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並且推薦──轉載自林正盛,聊人生因緣的
2013/04/06 13:49:49瀏覽576|回應5|推薦51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很想看它們的電影‧‧‧因為我感覺到真誠。
為何過去,我反對那個「賽德克巴萊」,
因為態度‧‧‧他沒有人生的要素「真誠」‧‧‧既使被扭曲,自己也要是真誠的啊
我要成功,我要賺錢,用所有的手段‧‧‧看我像不像好萊塢‧‧‧那不是「真誠」,是貪婪
 
泥人真喜歡這篇文章中的態度,我在此祝福他們
 
泥土有感
,,,,,,,,,,,,,,,,,,,,,,,,,,,,,,,,,
 
轉載自林正盛,「聊人生因緣的美好。」

認識吳寶春

⋯⋯ 2010年歲末冬天某日,記得是參加『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在台北光點舉辦記者會的場合。
記者會結束,一位三十雜誌的記者小姐,跟我提出訪談邀約。她建議邀一個和我合作過的演員,來和我對談影藝創作與人生。
當時,想說別去麻煩那些過去合作的演員了,畢竟自己也好幾年沒拍劇情電影,而多少也都生疏些了吧!正這樣想著時,腦海中突然浮現一個念頭:『不是有一個去巴黎比賽,拿了世界冠軍的麵包師嗎?』念頭一起就脫口興奮的說:『找那個世界冠軍的麵包師,找他來對談……』
三十雜誌的記者小姐聽了錯愕著臉,一旁明基友達文教基金會的jennifer,跟美術設計大師蕭青陽,卻都連聲叫好,直呼有趣了!因為他們都知道,在當導演拍電影之前,我曾經是個麵包師。
『太有梗了,曾經當麵包師的導演,和世界冠軍的麵包師對談……』
『好玩,有趣!好有梗哦……』
當然,記者小姐弄清楚,知道我曾經是麵包師後,也就驚喜的直直讚好。
就這樣定下了這場對談訪問,而因我和吳寶春見面,對談我們都走過的麵包學徒生涯,對談我們共同有的那份從偏鄉走進都市,那一路走來的悲喜歡愁!
他一路奮發起麵包夢想,走出了動人的麵包人生!而我做了麵包界的逃兵,轉個彎走進了電影世界,奮發起電影夢想,一步步走出我的電影人生。
這是我認識寶春的因緣,我們從此開展友誼,一次次相見聊天,愈來愈熟悉,愈彼此深入聊解,而終於我們開始討論拍一部關於他熱血追求夢想的電影,
『師傅!』寶春總是這樣稱呼我,以示尊敬我比他年長,早進入麵包這個行業。『師傅!我的故事敢可以拍作電影!』寶春問我,我點頭:『當然可以,會很動人!』
『可是當時我們組隊參加世界比賽,好像雜牌軍,很搞笑咧......』寶春說著,想來都是美好回憶。我直覺得說:『雜牌軍,很搞笑才好,才真實,感動的力量才強.....』
我跟寶春就這樣開始,慢慢的一次次討論,從故事到劇本,一稿稿討論、修改。起先我們二人,將近一年後又增加二名編劇,不斷一稿一稿修改劇本。
就這樣一步步的不斷增加工作夥伴,監製、製片、策劃、副導......漸漸擴大組成拍攝團隊,終於在去年歲末初冬的11底開拍。
至此,離我認識寶春,已過二年了。
如今,電影已進入最後的後製階段,再過一個月影片完成,就要出拷貝,展開上映前的試片活動,而宣傳造勢已進入倒數計時,我們蓄勢待發!

回想認識寶春的那場對談,我們談最多的是,我們經歷貧窮童年的家庭教育、經歷辛苦的學徒生涯教育、經歷在漫長的工作生涯的學習累積。我們共同認知到『頂真』二個字,對我們偏鄉孩子的重要性。
『頂真』二字是台語發音,意思為『到頂了的認真』。要達到這種『到頂了的認真』,那可是要比別人加倍的努力,加倍的專著細膩細心,大方向、小細節都細心關照到,才能達到『頂真,到頂了認真』。
『頂真』是我們偏鄉窮人家孩子,走進繁華都會打拼人生,追求夢想,成就事業的最重要的步數(招數)。

二年多過去,當時訪問拍下這照片,場景是在哈肯鋪麵包店,那時寶春擔任哈肯鋪的技術顧問,還沒自己開麵包店。
如今,寶春在高雄的『吳寶春麥方店』,已經歷二年顧客的考驗,立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年暑假,『吳寶春麥方店』台北店將要開幕。
而以他真實生命改編的電影『世界第一麥方(ㄆㄤˋ)』,也將在今年暑假上片。
人生因緣,甚是奇妙!甚為美好!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234567am&aid=7470291

