://blog.udn.com/h28712623/129358 <註六> 帶著亙古的生命「盤古」去遊行 http://blog.udn.com/h28712623/654890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網站連結 http://e-info.org.tw/node/29899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網站連結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