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19 10:17:05瀏覽477|回應0|推薦6 | |
不知道大家都是幾歲開始讓孩子參與做家事的?我指的是很固定那種參與,而不是隨機請他去拿個什麼東西、吃飽飯提醒他收拾殘局、擦個桌子之類的這種--那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能算家事。 我知道做家事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不過我是真的一直都沒有讓孩子做。要說我太寵孩子也不是,只不過爸媽自己本身做家事的頻率也不高(汗顏ing),還要特別空出來指定給孩子做的事情好像也就不多就是了。 於是,我一直沒有意識到該給孩子一些家事的時間到了。一直到小一那年的寒假。寒假作業中有一個項目是做家事。我還記得當時跟兒子幾次討論該怎麼定義所謂的家事,因為那時候我們倆都對這項任務都是處於剛起步,所以當時我的標準放得很寬鬆,包含擦桌子、洗浴缸、照顧妹妹(幫妹妹拿東西、講故事)等我都讓他算成一樣可以寫在寒假作業中跟老師交差的家事。 總之,那是第一次我嘗試指派特定的家事任務給兒子。這些每天來討一樣家事做的主動參與精神,當然隨著寒假結束就結束了。 這個機會讓我測試他的能力到哪邊,我開始會在生活中陸續指派一些他能力所及的家事給他做。像是倒垃圾和擦桌子對小學生來說就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他們在學校也要輪著負責這些工作。 當然我兒子跟所有小孩一樣,每次媽媽我指派工作時,他不免會嘟囔的說:「為什麼都是我要去做啊!」 這個真的是每個孩子都會發出的哀嚎,哈!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媽叫我們去做點什麼,我們也會推託一下,推不掉就會抱怨兩句,然後這句「為什麼都是我要去做」的標準台詞就會出現。此時,火大的媽媽就會回以標準的台詞:我洗衣服、洗碗、接送你們,我也沒說為什麼都是我啊,你才做一點事情就抱怨 (以下略..自行依照各家狀況填空)。 其實抱怨這部分是可以降到最低的,就是遊戲規則設定好,固定的家事和固定的頻率,讓孩子只要照著做成習慣,抗拒問題也沒那麼大。通常會有抱怨的狀況比較多出現在臨時性的家事打斷了他正在做的事情,所以這種意外任務我會盡量避免。 另一個訣竅是我盡量讓孩子他挑他想做的事情。先前兒子被分配到的工作是倒垃圾,不過他很不想倒垃圾,因為我們社區垃圾只能早上倒,他經常早上起床都來不及了還要他去倒垃圾就更來不及,搞得我一直催他動作快,每天早上母子倆都很焦慮。之後他跟我說要交換家事,成交的項目是倒資源回收(每3天1次)和拖地(每一週1次),他覺得賺到了(因為本來倒垃圾是一天一次),所以做起來甘願一點,其實我也覺得賺到了,因為我個人討厭拖地。 提到讓孩子做家事,另外一個議題是:「要不要像國外家庭一樣,孩子做家事要給他們點打工費用?」 我個人是傾向不給,我的想法是,你也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家中每一個成員都有應該有自己該付出的一部分責任,至於做多做少看你的年齡和能力而定。如果要孩子做點家事他就就要求支付費用,那孩子拿了錢之後,是不是每餐來吃飯家長也可以比照請孩子支付餐費?載上學要支付油錢… 不過雖然說家庭成員對家庭的付出是義務,但是這樣的解釋如果無限上綱孩子應該也不能接受。所以我的想法是,未來我不排除走向「部份有給制」,也就是是如果我規定1、2、3是他份內應該做的,這部份不會給他費用,但是如果他願意多做4、5、6,用他的時間來分攤屬於我的工作,那我就就可以考慮給他點費用當賺外快。自然「有給制」的家事品質我就會要求不隨便了。不過這部分在我家還沒施行過就是了。 訓練孩子做家事這個議題看起來簡單,但是認真思考起執行層面好像也是一堆的想法。其實單純一點想,就當成幫未來的媳婦/女婿訓練願意做家事的好幫手吧。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如何讀好繪本給孩子聽呢?請看【專欄】讀好繪本的錦囊妙計 > > > ===========================================
Mandy ,網路上人稱餅乾媽。先後在雜誌出版業、入口網站及電信通信業工作。 從知道懷了老大的那一天起開始在網路上幫孩子寫的成長紀錄。因為老大網名暱稱小餅乾,所以網友取了個暱稱為餅乾媽。 家有兩個小寶貝:小餅乾,哥哥, 2001 年生,就讀小二。剛懷孕時看了一份資料說胚胎像餅乾一樣重,決定叫他小餅乾;小糖果,妹妹, 2004 年生,中班。因為哥哥叫小餅乾,妹妹叫小糖果剛好可以配成一對。 ==========================================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