 回應文章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底層人能說話嗎?
2013/04/28 21:13
在後殖民批評的脈絡中,有一個「底層人能說話嗎?」的爭論,都市菁英,其實是殖民者統治的工具,他們與殖民者是利益共同體,在歷史或文學的文本之中,被剝削的「底層人」是沒有聲音的,他們的聲音只有透過殖民者或都市菁英「再現」,在再現的過程中,底層人已面目全非。
賽德克‧巴萊的問題正在於此,魏德聖以一個現代的都市菁英,去詮釋日軍暴行下原住民的反抗行為,基於商業利益的考量,基於其個人對殖民歷史的認識,及基於其個人及先輩在日本殖民及後殖民時期的歷史經驗,及日本殖民期間所建立的整個殖民時期知識系統及文本紀錄的龐大影響,「底層人」如當時的原住民,其反抗日軍暴行的主體性,當然會被澈底扭曲!
兩個麵包師傅的對談,最少能讓「底層人」有機會發聲,不需完全透過都市菁英的「再現」(其實若干程度上仍然受到影響)。

然而就現今商業電影市場而論,「真實」與「賣座」是一個兩難的處境。而我們這些都市人的邏輯,與「底層人」的邏輯,往往也有著重大歧異!
我曾經歷底層人的生活,深知底層人在底層的社會情境下,其思維、心理反應、與行動的判斷都受都非常強大的制約!

                        yaduo

野渡 / 原鄉人客棧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3-04-29 18:45 回覆:

在我們的島上看來

很少政權許可底層說他們自己的話,很多人羞為底層

說話又不是那麼簡單的工作,名嘴都不是底層人士

學者專家也都不是底層人士

不好意思,泥人只是做個幾天挑工,頗不能忘

由「民胞物與」的關懷出發吧

泥人敬白

 


謎謎-鈴鐺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點感想
2013/04/10 14:01
近日看了幾部林正盛導演的電影「愛你愛我」、「美麗在唱歌」
(此二片林也是編劇)、「天馬茶房」(涉及228) 及「熱帶
魚」(林主演,陳玉勳編導)。

林正盛得過幾個國外影展獎項。他愛懷舊,多描述較禁忌的戀
愛或邊緣話題。我並未看過所有的影片,僅僅就看這幾部的感
覺是他極感性、有同情心,演技佳(我喜歡「熱帶魚」,林正
盛飾胖綁匪,十分稱職)。
但他編導的則進展遲緩,內容瑣碎,掌握主題較乏著力,劇情
有些難圓其說;過於強調人物畸形背景與生活狀況,鋪陳故事
缺少緊湊轉折與衝突發展。還有某些觀點的爭議…。
看過的兩部以麵包師傅為要角,卻看不岀角色的特殊意義。
不知如果您看了「天馬茶房」印象會是如何。
當然,他熱愛電影以及非常努力是值得讚美的。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3-04-11 22:50 回覆:
謝謝您,正好您看過了;

我還沒時間看呢,
對不起,這要等泥人找時間看完之後,再提供我的意見

泥土敬白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3-04-28 13:37 回覆:

謝謝菩薩的提起,我最近藉機看了這個「天馬茶房」;

該片是以「二二八」為時代背景,描寫一對男女的感情故事;誠如您所說的,處理上的問題頗多,不過,我想不能過分責備‧‧‧對泥人而言,他的熱情與他的知識,願意關心那個時代是好的,但不足以真正掌握那麼大的時代架構‧‧‧這是他的缺點

我想他的優點,是他熱切關懷,但並沒有如魏德聖先生那樣誇張地宣傳,自以為掌握「純種台灣英雄」,甚至「真正的人」的真理似的,造成誤導的意義是可怕的。

有足夠的熱情,拍攝當代人物與社會的影片,我想林導演的能力是比較足夠,而能夠夠誠實的話,對泥人我言,可能已經很滿足了。

泥土敬白

 


謎謎-鈴鐺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梗
2013/04/10 13:58
又及「有梗」:

「梗」應正名為「哏」。
哏(ㄍㄣˊ),表示可笑有趣;滑稽的言詞或動作。後來成為
一種相聲術語,指相聲中的笑點。又直接指橋段之意。在台灣,
「哏」多寫作「梗」,「梗」也可說是用來讓氣氛熱絡的一種
題材。
「有梗」,意即「講話的橋段或笑點」。擴大而言,應是有點
子、有創意、有內容、能引人注意。
「舖梗」→為了在後續談話中製造效果而先準備或醞釀。
「老梗」→已重複多次的內容、場面、橋段、把戲。
「爛梗」→無聊的主題、不好笑的、老掉牙的、冷的、乾的、
別人無法會意的。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3-04-10 16:27 回覆:

謝謝指教;有道理。

泥人望文生義,以後要小心了。

再謝謝菩薩指教。

泥土敬白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晚安
2013/04/07 22:00

泥土兄吉祥

好久不見

感謝好文分享

我也敬佩 這兩位

作人 處事    頂真 很重要喔

祝福如意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3-04-08 10:18 回覆:

閩南語中這「頂真」兩字,我真喜歡

您說得對極了,沒有花俏,而且堅持如假包換

哈,在這事事真偽難辨的年代,可能還有「赤子之心」的意思吧

泥人有感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時髦現代用詞
2013/04/07 21:44
真不好意思,“有梗”是什麼意思啊?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3-04-08 18:20 回覆:

「有梗」的來源,泥人也不知何處;

大概就是「內行」或「有道理」,能夠「讓人會意」的意思

或許是就像片樹葉,拿著「梗」,整片葉子的特色就可一覽無遺了

兩個特殊麵包師的相遇,它們怎樣看待對方,是否相當有話題性?

泥人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