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02 08:14:58瀏覽1135|回應3|推薦44 | |
這是在命運中掙扎的一種方式‧‧‧讓自身不要沉溺在悲哀中 能夠的話,堅持關懷一下外界,那我們摯愛的社會與人群啊,要拒絕被命運宰制我的整個世界‧‧‧ 本文是在這樣的態度下,繼續研究「日據下的台灣教育史」而來的副產品 本文的標題,很明顯的是一篇隨想,也是我的研究論述的一個註腳。 這是我為了研究「日據下的台灣教育史」,而拜讀了一本學術性的大書; 該書作者是年輕的一位學者,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東京大學的博士; 那本書名為「同化的同床異夢」,是由他的博士論文改寫而後出版的 該書是依據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政策資料,解說統治者宰制我們台灣先民的政策變遷。 當然日本的博士學位得來不易,要寫出那樣近五百頁的大作是辛苦的 不過,他何以能夠獲得該學位呢? 看他似乎以獲得他的指導教授若林正丈「日本的台灣統治史並不等同於台灣近代史」為榮 看他強調著日本殖民統治下建設的「光明面」,我不免想著,大約非如此不能獲得當前日本大學的學位吧,想來真是悲哀。 然而,我的想法是否正確呢?或者只是個人的偏見── 以下的資料是個人目前撰寫中的「日據下台灣教育史 」的一個註腳;似乎很能夠證明我的看法不是偏見,歡迎廣大的網友們能夠不在乎友情地給我嚴苛地指教。 [1] 「同化的同床異夢」,麥田出版社,頁172。 很令人遺憾的,對於該書此段論述中,所引的例子,據本研究考察,是一完全錯誤的孤例;其中以著名的企業家吳修齊為例,說 「從吳修齊的回憶中我們可以得知,如果連他那樣中下階層家庭出身者,都有經濟能力去負擔進入公學校就讀的費用;那麼作為一個殖民地,台灣社會整體的經濟能力可說是相當不錯的。而這個富裕的社會經濟能力是支持台灣人得以積極接受國語教育的基本原因。」〈該書頁172〉 然而,我們查看「吳修齊自傳」〈遠流出版〉,其家境確實當年可能是中下階層,但由其家有田,且祖父曾為學甲鎮安宮管理人上看,他家在當時社會中應該至少屬中等之家。 其書中多次談到整個地方的窮況── 「時遭水患,一年多至三、四次,因此,雖有部分土地可以插秧、種稻,但每逢收成之際,常因水、旱、風災,以致前功盡棄,勞而無獲。」〈頁1〉 「據聞左鄰右舍也同樣貧困,甚至大多數人都比我家更窮,急用時幾乎無處可告貸也。」〈頁20〉 「全村的人可謂全部是大貧與小貧,並無富有者,當時學齡兒童能進入小學者,不及十分之一,而能順利讀至畢業者,少之又少。」〈頁23〉, 再查看他所引據的中研院專書「吳修齊先生訪問紀錄」,其中也有 「講起來我們在村莊裡頭是小地主,算是不錯的。小時候大多數人住茅草屋時,我們加以註有簷瓦屋了。也養了好幾頭牛,也有牛車。當別人番薯籤乾不夠吃時,阮沒聽說缺少的,但只是如國父講的『大貧與小貧』之別而已。」〈頁15〉 「我們窮,人家比我們更窮。」〈頁16〉 這樣的社會,怎麼會是一個富裕的社會!?作者怎能說吳修齊是中下階層家庭出身? 此外,書中說其家是「耕讀傳家」〈頁17〉。 吳修齊先生,其父是「公學校畢業後,仍不時找機會自修,在家鄉是著名的讀書人。」〈頁19〉;這樣的家庭怎會肯讓子弟不就學而做文盲? 個人認為,建立在這樣的論述背景上,如此地胡扯地推崇日據下的我們台灣社會生活,這所謂的「光明面」,難怪在日本今天的學術界受到重視;我們有主體性的台灣主流學者啊,這真是最大、也最可恥的學術笑話了? 看到他這本由中華民國國科會人文研究中心補助出版的大作,想想自己的辛苦探究史實的努力,無地出版的我的著作啊,也是最大的悲哀! 原來,當年大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學術水準就是如此建立起來的,至今東京大學地位乃能日益鞏固的嗎──應該不會吧 您或者您的朋友也想獲得東京大學的博士學位嗎,這是否您願意參考的途徑?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今天公布2013年亞洲前100名最佳大學排行榜,日本以22所上榜傲視群雄,東京大學是亞洲最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與香港大學緊跟其後。 這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magazine)首次進行亞洲地區大學排行榜調查,台灣以17所大學上榜,排名第2,中國大陸以15所排名第3,南韓有14所上榜,其中3所登上前10名。 負責調查研究的主編巴提(Phil Baty)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說,和其它亞洲國家相比,日本的高等教育投資提前約25年,奠定了領先的基礎,但現在日本因財政問題,高等教育的資源相對較少,態度保守,國際化程度不足,排名的優勢面臨嚴峻挑戰,長期來看,未來最可能超越日本的國家將是中國大陸。 巴提表示,中國大陸積極投資高等教育,致力提升大學到世界級水準,這些投資的效果都開始顯現。北京大學和中國大陸清華大學分別排名第4和第6。 根據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亞洲地區前20名大學依序為: 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南韓浦項科技大學(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中國大陸清華大學、京都大學、首爾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韓國高等科學技術研究院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學、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台灣大學、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與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並列第15名、大阪大學、特拉維夫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南韓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 調查共使用13項指標進行評分,包括教學、研究、論文引用次數、產業評分、國際化等。1020411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